鍾南山:醫生的真話當初沒有得到重視,我覺得很委屈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3月14日上午,鍾南山院士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最美逆行者"項目拍攝和採訪。在採訪中,他談及醫護人員的艱辛,

"我覺得這些說出真話的醫生,當時他們說的話沒有得到重視,甚至還要被訓誡,我覺得很委屈"


鍾南山:醫生的真話當初沒有得到重視,我覺得很委屈


3月14日,鍾南山院士在結束一個會議後,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最美逆行者"項目拍攝和採訪。83歲的鐘南山院士,醫療救治方案制定中有他,在科研攻關協調中有他,在省內、省際的遠程會診中有他,國際科技合作中也是他。


堅韌如青松,亦有滿腔俠骨柔腸,鍾南山院士曾在全國人民面前兩次眼眶含淚,第一次是因為疫情當時仍未控制,目睹著全國醫務人員都在武漢前線搏殺,武漢人民在風雨之中堅挺。再一次潸然落淚是為悼念一個好醫生,"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他認為李文亮是一個英雄。


談及疫情期間大家印象中專業又堅韌的鐘南山院士數次動情落淚,在採訪中鍾院士解釋到,"我們當時的疫情並沒有根本性的控制,疫情依然發展得非常快,當時有憂慮。再加上看到我們前線武漢醫務人員的艱辛,很有感觸。"


鍾南山:醫生的真話當初沒有得到重視,我覺得很委屈


除了對奮戰在一線需要面臨千難萬險的醫護人員深懷感觸,鍾南山院士還替那些說真話的醫生感到委屈,"第二次(悼念李文亮醫生),我覺得這些說出真話的醫生,當時他們說的話並沒有得到重視,甚至還要被訓誡,我覺得很委屈。"


"我必須再次重申,我國絕大多數的醫務人員,從來都是白衣天使,他們從未離開過這個名稱,也無從說起讓白衣天使精神迴歸。"鍾南山院士強調。


鍾南山:醫生的真話當初沒有得到重視,我覺得很委屈


白衣天使精神一直都在,與其說是天使,"英雄"是更為貼切的稱呼。鍾南山院士說:"我們從來沒變,從不同時期,不同的階段,從我們醫務人員的表現中就看得出來了。有沒有滄海橫流,我們的醫務人員都在顯英雄本色。"


在這次疫情中,廣大醫務人員披堅執銳,臨難不顧。"通過這一次新冠疫情,我希望廣大的社會、公眾,能夠相信我們醫務人員"鍾南山院士感嘆到,"我們中國的醫生絕大多數都很盡責任、很有責任感,他們是真正獻身於這個事業的一群人。"


中國的疫情正在得到有力控制,全面復工、復產、復學指日可待。鍾南山院士也通過南方都市報寄語莘莘學子,不論大、中、小學生:"以實踐為師,相信自己的實踐,比相信權威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