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俄罗斯和沙特的石油大战几乎杀死美国页岩气对未来的影响?

1号群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产油国于3月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了部长级会议,目的是达成新的石油减产协议,从而应对在全球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稳定原油价格。然后各方未能答成一致,谈判宣告失败,会后,沙特宣布提高日产量并大幅度下调原油价格,新的一轮石油大战由此开始,受此影响,9日国际油价暴跌30%,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幅震荡。

俄罗斯之所以拒绝与OPEC合作共同减产以应对全球需求降低,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利用低价与沙特争夺石油市场,另一方面有着迫使美国页岩油退出市场的目的。2010年后,美国靠着页岩油的开发一跃成了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但由于页岩油开采的工艺复杂,成本高仰,若原油低于每桶30美元,则生产就会赔本,此次原油价格下跌,对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是个巨大的打击,有些企业可能因此而破产,从长远来看,受益的不仅是俄罗斯,沙特也是受益方。

沙特作为美国的盟友,当然不会主动联合俄罗斯制约美国,但这场石油大战起到的作用是一致的,美国国内对这场俄沙之间的石油战看法也不一,有的专家认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通过价格抄底会使俄罗斯的经济雪上加霜,可以起到制裁而未能达到的效果。也有专家认为,由于原油价格暴跌,可能有些企业支撑不住,希望特朗普政府出面干涉。但不管怎样就当前来说,原油价格过低,对俄罗斯、沙特、美国及所有产油国都不是好事,对于石油靠进口的国家却是大大利好的事情。

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减少与今年爆发的疫情有关,随着疫情被控制,经济也会迎来复苏,短暂的价格暴跌对美国页岩油的影响是有限的,美国可以通过减少产量、政策扶植、内部消化等方式渡过这段时间,对美国只是暂时性的挫败,不存在毁灭性的打击,虽然当今新能源蓬勃发展,但还一时半会还动摇不了原油产业的地位,美国的页岩油还是有市场的,再说,随着科研的投入,美国的页岩油还存在着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所以,这次石油战不会对美国未来的页岩气产生实质的影响。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世界能源市场供求格局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末端发生巨变:美俄沙特三国产能和产量均超过日产1000万桶,美国成为油气净出口国;沙特为首的OPEC作用相对降低;中国、印度等新崛起国家成为原油主要进口国。

美俄沙上演“三国演义”,美国后来居上,咄咄逼人

美国凭借美元地位和自身产油、消耗大国的多重优势,历来油价涨跌两头获利,只有在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中吃闪。

如今,它靠页岩气繁荣奠定能源大国地位,日产已进发至1300万桶量级,还有可观的天然气产量。凭借油气高产,美国向大西洋、太平洋彼岸国家大力推销,以此挤压俄罗斯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美国油气对沙特负面影响较小。

沙俄是利益组合而非战略联盟,要抗衡美国,必须有后者

俄罗斯原油主要供应欧洲、东亚和独联体国家,在美国主攻其前两类对手的背景下很恼火。

俄具备与美国页岩气较量的实力,但从另一角度看,它更愿与沙特为首的OPEC合作,以便稳产稳价各得其利。

相对于美国,沙俄都不是原油主要消费国,低价对后两国不利,所以OPEC+减产报价是正招,问题是减太多让美国得了便宜――扩大其市场份额。

沙特自恃成本低、储量大,想“豪橫”一下,其实以俄罗斯的体量并不怵它,问题是沙俄大幅增产结果“两败俱伤”,美国页岩气也没“好果子吃”

在新冠肺炎极大拉低市场需求的情形下,原油供过于求,结果就是价格崩盘,沙特、俄国收益都将大幅下滑,两国财政负担加重,经济社会面临困境。

至于美国,它的页岩油产业会在30美元/桶的市场形势下亏损乃至倒闭80%,好处是消费受益,拉低了原料成本与汽油价格,结果还是利大于弊。

沙特貌似有打价格战的资本,其实内外格局很微妙,中期看会与俄妥协,美国也乐见沙俄“和解”

沙特虽有海量原油储备,但其大手大脚耗费了很多,其当下国内环境、境外也门动武并不支持它再开辟“石油战线”。

其实美国能拿住沙特,眼下特朗普不急出手,看沙俄较劲的结果;普京自然不怵沙特,他在等待时机;沙特眼下可以“闹得欢”,将来的命运堪忧。

它不如低调好,自家几斤几两,能斗过俄罗斯还是美国?


ruixuezhaofeng


美国页岩油气成本大概在50美元一桶,俄罗斯和沙特原油成本远低于美国。而且美国企业为了搞页岩油气高举借债。油价大跌对于美国页岩油气企业是致命的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