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痛癢走,溼疹消

每個寶寶都是"好奇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周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想要碰一碰,甚至塞進嘴裡嘗一嘗。尤其是在大人吃飯的時候,如果寶寶正好在旁邊,會伸出小手咿呀咿地叫,想讓寶媽給一點菜嚐嚐什麼味道。到了"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尤其是會爬的時候,寶寶看到了什麼之前沒有留意過的東西,小眼睛亮晶晶的,大人一個不留意,寶寶就會嗖嗖地爬過去瞅一瞅看一看,一副嬌憨可愛的模樣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痛癢走,溼疹消

8個月的小丹丹自從學會爬了之後,一會兒這裡摸一摸,哪裡蹭一蹭的,寶媽有的時候在廚房裡忙著給他做輔食,一回頭客廳裡就找不到小丹丹的蹤影了。春天來了之後,重在陽臺的一些花花草草復甦之後,一下子就吸引了小丹丹的注意,尤其對於顏色豔麗的花朵更加興奮,不僅爬過去還使勁兒扭了幾朵花兒下來,甚至還放在臉上蹭來蹭去,好在寶媽及時發現,制止了小丹丹要把花兒吃掉的舉動。被阻止了的小丹丹"哇"的一下就哭了出來,哭過之後,寶媽發現小丹丹的臉上起了一群紅疹子,嚇得她趕緊就抱著寶寶去了醫院。

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痛癢走,溼疹消

醫生告訴寶媽說丹丹這應該是皮膚對花粉過敏所導致的溼疹症狀。醫生指出,花粉中含有的油質和多糖物質被人吸入後,會被鼻腔的分泌物消化,隨後釋放出十多種抗體。如果這種抗體和入侵的花粉相遇,並大量積蓄,就會引起皮膚過敏,寶寶的肌膚脆弱,所以很快就會長出溼疹。

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痛癢走,溼疹消

對於這一類的溼疹,應當要使用一些抗過敏藥物,並且配合給寶寶做好保溼護膚以防止復發。

可以用含桃油果脂的保溼霜進行護理,除了給寶寶皮膚滋養以外,還能促進細胞生長,加速傷口癒合,還有助於營養和美化寶寶的肌膚,並且對於幹癢、紅腫都可以起到緩解、鎮靜的作用,對於皮膚屬於敏感型的寶寶也適用。

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緩幹癢,消溼疹

3少吃:

1、 致敏食物。有很多含有異種蛋白的食物會導致皮膚過敏,讓寶寶出現溼疹症狀,包括牛奶和奶製品、雞蛋、魚蝦、蟹類、牛肉、蠶蛹等。哺乳期的準媽媽如果吃了某些食物後發現這些食物對孩子有致敏作用,在平時就應徹底禁忌這些食物,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寶寶身體內出現變態反應,讓溼疹症狀加重或病情復發。

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痛癢走,溼疹消

2、 忌吃一些動氣、發溼、動血的食物。中醫理論認為,皮膚出現溼疹與體內有溼熱、血熱之氣有關係,因此,應該少吃或不吃發溼、動氣、動血的食物,否則就會導致寶寶溼疹瘙癢症狀加重。發溼類食物包括了蔥、姜、梨、蒜、竹筍、芋頭、牛肉、韭菜等。

3、 某些水果也應當注意: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

開春之後,寶媽幫寶寶做到3少吃、3少碰,痛癢走,溼疹消

3少碰

1、花粉:花粉是孩子春季過敏最常見過敏原,所以,鮮花雖美,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2、容易藏匿細菌的物品:寶寶的水杯吸管和瓶子的交界處、泡在浴缸裡的塑膠玩具,都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如果不能做到定期清潔,那麼最好就直接換新的乾淨的給寶寶使用。

3、口水巾:口水巾被寶寶唾液和飯渣浸溼後,一下子就成了細菌繁殖的溫床,即使天天清洗,也少不了細菌,簡直比抹布還髒。寶寶的口水巾只要溼了,媽媽就要立即給寶寶更換,不然一直系在脖子上,容易引起溼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