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給“治癒”下個明確的定義

症狀前傳播”令人不安,專家建議限制接觸

一些新冠確診患者表示,自己在病毒檢測呈陽性之前,只有“極度輕微”的症狀,根本不知道自己中招了...

這也引發了人們對該病毒正在由一些未意識到自己被感染的人傳播的擔憂!

意大利帕神經科醫生Dr. Miryam Carecchio告訴CTVNews,發現自己被感染時,感到十分震驚,“我沒有發燒,沒有感冒,沒有喉嚨痛,也沒有嚴重的問題。”

37歲的Carecchio在今年2月出現了肌肉疼痛,她當天申請了病假並服用了一些泰諾,第二天就恢復了工作。後來她察覺到一些變化,包括味覺下降,但她認為症狀沒有嚴重到讓人聯想到新冠肺炎。

因為她沒有生病,也沒有去過高風險的地區,一次“偶然”在醫院接受了病毒檢測,發現結果呈陽性,必須隔離直至她的生日3月20日,她感到驚訝和害怕。與她接觸過的100多個人也進行了檢測,其中有3個呈陽性。他們全都只有所謂的輕度症狀,目前都在隔離中。

某種程度上說,最難解決的部分不是治癒症狀而是隔離。

67歲的Carl Goldman曾乘坐“鑽石公主”號遊輪,在登上返回美國的飛機時,他沒有出現任何的症狀。但在小睡了2個小時候後,醒來時的他發燒高達華氏103度(39.44度)。之後他被安排到飛機上的隔離區,抵達目的地時又已經退燒了。

Goldman表示,“關於新冠肺炎的症狀,很奇怪的是,它與普通的感冒或流感不同,我沒有喉嚨痛,沒有抽鼻涕,沒有打噴嚏,沒有身體疼痛,沒有頭痛。而且通常我發高燒會發冷或出汗。但是這次發燒,什麼症狀都沒有。”後來,他出現持續兩週左右的“乾咳”,除此之外,一切都很好。

他總結:“據我瞭解,感染這種病毒的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症狀,大約相當於非常輕度的感冒。”

缺乏明顯的症狀使新冠病毒的傳播更加令人不安...

應該給“治癒”下個明確的定義


根據模擬中國疫情的爆發,medRxiv上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許多情況可能是由“症狀前傳播”引起的,即被無症狀的人感染。該研究估計,在新加坡和天津,症狀前傳播導致了48%至62%的感染。其他研究表明,超過80%的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的患者可能具有傳染性。

應該給“治癒”下個明確的定義


對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主任Tom Inglesby表示,“僅著眼於隔離病人將錯過許多具有傳染性的人。”

Dr. Carecchio補充,缺乏症狀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衛生保健工作者被感染。她所在機構的十幾名醫護人員的病毒測試呈陽性。一位同事因呼吸窘迫而在重症監護病房就診。“越來越多的醫生因為被感染而無法工作,如果醫生和醫務人員減少,那將非常令人擔憂。”

應該給“治癒”下個明確的定義


即使在加拿大,也應該限制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希望所有加拿大人都行動起來,如果每個人都開始使用正確的預防措施,那將非常有效。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Halifax)傳染病專家Dr. Lisa Barrett再次警告,“在防疫方面,每個人都應該像社區中出現呼吸道病毒一樣行事,每天做好預防措施,盡一切努力防止病毒傳播。”

在此也呼籲大家勤洗手,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減少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原文鏈接:https://www.ctvnews.ca/health/coronavirus/covid-19-patients-say-they-had-no-idea-they-were-ill-1.48459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