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僞焦慮」命題,80、90後最大的時代騙局

當今有很多販賣焦慮的公眾號文章,比如鼓吹摩拜套現15億後拋棄了同齡人;比如那個把"油膩焦慮”販賣給60、70、80後"的馮唐,總是說《我月薪2萬,吃不起20塊錢的盒飯》、《985畢業一年後,我連治感冒的錢都付不起》。

帶給年輕人前所未有的壓力來獲利,把自己的優越感、優渥的物質享樂、虛假的精神鄙視和自我滿足,建立在無數人對貧窮的基本焦慮和恐懼之上,所以,我們要獨立思考,我們要看清楚這些顯而易見的偽命題,來減少我們的焦慮。

其實,我覺得這些都是“偽焦慮”

1、盡力而為的努力,不過是感動自己

《95後中介年入百萬:“偽焦慮”是你人生最大的騙局》這篇文章一時間刷爆各大媒體,講述的是一個95後做房產中介的小夥子,一副油膩中年的扮相卻月入百萬。

破除“偽焦慮”命題,80、90後最大的時代騙局

人總是這樣,看別人無非就是這點事,能有什麼事。其實背後那看似簡單的細微處,是需要花多少時間來打磨的。

文中的主人公叫小潘,一天24小時,有5小時在睡覺,1小時在吃飯,其他都是在工作。那我們好奇了,這10多個小時你都做了什麼?

小潘掰著手指頭說:

跟客戶洽談,有時候一談就是四五個小時;

遇上難纏的,合同談判有時候搞一個通宵都可能;

沒事兒的時候,要挨個兒跟房東打探各種口風,還要做表格鑽研房價走勢;

一旦有樓盤開盤了他一定要跑過去盯盤;

有時候,客戶一時興起,半夜答應了要買房,他一骨碌要爬起來去準備籤合同的事宜;

有時候,客戶說要早上6點鐘籤合同,怕睡過頭,他索性就不睡了。

真有點《真正男子漢》裡面“一吹哨,隨時到”的意味。

......

所以,他之所以看上去膀大腰圓,油光滿面,其實是晝夜顛倒、三餐不規律的後果。

破除“偽焦慮”命題,80、90後最大的時代騙局

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都是咬緊牙關努力幹。

很多人看起來很努力,只不過是一種矯情,真正的努力是踏實地做事,不是為了感動自己。

盡力而為可以是一種良好心態,真正做事時,還是多問自己一句“還可以再努力一點嗎?”

我想起菜刀少爺寫過一句話:

曇花一現的努力都是“偽努力”,只有常態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有時,我們真的低估了生活的難度係數。

我們以為的全力以赴,跟別人一比,不過就是盡力而為。

像小潘這樣極度普通、出身深山的95後,也能從一個底薪3000的房產中介,走到有房有車年入百萬。這一段路,他走了7年。

你看到的,也許是平凡人的走運,或者是某個行當的暴利……

而我看到的,是他把盡力而為作為底線,把全力以赴作為上限。

從第一天起,一腔孤勇,堅持了2500多個日夜。

2、販賣焦慮,不過是“偽成功學”的變體

請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

無論什麼事,如果想做出一番成就,認真努力、細心觀察都是很重要的。不要隨便焦慮,因為越急心越累。

其實有時候,我們的焦慮只是給自己找懶惰的藉口,人前顯貴,人後受罪,努力真的不止是說說而已,你所付出的東西要一次一次突破你的極限可能才會有收穫,祝福將來的你一定感謝現在努力甚至拼命的你。

每天86400秒用好每一秒,美好的每一天積累出,美好的未來,焦慮、不安都讓它隨風而去。

破除“偽焦慮”命題,80、90後最大的時代騙局

如今,機場書店各種聲嘶力竭叫賣成功學書籍的廣告已經悄然消失,各種鼓勵加班賣命文化的職場雞血“軍規”,也遭到人們的普遍反感,之所以販賣焦慮的文章能夠盛行如此之久,在於這些內容披上了“人文關懷”的外衣,來刺激人們內心的痛點,把大家的思想往死衚衕裡牽引。

任何一個時代與社會,都存在不同的焦慮,只不過湊巧,我們趕上了一個所謂房價焦慮、教育焦慮、醫療焦慮等等湊到一起的時代,對於這些焦慮背後所隱藏的諸多現實問題進行批評與反思是對的,但利用這些焦慮編造故事、製造恐慌,卻會使真問題被掩蓋,讓情緒怪獸吞噬一切。人們需要更清楚地知道,當下生活究竟在發生著什麼,而不是在信息轟炸的場景裡,被蒙上眼睛趕上一架不知駛向哪裡的馬車。

渲染焦慮會帶來諸多的負面效應,比如年輕人會在恐慌情緒的感染下,放棄奮鬥,隨波逐流,不再努力——反正怎麼拼搏都沒法達到“套現15億”這個成功標準,乾脆就哪兒跌倒哪兒趴著,再也不站起來了。在90後中間廣泛流行的喪文化,就是年輕人對焦慮與恐慌的一種本能對抗,對於他們而言,管你是雞湯文還是雞血文,一律被屏蔽在他們的世界之外。

中等收入群體,是最容易受到毒雞湯感染的,受內心的脆弱與不安全感驅使,這一群體更容易被雞湯文說服,把賺錢、換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讓子女上貴族學校等,當成畢生的奮鬥目標,喪失了對生活多樣化的認知與追求。

破除“偽焦慮”命題,80、90後最大的時代騙局

真正努力去做的人付出是別人不能企及的,而整天焦慮的那些是沒能力不學習還不尋求改變的人。

毒雞湯渲染焦慮的可怕之處,是打破了隱藏在人們內心的、可貴的平等精神。而所謂平等精神,就是尊重個人選擇,少對別人的生活模式指手畫腳,尤其是別對別人的“自得其樂”指手畫腳。

人們在選擇生活方式時,要懂得辨別哪些是有益於讓自己變得更舒適、從容的,哪些是加劇自己焦慮與恐慌的。在接受外界信息時,內心不妨強大一些,要記得選擇的權利永遠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別被一些無趣的人趁虛而入。

聽過一句話:在同樣的事情上,比別人做多十倍的量,就有質的飛躍。把盡力而為作為底線,把全力以赴作為上限。但我會努力規劃好作息規律,儘管有時候很多事情來得突兀,但在最大的限度裡愛自己,也是一種負責。面對真實的自己,不再“偽”焦慮。為愛的人為愛自己而努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