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住宅的概念。应如何构建健康的住宅呢?

珠珠007


全国人民都宅家抗疫,我想这次之后健康住宅的概念会流行起来,大家对这方面的要求更高了。

憋家里的这段时间,我对自由空气是深深的向往,所以希望小区绿化一定要面积足够,这样氧气才能足够,不至于憋闷,最好像公园一样。中国人大多讲究户型要南北通透,楼间距大,这样可以保证采光充足,对流充分,现在才更加意识到这对稀释病毒也是很有好处的。这次疫情的教训,我认为在小区引入智能机器人做日常的出入检测、消毒、清洁、安保是很有必要的,人脸识别完全可以代替刷门卡,减少接触;电梯实现一梯一户,减少密闭空间的交叉感染;人车分流增加安全系数;引入智能新风系统对于杀菌及空气循环是刚需了;这些健康智能的建设方向应该很快就会普及,居民幸福指数可提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化的物业管理,这个服务是智能机器人没办法替代的,也就是有人情味的社区。我觉得碧桂园在数字化智能的引入和物业服务意识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在抗疫中很多业主都面临不同的难题,碧桂园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业主集中采集配送;为不方便的业主买药、拿快递,非常贴心。我想大家都是希望住在幸福有安全感的社区,健康的住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