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昨天已經悄然逝去,今天就在眼前,而明天多麼的深不可測,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眼前的今天,走出困境,讓你的未來比過去更美。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01 遊牧青年陷入“棘輪困境”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遊牧青年?

現代青年,他們的工作在變、居所在變,思維在變,價值觀也在變。他們不願意被束縛,很像古代那些遊牧民族,四海為家。因此,這一代人被稱為“遊牧青年”。

青年志首席運營官Kevin Lee說:90後這一代被稱為“遊牧青年”,他們沒有所謂固定的一條路,任何方向都可以走,他們追求本真,探索自我,追尋意義。

那麼, 遊牧青年有怎樣的消費特點?

“遊牧青年”除了自由感強、追求真我之外,還有其他幾個顯著特點。對此,《新週刊》雜誌副主編何雄飛對新青年總結出了四個觀察:

第一觀察:虛擬的線上社交已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第二觀察:前置消費,他們享受第一、“填坑”第二、節省第三。

第三觀察:彈性工作,在他們看來,996是個偽命題,他們反感的絕非是工作。

第四觀察:他們主動跳出舒適圈,敢突破自我、挑戰新鮮事物,不拘泥於固定生活方式。

目前,前置消費已成了遊牧青年顯著的特點之一,超前消費越來越被新一代青年人所追捧。

在中國,月收入4000+的年輕人辦理信用卡的比例已超過76%,各類互聯網平臺的門檻也越來越低,它們為新一代年輕人提供消費支持。

據美國《新聞週刊》2019年報道,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調查發現,美國“千禧一代”(相當於中國的90後前後這一代人)已經債臺高築,債務累計已經高達1萬億美元。

匯豐銀行也同時發出公佈,中國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90後人口總數1.715億人,負債總額接近22萬億元。

★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雙十一

★ 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 提前享受高品位生活

★ 人生苦短,必須花錢

遊牧青年的消費理由五花八門,不遺餘力的追求著流行時尚、高消費、奢侈品。他們不僅僅是通過分期付款消費,有些人為了高消費甚至進行校園貸、賣器官。總之,表面上風光無限,背地裡狂風呼嘯,他們大多負債累累。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為什麼他們寧願負債累累也要不停的高消費呢?

其實,他們很可能是受到“棘輪效應”的影響,他們已經習慣了高消費,如果讓他們回到低消費,他們會很不習慣,甚至感到十分痛苦。

美國哈佛大學詹姆斯·杜森貝里教授(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指出,我們的消費很多時候是不理性的,當我們習慣了一種高水平的消費,即使收入下降,也會通過減少存款甚至是貸款的方式,來維持之前的消費水平。

02 “棘輪效應”的概念和影響

第一,什麼是“棘輪效應”?

棘輪效應(Ratcheting effect)是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提出的,它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

棘輪是一種機械零件,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齒輪。棘輪和機輪相互咬合共同運轉,可以帶動機器運行。但棘輪只可以往一個方向轉,不可以往回轉。

第二,“棘輪效應”帶來的消費困局

不可逆,是棘輪效應最大的特點。心理學家指出,我們的心理活動也像棘輪運轉一樣,一旦轉動起來就不可以隨便改變方向。

如果人們在一個更昂貴的地方品嚐到美味的食物,之後便會拒絕再去提供劣質食物的餐廳。一旦人們體驗或購買了優質產品,為了獲得同樣的體驗或產品,他們就會繼續選擇購買優質產品。

遊牧青年的生活已經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周邊的朋友都是這麼生活的,這是他們的現狀,跟風大眾,他們絲毫不擔心未來,買的心安理得,欠得光明正大。

他們攀比、高消費已成習慣,如果這時候不讓他分期,他會非常難以忍受。他們寧願負債,無法停止,這是他們生活中的棘輪效應。

事實上,借款的時候有多爽,還款的時候就有多想哭,沈騰在《飛馳人生》裡說:“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自以為很舒適,實際上是溫水煮青蛙,危險重重,因此要對棘輪效應的影響加以消減才是上上策。

03 如何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方法一,開啟“未來視角”。

嘗試站在很遠的視角,從未來看現在,比如站在5年、10年後回過頭來看現在,就會對自身處境看得更加清楚,就更容易做出理性的選擇,擺脫棘輪效應的影響。

假如5年後你看到了自己負債的窘境,每天艱辛勞作都在不停的還債,生活質量並不好,就像莫泊桑《項鍊》裡的女主角一樣為還債痛苦不堪。這時候你就能收斂自己的超前消費行為,甚至學會為未來儲蓄,提前規劃未來,以期指導現實的生活。

心理學有種技術,叫奇蹟提問(mirecle question),也是同樣的思考,它就是“未來視角”的一種現實應用模型,具體包括兩個步驟。

1、假設奇蹟出現了,你現在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會發生什麼事情?

2、再想一想,如果奇蹟出現,你實現了目標,回顧整個過程,你第一步應該做什麼?

陳海賢博士在《了不起的我,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一書中說,奇蹟提問看起來簡單,其實有著精巧的設計。我們往前看和往回看時,看到的東西經常不一樣。往前看,會看到困難;往回看,會看到方法和路徑。

當我們站在“未來視角”回過頭來看現實,或者更進一步用奇蹟提問預設好的結果已經發生時,其實已經對當下該做什麼有了很清晰的認知,也就能理性的告別棘輪效應。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方法二,利用九宮格模型進行“危機管理”

消減棘輪效應的影響,即意味著我們要有危機感,要意識到隨順棘輪效應所帶來的危害,並做好各方面的應對措施,以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危機管理中有一個很常用的九宮格模型,實施它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建立危機意識。

危機管理的前提,是盡力危機意識,真正在內心有危機感。有危機感的人,會有以下三個特點。

特點一:有危機感的人,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會把事情想得一帆風順。

特點二:有危機感的人,會提前設計風險預案。

特點三:有危機感的人,會儲備一些應對方法,以便應對不期而至的危機。

要刻意建立危機意識,對危機有敏銳的嗅覺,並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一場“黑天鵝事件”,世事無常,這場意外來的太突然。正因為我國早有危機預案和應對方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對疫情進行管控,不至於造成更大的損害。

第二步,利用分類矩陣模型對危機進行分類。

危機管理矩陣模型是一個九宮格:橫軸是一件事發生之後,它的危害度有多大,可以分為大、中、小;縱軸是這件事發生的概率,也可以分為大、中、小。於是,橫軸和縱軸上的大大小小之間就形成了不同的組合,就是下面的九宮格。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建立危機意識以後,我們要把可能遇到的危機梳理一遍,並明確放入九宮格的相應位置。

九宮格中,右上角的格子是最嚴重的,如果真的在這個格子裡,那麼,該如何防範這種危機出現?包括把大影響變成中影響,或者小影響;以及把大概率變成中概率,或者小概率。

也就是要學會挪格子。如果危機所帶來的風險因素無法減少,那就要考慮提前做應急預案。有條件的要明確成文,便於執行。沒條件者起碼要經常在頭腦中按照這樣的邏輯過一過電影。

分類矩陣是危機管理、風險控制的常用工具,有感嘆號的格子代表高風險因素,必須要做預案。或者更進一步,我們一旦意識到問題就事先進行控制,防患於未然。

第三步,化危為機。

危險中存在著機會,機會中也存在著風險。危機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妥善的化解危機,並且在危機中發現新的機會。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比如美國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曾經遇到過客戶吃泰諾膠囊殞命的事件。這對於百年聲譽的強生來說是巨大的危機,這時候強生果斷對泰諾膠囊實行快速無條件回收,並重新設計包裝,推出了“新泰諾”,經過一番操作後,不但保住了品牌聲譽,而且新泰諾的市場佔有率更高,強生的價值觀也因此更成為一種品牌印記,一種信任。這是轉為危機的經典案例,強生在危機中成功發現並抓住了機會。

小結:在受棘輪效應影響時,我們往往不顧代價的追求更高,但這樣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危機。因此,利用九宮格模型進行危機管理至關重要。

第一步,建立危機意識。

第二步,利用分類矩陣模型對危機進行分類。

第三步,化危為機。

方法三,藉助“負面反饋”,消除習慣迴路。

哈佛大學碩士查爾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指出,任何習慣都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3步組成的“習慣迴路”。

1、存在著一個暗示,能讓大腦進入到某種自動行為的模式;

2、存在著一個慣常的行為,可以是身體、思維或情感方面的;

3、存在某種形式的獎賞,能讓大腦辨別出是否記下這個迴路,以備將來之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習慣迴路會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最後會直接深入到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成為我們下意識不經思考和不假思索的反應。

棘輪效應,其實從本質上說也是一種習慣迴路,我們之所以難以向下調整,更深層的意義是因為它是一種發展中的習慣,具有一定的慣性。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指出,習慣形成後,我們的大腦就會進入省力模式,不會再全身心的參與決策的過程,除非你可以對抗某個習慣,或者意識到其他新習慣的存在,否則該模式就會自然而然的啟動。

如何消除這種習慣迴路呢?其實,我們無法完全消除一個已經形成的習慣迴路,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新的習慣迴路去做代替,這裡可以使用負面反饋法。

所謂負面反饋法,其實是藉助負加強來使自己對某事產生厭煩心理,因此不再做某種行為的激勵方法。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上班遲到了要罰款,這個罰款就是一種負激勵,通過罰款讓我們對遲到這件事產生厭煩或者排斥,已達到不遲到的目的。

“遊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費困局?破除“棘輪效應”,增強自我效能

同樣的,陷入棘輪效應中的青年,如不顧後果的超前消費,當這種消費累積到一定程度借款難以還上的時候,就會深刻體會到四處籌錢的痛苦,自然會消減習慣迴路,慢慢回到正常的軌道。

我們可以主動施加這種負面反饋,比如每次想到要負債消費的時候就回想被追債的痛苦,這樣就會開始牴觸負債消費,慢慢消除對它的依賴。

04 結語

遊牧青年的父輩們因時代原因飽嘗辛苦,因此,他們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他們會盡自己所能的給孩子提供優越條件,而這也使他們養成了高消費習慣。根據“棘輪效應”,消費具有上去容易下來難的不可逆性,這就使得獨立後收入不高的他們陷入了負債消費的慣性。

目前,他們正面臨著父輩們也不曾經歷過的艱難處境,或許沒有到達不惑之年的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保有樂觀的心態,可是一旦到了中年,當他們真正意識到債務危機的嚴重性時,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更加難以接受的現實。

因此,現在就要著手規劃未來,運用好“未來視角”、“危機管理”和“負面反饋”的方法,及時消減棘輪效應的影響,走出消費困局,以增強自我效能,實現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