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更要打击疫情谣言这个假

“3·15”!更要打击疫情谣言这个假

“吸烟喝酒可杀病毒”,“乘火车在武汉停留几分钟就被感染”,“一例疑似患者已经确认但逃跑了”,“解放军已经全面接管武汉”,“新冠肺炎病毒是人工培育出来的”······这两个月,你是否被众多类似的疫情谣言迷惑过?是否感到恐慌过?是否也曾经相信并转发过某些未经核实的疫情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全民动员、强力应对,各职能部门在全力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也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和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回应各渠道的群众呼声和需求。但是,这期间网上网下、国内国外各类涉及疫情防控的不实信息大量涌出,与各地采取的工作措施混杂冲突,混淆群众视听、影响群众判断、动摇群众信心,严重干扰了全民战“疫”的有序开展。这些天,我们见过了太多太多的网络谣言:有各种“好心”的“提醒”和“通知”,如“用了7天的N95口罩用吹风机吹或酒精消毒可继续用”、“吃辣椒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风险”等,不知从何而起,版本更迭,在不同城市反复出现,看似出于好心,实际上会制造混乱,给原本紧张、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添乱;有少数人因闲极无聊或为开玩笑或为哗众取宠或为吸引流量,假冒政府机关或其他权威机构,伪造官方声明,凭空编造一些交通管制、关闭加油站和超市等谣言,影响市民正常生活,造成市民抢购、抢加油等混乱局面,严重扰乱各地的抗击疫情工作;也人看到或者听说一些消息,便脑洞大开,推出耸人听闻标题,凭空捏造各种虚假信息,如“是谁隐瞒了武汉大疫情”、“强迫剃光头、裤子被血染透——我的牺牲被践踏了”等,目的就是吸眼球、赚点击;更有夸大其辞甚至恶意编造诋毁政府或他人的,如“一个武汉人披露,还有比湖北退休副厅长更任性的人”、“武汉网友暗访医院见到8具尸体”等,这些大多是一些敌对势力和不怀好意的人明知是虚假信息还要大力传播或肆意编造的,其主观恶性极大;当然国外一些政府、机构为抹黑中国或是“帅锅”中国,刻意编造和发布的疫情谣言也不在少数,并成为部分“带路党”的传谣来源地。


造谣,动下嘴;传谣,手一点;辟谣,跑断腿。这些东西背后的黑手,正是抓住防控疫情期间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的时机,以多种面目示人,有意无意地将一次公共卫生危机推向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危机,其用心和危害不可不察。在抗疫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随着人们对抗疫资讯的需求节节攀升,这些谣言的内容和形式也频频追随需求花样翻新,谣言,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谣言,已然成为滋生疫情恐慌的一大源头。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的网络谣言在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扰乱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误导社会舆论、破坏政府公信力、损害政府形象等方面,具备很强的杀伤力。


在全民抗疫的关头,面对海量信息,我们不能“全盘接收”,而要“过滤筛选”,不确定的不传、不权威的不传、不科学的不传,掐断谣言“传输带”,不做谣言“传声筒”。


“3·15”!更要打击疫情谣言这个假


疫情谣言止于智者。求真务实,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宝贵品质。专业的事情要听专业的人怎么回答,对于网上关于疫情的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一定要保持质疑的态度,通过本地政府机关、卫生部门官方权威媒体,了解本地最新疫情资讯和当地的临时管制措施。当下我们大多数人似乎都有一种奇特的认知观:教授不行,老农秒杀他;医生不行,偏方秒杀他;官方解读不行,坊间传说秒杀它。面对重大事情,我们往往更迷信于小道消息。遇到“大事情”,特别是面对疫情防疫防控方面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业余,要沉住气,“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人云亦云地下结论,更不要急急忙忙地转发。要知道,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大V”们,在某些专业领域也可能完全白痴。理性多一点,理智多一点,疫情谣言就会少一点,危害也会小一点。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需要保持理性和理智,习惯从官方途径了解疫情信息,切勿相信、转发微博、贴吧、微信等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上出现的与疫情相关的未经证实的信息,更不要编造、发布不实信息。


疫情谣言止于善者。当今时代,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谣言被注入了强大动力,疫情谣言更喜欢搭网络的顺风车。我们不仅要努力做一个智者,面对疫情谣言时做到不跟风传播,也要始终心存善意,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善者,面对林林总总的疫情信息,做到不恶意揣测、不添油加醋,坚决不做空穴来风的臆测,坚决不做无中生有的推想,坚决不编造虚假事件,坚决不制作虚假信息。在虚拟环境中,也要自觉坚持诚实守信原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自觉担负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这就是对疫情谣言最好的抵制。当前,国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际疫情则出现了井喷式的集中爆发状态,相关信息的准确权威发布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和舆论导向。网络不是法外、“纪”外之地,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不实信息。


“3·15”!更要打击疫情谣言这个假


疫情谣言止于比较。由于疫情形势发展太快且牵涉到几乎所有领域,各国各地、各行各业、各阶层各群体都在关注和评论它的发展变化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疫情信息的喷涌而至。此时应该养成先看信息出处的习惯,对国家媒体、国家机构发出的疫情资讯大可放心,而对于自媒体、朋友圈等出现的疫情资讯,则不妨先打上一个问号。对于这些资讯,最好先到权威网络平台上查一查、看一看,如腾讯、微博、百度等开设的辟谣平台,很多事情一查便会“水落石出”。中国有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我们面对几个不同的信息源时,还可以把不同信息源的资料放在一起进行比对,比对他们的证据,比对他们的来源,比对网民的留言,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哪一方的证据更强、更靠谱。要知道,看似复杂的结论其实都是由简单的证据累积起来的。


网络谣言止于打击。在全民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的背景下,对于造谣、传谣者应坚决予以法律惩处。疫情谣言虽然或可止于智者、善者,止于人们自觉的鉴别,但防谣止谣的主力军则不能只依靠个体,而应更注重发展完备的体系化力量。这个体系应融合政府部门、主流媒体、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力量,要能够协同构建全链条、科学化、立体化的治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平台能够充当这种体系化力量的代表,同时施展“智慧”和“治理”的双重能力。病毒当前,国家面对重大考验。在这个时候,对不怀好意地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则应给予其坚决、有力打击,这是国家强力机关的应尽之责。近日,各地警方相继处理了一批造谣、传谣者,有力地维护了网上、网下秩序,为疫情防控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15”!更要打击疫情谣言这个假


疫情谣言止于公开。打击活动属于“堵”,做好疫情信息公开工作则是更高层次的“疏”。面对卫生危机产生慌乱,是人之常情,应予理解。如果在这种时刻有关疫情信息能够及时、全面地公开,人们的疑虑自然会削减、消解。但是,如果疫情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大家基于各自的社交圈与生活经验,往往更容易听信并传播各种谣言。防控病毒疫情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而大家最希望的是各级各地政府持续、大量地对社会提供有效信息,对疫情数字进行具体的解释与说明,不给谣言留下滋生的温床。我们也都知道,面对有专业知识壁垒的信息,普通人确实没有辨别能力,这时候,更多来自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的更公开、更可靠的信息,可能才是对抗谣言的有效途径。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打假”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影响,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延期了。晚会虽然推迟,但各项“打假”行动并未停,特别是打击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更是抓得紧而又紧。同时,做好关于疫情谣言的识别与应对,也是不容忽略的另一场“打假”战斗,同样也不能放松。其实,随着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在国内外的社交网络平台上流传,为避免民众恐慌,世界各国纷纷加入“打假”行列。对于“东京奥运会停办”,东京奥组委官方紧急辟谣;马来西亚卫生部在社交平台澄清指出,肺炎患者不会变成丧尸······


在全球战“役”的新背景下,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正因如此,我们更需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为战胜疫情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早日赢得战“疫”胜利。


“3·15”!更要打击疫情谣言这个假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