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聘来了一个员工,不参加年会,不参加旅游,说个体就是个体,不需要融入集体,你怎么看?

surkey


我是90后,但我不代表90后,说一下自己真切的想法:

我不喜欢参加所有人的团建,聚会等等。

因为我感觉,人越多,团建产生的积极意义就越小。

前提:

虽然不喜欢,但是公司硬性规定参加的活动,我还是会去参加的,只不过,根据当时的具体氛围,去选择积极,还是默默参与就好。

一、人多,大家还是选择三五好友在一起

比如公司所有人去旅游,是让大家相互认识,沟通所有人之间的同事友情,有利于大家工作更好的开展。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在旅游的过程之中,随着到达目的地之后,仍然是三五个人是一个小团体,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游玩,一起拍照等等。

没有做到,几十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一起出发,也没有达到团队事前期望的积极意义。

二、喝酒吃饭无非借着酒精,迅速熟络

如果是二三十人的聚会,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安排在一桌。

在吃饭的时候,中国式的敬酒就开始了。这对于一些酒量不好的人。是非常头痛的。应该说他们害怕聚会,每一次聚会就寓意着自己会喝得天翻地覆,难受好几天。

但是也没有办法,随着大家一起去聚餐,喝酒,尤其是当着领导喝酒,如果开了头不喝或者少喝,同事和领导都不会愿意。

自己拼命的喝,尽管我们迅速的靠着酒精熟起来,但是,也没有真正意义上促进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友情。


三、所需费用,够安排自己舒舒服服了

很多的中小公司,团建费用公司不承担。每个人都需要缴纳一定费用,比如说50元100元不等。

50元100元虽然不多,可我利用这50,100元完全可以在放假的时候躺在家里一天,订个外卖,和爱人谁都不做饭,懒懒的躺一天,舒服一天,达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另一种方式的宁静放松。

四、很多不熟悉的人,涉及自己利益,还是难沟通

团建是为了增进感情,大家看似加强了彼此的关系,但当我们真正的去做一些工作,涉及到其他人的自身利益时候,我们的沟通依然是非常的困难。

感觉原来团建友善的关系,一下子不复存在。

需要协调的,自己还是搞不定,还需要领导出马。



我虽然不喜欢和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热闹”,但是有自己的处事方法,也不影响与大家的沟通。

一、喜欢“顺捎”

比如财务,发了一份表格,让大家填写完之后去交到财务,那当我填写完之后,我会很自然的问问办公室的其他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有谁需要去交的话,我可以捎着一起去。

这样就省了他们,再自己单独去交到财务。一句顺捎,感觉帮了对方的一个小忙,可对我是举手之劳,这也算是对别人有价值的体现。

二、谁帮我之后,喜欢请客

在需要协调一些比较困难涉及到对方利益的时候,对方仍然做出了让步,并帮助我完成了我所需要的工作。

那么这个时候我就特别的感恩,往往在下班之后或者以后有时间的时候,都会叫上他,一起去吃个便饭。

这顿饭可能吃得比较随意,但也是自己的一份心意,能够让大家体会到我是一个值得感恩的人,知恩图报的人。



往往三五好友的宴会是最能产生积极效应的宴会,气氛也是最好的。

三、见面喜欢笑着叫哥、姐打招呼

我的还有一个必胜法宝,就是不论上下班还是工作期间,如果遇到对面来的人,我都会亲切的打招呼,表示微笑。张哥,李哥,王姐,点头示意。

可能这并不能代表着什么,但是在那一刻间给对方一个真诚的微笑,会让对方感觉到如沐春风。

能迅速把自己乐观,积极,印象表现出来。

虽然一些大多数群体性的活动,我偶尔缺席,但是我也没有感觉到,影响我与同事们的关系,反而用这种自己特有的方式,减少了自己不必要的烦恼,让自己过得更加的自在一些。


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小凌子悟职场


我认为团建旅游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之前刚刚进公司,谁也不认识,我不跟别人说话,别人也不理我。工作交流起来特别费劲,本来一个电话能解决的,就好像是个科研难题一样。后来团建几次,大家吃饭喝酒聊开了,大家就和谐多了。说话也很随意,平常工作沟通也完全没有障碍。出去抽烟也会互相叫上。挺好。个人太独立,说实话对公司不好,很多工作的事情需要去交流沟通乃至于配合。哪怕是领导,也不可能一味的拿权威去压别人。但是我一个要求就是,团建旅游,不要占用员工周末的休息时间。这种团建,绝对会适得其反,因为员工的反感。


阿拉德527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个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明白了根源,我们或许就能以一种更理性的方式去看待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去看待这种做法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启示。

一、一个人的行为和他本身的性格息息相关

每个人从小的家庭环境不同,带来的成长也就不一样。就拿“不参加年会,不参加旅游”这个事情来说,有可能是和其本身内向孤僻的性格有关,当然,这里不是说这种性格就不好。

而是这种性格的人是不太愿意出现在太吵闹的环境中的,他们习惯于安静、独自一人的环境给自己充电。所以,这也并不代表他清高孤傲,对别人就不友好。

就像我身边的同事,就是典型的理科男,性格甚至还有点内向,平常不爱怎么说话,对于参加活动也没有抱很大的热情。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一帮人。每次通信设备出现特殊情况,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守在后方修补漏洞。而且,和他们相处起来并不会感到尴尬,有话就说,没话聊就各自做事情,双方关系也比较好。

所以,知道每个人身上性格上的差异,我们对待他人的时候就能以同理心去理解别人。

二、和个人目标有关

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我就经常碰到一群目标性极强的人。他们为了实现目标极度的自律,在外人看来还有点“自虐”。

就拿我朋友公司的人来说,有一个叫老李的人,提案能力特别突出,给客户提的方案一般当场就能过。但是每次庆祝或者大型活动的时候,他都很少出现。

我们都很好奇他回去做些什么?老李告诉我们他的目标就是成为这个领域里面最强的人,所以每天下班之后回到家就给自己充电学习,平常也就看看电视,散散步之类的,对于无意义的社交和活动等其它事情他全都不在意。

一来二回,同事们也都知道了老李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同事们还很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为了目标敢于牺牲娱乐的人。另外他在公司的能力也是特别的突出,几乎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此,每个人的目标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行为。喜欢享受人生,奉行及时行乐的人就会认为和大家一起娱乐就是最好的人生目标;反之,喜欢苦尽甘来,享受拼搏过程最终带来成功的人,努力就是他们的一切,其它都是不相干的。

三、对我们的启示

对待这件事情,我们要理性的分析:

1. 积极影响:不去参加一些对于自己来说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是有利于培养自己独立自律的人格的,往往这类人因为有了深度思考的时间和能力,在专业领域上会做得更深。

2. 消极影响:如果只是一味地排斥,就像题主说的那种情况“个体就是个体,不需要融入集体”,这个想法就是不合理的。人毕竟是一个社会人,与人沟通,与团队协作,服务组织都是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如果全盘肯定个性,这个人的成就必然就是有高度限制的,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一个人可以走得远,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快。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团队和个人中尽量寻找平衡点,既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又能满足公司的要求。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单单根据这些前提描述,老鬼不会发表任何个人的看法!而老鬼之所以要回答此问题,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职场朋友们明白一个职场理念:在完整的前提与信息没有获得之前,不要做出武断的评价与分析为好!否则往往会出现偏差性认知!

下面老鬼用各种可能的前提来让大家充分理解:

一、如果此员工是某个特殊岗位不可或缺的人才,则老板不会因为此人的这些个性而嫌弃此人!

如果老鬼是这个私营企业的老板,而这个新人是老鬼好不容易挖到的特殊人才,而且这个员工是某个工作岗位上的“宝贝蛋儿”,那完全可以容忍这位员工的这种个性!

只要他能保证此岗位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以创作出该有的价值,老鬼管他作甚!其他人也别看着眼红或者看他不顺眼!因为他是目前阶段不可替代的!

二、在企业的发展初期,在企业弱小或者某些岗位优秀人才非常奇缺的情况下,对于能够创造极大价值的人,会采取更大的容忍甚至给与一些特权!

请记住:企业经营首先是要保证收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因此,很多初创企业由于受到优秀人才难以挖掘、聘用 的影响,往往会给优秀员工开绿灯。

因为,此时不给他们开绿灯,会导致最主要的两点:收入、客户稳定性——受到影响!

谁也别拿什么管理理论、人才培养理论、长远发展战略、公平性等等概念来讲大道理!身为老板第一位要的是:让企业活下来!让企业现在就每天有现金进账!现在都活不下来的话,讲什么未来!

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要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什么是这个阶段的重点,什么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事项!要想做大全盘兼顾,那是不可能的!

三、对于成熟的企业、稳定的企业而言,这种员工被重视、重点培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才的储备机制逐渐的趋于完善,企业众多部门不会受制于某一个员工的能力与技术制约的情况下,这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死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的员工,往往得不到领导的认可、重视。这一点是铁定的!

当然,是否要辞退、开除此人,要根据此人的表现来确定了。特别是此人行为表现对于整个团队的影响大小,是左右此人未来走向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有一个“特例”需要说明

或许此人有一些特殊的背景或者对高层领导或者老板特殊的利用价值。老板可能不便于让其他人知道此人的特殊价值是什么,但会因为那些看不到、不能说的“价值”而选择容忍此类员工。甚至不惜顶着部分基层员工的压力,也要容忍!只要能够在可控范围之内就好。

五、无论此员工个性如何,老鬼都不建议对此人做太多的评论!

单单根据问题中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只能说明此员工不太重视这家企业的集体活动,集体意识淡薄而已!老鬼不建议大家向其他方面延伸!不能由此个性而延伸到对此人的全面性评价与盖棺定论!

或许此人的能力、实力确实很厉害。或许此人未来是一个优秀的自由职业者,甚至还可能成为创业成功者!这些都是未知数哦!

因此,对此人做出超越了其表现的评价,未免会出现偏差之处!也不至于因为这些现象就在一对一的互动、相处过程中有抵触、疏远的潜意识!真的没有必要。

因为此问题所给出的信息不算太多,因此老龟不能再进行延伸了!单单根据题主说提供的这些现象、行为描述,只能谈这么多了。

因此,请所有朋友们一定注意:对任何人事物的评判、结论,都是需要有大量的前提作为支撑的。单单根据某个现象、某个行为、某个观点,很难对此人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我不知道公司招聘的人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对于年轻人,这很正常,特别是零零后和一零后。我小堂妹过年三十一家人都在,它带着同学出去玩了,很晚才回来,一群小孩子,三十不回家过年的。我觉得这是这代年轻人的想法,他们做事情很直接,过了十几年了,早都烦了。我们这些人再不情愿,也得呆着,大部分人在玩手机,父母们在聊天。这就是一代人租一代人之间的差距。年轻人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老员工顾得全,新员工,特别是刚毕业的,工作和生活分的清楚很正常。

而且,企业活动多在周末,占用员工的周末休息时间。我以前参加活动,十分钟饭就吃完了,要坐几个小时,难得有点时间想休息结果很晚才回去。。。。

最后,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工作不是来交朋友来了,现在的年轻人,随着口口和微信成长起来的,那里缺什么朋友。我觉得公司看一个人就是看这个人工作能力到底怎么样,公司考虑的是能为公司挣钱的人。有人说,不参加活动就是交流不好?这是瞎扯吧。说句实话,参加的大半也不想去吧,只不过为了面子去了。


老板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个人工作的能力和完成项目的能力,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其他的不要去考虑,自己费心,出力不讨好。楼主的控制欲望太强烈了,想要公司的每个人都听自己的,这是传统地主和农民的关系,现在早已经不可能了,随着更加年轻的人涌入公司,将来这一块将发生更加大的变化,老板们要注意了。

最后说一句,老板们也要去适应,去改变,多想想办法,一次不去,可以下次换个有趣的活动,他就去了。


北望历史



嘴角上扬716924


我个人认为他不参加活动并不是个体行为,也许是他在自卑,曾经的我出入职场,很想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但性格内向自卑的我总是希望有个可以推我的人拉我一把,就一下我就可以迈进大集体,每次集体活动总是会很被动的不敢发言,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特别想去却总是自卑的差那么一点点,如果在等我一秒钟我也会迈出第一步,我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走到集体的世界里去。古代有伯乐和千里马,而我需要伯乐推一把那怕只有一把。还记得第一次登上演讲的舞台我将我毕生的活力都展现了出来,有台上的功夫就因为领导的一句相信你能行!所以他或许不是个体而是自卑,他需要你这个伯乐推一把!



努力奋斗的小木龙


融入集体就是非得参加什么狗屁大会? 你招聘的是什么岗位? 人家把工作做好才是主要的 其他的并不是必须的 我在单位7年了 基本不参加活动 大家都知道我好静 但我和集体并没有不融洽啊?我依然是领导信任的好同志 同事信任的好伙伴 这就够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哲学 相反一有聚会就往过凑的也不见得是好同志 也可能是老油条


清晨残雾


这一点可能有别的原因

我大学刚毕业那年,手里没有多少钱,

去北京的时候刚开始没找到工作,在天通苑租了个地下室,每个月600块钱。后来进了一家二手房中介公司,做中介代理人,刚去的时候身上的钱每次都会算的很明白,早上吃什么多少钱,坐地铁多少钱,中午吃饭多少钱,晚上如果没地铁了,该怎么回去。

前一个月基本上组里的人都会邀请大家一起聚会,但是我都是用各种理由推脱了,我说我不会喝酒去了怕打扰各位兴致,还是你们去吧。其实呢,我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聚餐。我也想去,但是实力不允许,最苦的时候身上就18块钱,那一天我过得无比艰难。

早上公交+地铁5块钱,德胜门地铁口有家卖红枣馒头的,2块钱一个,中午没吃饭,下午饿的不行了,去公司门口买了两个包子4块钱,晚上下班要不是趁同事的车,我估计那天要走着回去了。下班的时候已经12点多了,没有地铁,没有公交。

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可爱可恨的北京,但是哪里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李小圣嘤嘤嘤


之前听职场前辈说,在一个公司呆下去最重要的三点:发展前景,钱,对的人,这三点有两点崩了就可以离职了,可见在一个公司跟同事打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我之前在公司的时候,只要公司旅行团建,不管我是不是真的喜欢,我一定会举双手赞成,并且积极参加。因为公司举行团建并不是为了顾及某一个人,而是让全公司的同事能够通过团建的方式让大家相处的更融洽。

记得那次公司领导说要去山庄烤肉,问大家有什么意见,刚开始大家都不说了,也没有说不去,场面有点尴尬。

然后是我提议大家可以去看看,那里风景不错的,大家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参加,当时我好像看到领导对我投来赞许的眼光,还说让我坐她的车去。

对了,领导是女的,长得很漂亮,女神级别的,平时也很会打扮。一路上坐在她车里看着沿途的风景,跟她有说有笑的。她告诉我经营这家公司有多么不容易,同行竞争,业务营销,还是人员管理都需要她自己解决。

看来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到山庄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蚊子比较多,她跑过来告诉我能不能陪她下去买点花露水,她穿的是裙子,经不住蚊子咬。

等她涂好之后我说给我也涂点吧,我也怕蚊子,她也在我身上喷了几下,我说还有脚上,当时我穿的的七分裤。

她也没说什么,蹲下来给我脚上喷了几下,我当时挺不好意思的,毕竟她是我老板。

可能她觉得喷的不够吧,把花露水倒在手上再给在擦,她居然摸我的脚踝,太撩了吧,我感到肾上腺猛地飙升。

再看她,忽然觉得没了平日里的威严,多了几分像邻家姑娘一样的亲切。

我又忽然意识到,少年,你是在玩火啊[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