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應該怎麼“進”?

大眾網·海報新聞

——煙臺市要求下派幹部做到“三到位”、堅持“三聚焦”、注重“三避免”

山東省委開展選派萬名幹部“進企業、進項目、進鄉村、進社區”攻堅行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舉措,是認真落實全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省委組織部專門召開培訓會提出明確要求。煙臺市聞令即動,670名幹部響應號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下沉一線,重任在肩、使命光榮。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繁重任務,下派幹部要克服舊思維、適應新環境、應對新挑戰、拿出新作為,明白自己應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怎樣才能幹好,做到“三到位”、堅持“三聚焦”、注重“三避免”,堅決打贏“四進”攻堅戰。

要到位不缺位

下派幹部不僅要身到更要心到,不僅要有態度更要有方法,不僅要有行動更要有成果。角色轉換要到位。抓緊完成從機關到基層的角色轉換。要有基層那種樸素的本色,完成由“將”到“兵”的轉變,把自己作為普通一兵,脫下西裝穿上“布衣”,邁進基層的泥土中,切身體會群眾生活的苦、勞動的累、日子的難,而不能像“井裡的葫蘆漂在下面的上面”,真正沉在基層而不是漂在基層;要有基層那種實幹的底色,完成由“說”到“幹”的轉變,少說多做,只做不說,堅持實幹為先,衝鋒在前,不搞做秀的留痕,只留實幹的腳印;要有基層那種攻堅的成色,完成從“幹”到“成”的轉變,不僅要沉在基層幹事,而且要衝到一線成事,不僅要善於發現問題,而且要善於解決問題,不僅要知難,而且能克難,真正衝得上、攻得下、幹得好。要置身新角色、對標新角色,經常用基層的尺子來量一量,自己能不能用群眾的思維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破解問題;經常用基層的鏡子照一照,自己是不是達到基層幹部“什麼活都能幹,什麼苦都能吃,什麼氣都能受”的境界;經常用基層的秤子稱一稱,自己在“四進”攻堅中做了哪些實事、解了哪些難事、幹了哪些好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對得起組織實施“四進”攻堅的初心。感情融入要到位。有情才會有為,只有把群眾當親人,才會在基層不當客人當主人,才會同群眾從話說到一起到活幹到一起、勁擰到一起、情融到一起、心連到一起。進社區,要有守護自己“家人”健康的那種真情,不是要我防控,而是我要防控;進鄉村,要有矢志改變自己“家鄉”面貌的那種深情,視田園為家園,一腔深情助力鄉村換新顏;進企業,要有和企業家既親又清的交情,親情服務,清正廉潔;進項目,要有排憂解難加油乾的豪情,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服務項目幹。統籌把握要到位。當前正處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時期,“四進”攻堅只有統籌好,才能攻堅好。要堅持“四進”同步,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項目要同步推進,系統攻堅,不可偏廢,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顧此失彼;要堅持“四點”齊抓,在“四進”攻堅中,抓住重點,在最關鍵處攻堅;抓好難點,在最吃勁處攻堅;抓緊熱點,在最關注處攻堅;抓出亮點,在最前沿處攻堅,真正做到由點及面,統籌攻堅。

要聚焦不散光

“四進”攻堅初心在攻堅、重點在攻堅,下派幹部要迎著困難上、奔著問題去,勇於“炸碉堡”、敢啃“硬骨頭”。要拿出困難面前有英雄、英雄面前無困難的氣概,對燙手的問題要主動“伸手”,敢於“出手”,堅決不能“甩手”,在基層一線把自己錘鍊成善於攻堅克難的高手。要聚焦強化黨的領導統領攻堅。黨的領導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定海神針,“統籌推進”關鍵在黨的統領。在“四進”攻堅中,要善於把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出來,緊緊依靠黨的領導統領攻堅;要善於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彰顯出來,激勵廣大黨員攻堅在前、奉獻在前,真正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攻堅的旗幟;要善於把“兩代表一委員”的表率作用激發出來,引導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不“隱身”,亮出身份、拿出身手、幹出身範,在強化黨的領導中匯聚“四進”攻堅的磅礴之力。要聚焦疫情防控關鍵環節集中攻堅。根據煙臺市實施“六個全面”的新情況,幫助基層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繼續保持戰時狀態,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成果。繼續全面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值守,全力配合做好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工作,與基層幹部一起當好“守門員”;注意發現基層疫情防控尤其是復工人員防護、“九小場所”和農貿市場恢復營業中的薄弱環節,迅速補位、及時提醒、敲好邊鼓,當好“巡邏員”;積極幫助協調解決防疫物資短缺、群眾生活不便等問題,當好“勤務員”;針對一些群眾被隔離醫學觀察和救治期間可能產生的煩躁情緒,做好耐心細緻的心理工作,當好“輔導員”。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痛點堵點突破攻堅。瞄準企業、項目復工復產中用工難、物資運輸難、產業鏈協同難、資金籌措難等問題,想方設法幫助搶工期、趕進度,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開工達產、落地見效;瞄準春季農業生產和脫貧攻堅,積極幫助做好扶貧項目復工復產、農資儲備、產銷對接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工作,確保不誤農時,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瞄準政策落地落實,全面梳理中央和省市出臺的惠農惠企政策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專項扶持政策,及時主動宣傳政策、傳導政策、解讀政策,以最快效率推動政策落地生效,真正讓“黃金政策”在特殊時期發揮“黃金效應”。

要有為不亂為

特殊時期選派幹部到基層一線執行“特殊任務”,錘鍊的是幹部作風,考驗的也是幹部作風,要嚴守派駐幹部“十不準”,有為不亂為。要避免“流於形式”。不能蜻蜓點水、點到為止,滿足於走走、看看、聽聽,找不出問題、帶不來思路、想不出辦法;不能誇大其詞、過度宣傳,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加工”上,幹得沒有吆喝得響;不能刻意追求“處處留痕”,一干點事就拉橫幅、拍照片、錄視頻,浪費人力物力。要避免“不接地氣”。不能擺“官譜”,以上級領導機關自居,習慣提要求、挑毛病、舞“指揮棒”;不能打“官腔”,口大氣粗、盛氣凌人,反客為主、好作指示;不能擺“官架”,有人陪著樂滋滋、沒人陪著使性子,自己提的意見不被採納就“吃滋味”,不顧基層實際提食宿待遇方面的特殊要求。要避免“增堵添亂”。防止調度情況複雜繁瑣、多頭調度、重複統計;防止管得過寬,把參與當干預,影響當地決策;防止亂拍胸脯、盲目承諾,對掌握不準的政策隨意解釋、造成誤導;防止律己不嚴、目無紀律,不守規矩、吃拿卡要、雁過拔毛,不留口碑留口舌、不當標兵當“匪兵”;防止作風漂浮、粗枝大葉,對承擔的任務落實不認真,執行不嚴格,造成紕漏、增添麻煩,真正做到不增堵添亂而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