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班上的一些同學可以到什麼程度?

四川丹兒


這個問題在回答頁面停留了好幾天,並非聖母心,是真沒有特別討厭一個同學,猶豫再三想著如何回答,終是敲下了。

詢問了不同年紀的朋友,從他們的答案中也總結出了一點共性,那就是虛偽。那被討厭的人多被形容為當面一套,背地裡又是另外一套,表裡不一口不對心,與人相交背地裡又與他人討論其多麼不堪,我想這也是虛偽的一種了吧。私以為與人相交誠信便是基本,若懷揣著其他目的去結交朋友,那最終也不過是普通朋友,不會深交,若是遇到更甚者,那便不如不交。

寫到這不由得想起了中學時期一位同學,班裡大多數同學對她的評價都不太好,起初不知道關於這個人的評價,直到有一天偶然經歷一件事,算是打開這八卦大門的契機,為了方便稱呼以下就稱呼她小A。那是一個十分炎熱的下午,體育課下課後因太熱便早早的回了教室,此時教室裡只有小A和她同桌加上我三人,飲水機沒有水了,我們仨都等著去換水的同學能趕緊回來,這時回來一個平時關係還不錯的男同學,問我有沒有水,我搖搖頭表示愛莫能助,還沒說出口我們仨都在等水喝的時候,小A不知從哪裡拿出來的水杯,裡面盛著的多半杯水就拿在她手裡遞向男同學,我和她同桌互相看了一眼沒說什麼,男同學當然是拒絕了。後來再說起這件事,他說這小A初中時候就沒什麼朋友,我問為什麼,他說這小A誰對她好她就開始命令人家做這個做那個,對她不好的反倒上趕著巴結。我疑問那不做不就是了?瞭解過後才知道這才是真正致使小A沒有朋友的原因,若是不做,她表面不會說些什麼,倒是會四處與他人“傾訴”別人如何欺負她,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明白了她的這一套方法。那時我倒是有些慶幸,慶幸我和她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同學關係,不必為了那莫須有的罪名頭疼惱怒。

所以說,多一分真誠,至少不會有壞處。


一顆兔子


從教多年,一直信守著“愛生如子”這個教條。但是,在真正的教學生涯中,確實有些學生讓人頭疼。

他們上課的時候不聽老師的話,不重視學習,老師多少分都無所謂,甚至不重視和同學們的關係,語言野蠻。比如,一次,一個學生上課的時候串桌,我讓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他說,他就願意在這爺爺地。“爺爺地兒”是我們這兒的方言,意為有陽光的地方,說話的時候要帶兒化音,可是這個學生去掉了兒化音,引得學生們鬨堂大笑,我也不願意在課堂上去教育他,因為還有教學任務,只能等到課下再找他談心了。

對班上表現不好的同學,作為老師,不能討厭他們,只能用更多的愛心去關注他們,感化他們,教育他們!


鄉野小調調


有些人可以讓你討厭到看都不想看的地步,我有個同學住我家前樓,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我進出他老會在陽臺看著,就是那種讓你覺得特別不舒服的感覺,就好像隨時有雙眼鏡在看著你,卻不知道他要幹嘛?真是特別糟心的,後來我發現以後就會無視他這種我認為是(偷窺)的一種,後來總算大了他不在那住了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消失了,現在想起來還會覺得特別討厭,討厭。


驀然淺笑2020


雖然離開學習的環境很久了,可是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有些記憶。

說實話咱上學那會兒也不是什麼好學生,勉強算箇中等生吧,對學習不好的的同學吧,咱比較關係好。對於學習差的倒是也不討厭。可就是把膈應那種學習成績好特愛嘚瑟的人。記得當時班裡有個小夥子,個子不算高,學習成績排前五。平時下課吧也不見得有多討厭,可這一上課丫的總是喜歡蹦高竄底。

老師講課還沒來得及急提問呢,丫都給你站起來搶答了。校服穿的露個膀子,丫根本沒半點肌肉,完全是在秀自己血紅的毛衣。

這還不算這哥們還有點小愛好,有時候確實讓人感覺不理解,就是吧總喜歡在自習的時候鑽在課桌底下下作業,總是被當做“失蹤”人口帶到教師辦公室。感覺有點冤枉,丫完全把課桌當做帳篷了。

時隔多年不見,也不知道這小子現在幹嘛呢,或許學業有成吧。


獨孤零下


【我的一個學員的口述】

她已經對一個補習班的男同學到了厭惡至極的地步了。

首先髒話不離口,甚至還牽扯到父母(玩歸玩 鬧歸鬧,別拿父母開玩笑)

第二,特別喜歡嘲笑別人,從各方各面,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是不會受人待見的。其中一個非常惹人發恥的一幕:居然當著全班人的面,罵一女生是應屆長相最不堪的人。正硬了一小品中的一句臺詞“烏鴉站在煤堆上,瞧不見自個兒黑”

第三,性格自以為是。他爸媽和班上一個女生爸媽認識,這個女生家很有錢,穿衣服論萬,蘋果手機新款一出必定一星期內拿下,雖說這種消費確實容易招人言論。可他的行為確實令人感覺不堪。他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里長大,對那名女同學非常愛慕,於是不管其他便瘋狂的追求她。雖說商品可以死纏爛打的賣掉,可感情畢竟是兩個人的事情。同學給他提意見應該去多多學習這方面的技巧、學習人性心理,卻反遭他罵的狗血淋頭。女生拒絕他,他還是一如既往。

第四,嚴重的嫉富心理,班裡有一個男生學了好幾年鋼琴,掛名補習 也是家裡條件優越 長相酷似當紅明星男團,家裡為他讀大學一年花了三十萬,但是他讀不了好大學所以選擇補習。這個惡臭男聽別人家花三十萬給孩子讀書用,就罵人說“什麼敗家玩意……也是個啃娘貨……”真不知道一個人得有何種心理素質才能說出這番話。

第五,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在一個女生跟前阿諛奉承,背地把人罵的,在老師跟前裝的自己特別好學,背地罵老師***

學員原話:“我真的嘔了,活了十多年還認不清自己,一天到晚就以為自己很牛逼,天天嚷嚷自己要考哪個大學然而自己連本科線過不了,每天花著父母的錢還要罵別人啃老,真的想趕緊把這一年過完,我實在不想和這種噁心人當同學了。”

上述例子中的男生,可以作為我們人生道路上選擇人際關係交往的反面教材。記住一句話:“寧可在富人堆裡做窮人,也不要在窮人堆裡做富人”為什麼要去富人的圈子?最重要的是改變你的潛意識,只有改變潛意識了擁有富人意識了你就能成為富人!其次就是思維,不改變思維是不可能改變行為的,沒有行為的改變更不可能拿到結果。


周文強財商改命學


對於班上的同學,有以下幾種是比較討厭的。

1.自己不學習,拉著別人不學習,只要別人一學習,就開始挖苦別人,用特別欠揍的語氣:喲,這是要發憤圖強了呀?喲,好學生就是不一樣啊等…

2.考試作弊做的理所當然且不在乎他人感受的。我們班有個同學,平時還好,一到考試特別招人煩,就是在考試的時候不僅自己採取作弊方式,同時遇見無法解決的題就去騷擾他座位前後的同學,且是用特別急躁的語氣和動作讓別人幫他作弊,會很惹老師注意的方式,不給他答案他還氣人家不給。

3.穿的名牌用著蘋果手機靠著同一個理由要了三年的助學金,不管班上真真需要這筆錢的人。

但是說到底,這些都只能說討厭,不是不能原諒。或許因為某種原因,我的同學正在這個問題下想法設法的形容著我的討厭之處呢。。

個人意見,以供參考




郝哥生活日記


1.小學時期

小學時期大多數人討厭同學的方式可能是用直接的面部表情和語氣體現,表現自己的不喜歡。這個時期的我們可能僅僅是不喜歡,並不會過多的因為心中不喜歡影響很大。

2.初高中時期

初高中時期,這個階段是叛逆期,對同學朋友的概念更為深刻。對於自己的不喜歡一般不會直接通過面部表情和說話方式體現,但是會刻意的減少接觸。

4.大學時期

大學時期學業課程不一定一樣,這個時期有所成長,慢慢能夠接受不同性格的存在,即使遇到奇葩也願意改變自己讓自己試著接觸。

我大學有個同學相對來說是比較奇葩了,平時很沉默不愛說話,作為一個男聲,喜歡穿絲襪,說話比較嗲,讓很多男人不能接受,讓女生有點害怕。但是那會兒的我倒是願意嘗試去改變自己,讓他能夠感受到同學的情意。剛開始每一次和他接觸,我的內心其實是有點害怕,但是接觸多了發現其實他也是有自己想法,擅長數據專研,也會願意和人交流。

5.工作後

工作後接觸的人更多,職場上的不同人員也越多,這時候的我們可能多少會強顏歡笑。即使不喜歡,也不會在工作中體現出來,而是對事不對人。工作中忽略了不喜歡,把事情做好成了共同目標。此時的我們,更願意為了同一個目標去改變自己。

每個階段我們會不一樣,看待討厭的現象也會不一樣。從看待討厭問題上,也能看到我們自己的進步。心態決定一切,即使曾經討厭的人也好,自己被討厭也好,我們只要感恩遇到的一切,好好面對生活,珍惜當下就是最好的。


號卡情報局


我認為,班級同學是我們朝夕相處,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同窗好友,不應該存在討厭之說。

根據心理學中,學生社會性交往的發展特點來說,小學生的同伴關係是處於膚淺關係的,可能會存在一些鬧矛盾現象,而到了初中,他們一般根據心理品質來交朋友,同時出現了異性交往,這時候交友都是比較理性的了,最後到了高中時期的同伴關係,則能夠持續到成年。

如果真有討厭班級同學,最多就不理人家,不和ta說話咯,其他的也沒什麼的。


此名字已註冊


這個問題勾起了上學時代的回憶,初高中都覺得挺好,就是上大學我們班有一個每天抬著頭低頭看人的傢伙,每天目中無人,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其實這類同學基本上都是溫室的花朵,沒有閱歷,走過來的人懂得了謙虛和低調,也許現在再見肯定沒了當初的那種厭惡,畢竟社會是個大染缸,當然人品的問題在當年都是一些奇葩之人,不談也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2b0d4653a1c49ffbbcdc1f89f4afb3c\

追影人13


六年級同桌,上課把一隻腳放在凳孑上唾上一口唾沫一個手指頭努力地擦著一條條灰卷,接著一隻胳脖從肩後探入破棉祅競三下兩下摸出一隻大個的跳蚤,既討厭又無奈,但那個七十年代,這樣的同桌太平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