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總工會開通心理諮詢熱線:用心撫慰“疫”常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不少人陷入焦慮。普通職工懷疑自己被感染,反覆測量體溫,整日擔憂不已;一線醫護不敢停下來休息,為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感到沮喪……

  關鍵時刻,陝西省總工會聯合大康心理開通的兩條戰“疫”心理諮詢熱線,為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受疫情影響的廣大職工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為廣大職工築起了牢固的心理防疫線。

陝西省總工會開通心理諮詢熱線:用心撫慰“疫”常

抓住細節,讓“焦慮”瞬間釋放

  2月4日,一位40歲的長慶油田女職工打進電話時崩潰大哭,自稱在野外工作已40多天,不能回家,父母和孩子分散在兩個城市,十分想念家人……31分鐘內,諮詢師龔賓細心傾聽,鼓勵其傾訴,尋找“癥結”。

  當得知該女職工有病史且停藥三天時,龔賓果斷提示情緒波動是否和停藥有關?求助的女職工馬上釋然,覺得非常有可能,按說她是比較適應獨自在外工作的,不應該如此崩潰。

  無獨有偶,2月8日,一位有心理疾病基礎的女職工打到熱線求助。求助者因為疫情因素誘發了心理疾病,每次回家都會緊張的消毒和洗澡。當天測體溫37.2,更是嚇壞了,覺得心慌、頭暈……

  45分鐘時間裡,諮詢師高藝詳細傾聽了她的基本情況後,幫她尋找“病因”,建議她不必過於焦慮,保證一定質量的睡眠即可。聽聞專業人士說“正常”,該女職工瞬間心情愉悅了許多。

  整個熱線開通期間,各種焦慮千奇百怪,但還有一種焦慮讓人感動。一28歲國企男職工連日來坐臥難安,備受折磨的他在2月6日傾訴了他的煩惱:疫情當前,自己身為黨員卻每天在家無所事事,希望能為“戰疫”出一份力,希望諮詢熱線給予幫助,想成為一名志願者。

  聽聞陳述,諮詢師張欣建議可以聯繫當地的社區,看能否成為志願者,並告訴他“只要心存公益,在哪都可以成為心中的‘志願者’!”“知道了,謝謝!”該職工一下子坦然了。

  打消顧慮,讓“恐懼”無處遁形

  不能正確判斷自身狀態,而“疑神疑鬼”帶來的心裡“恐懼”是許多職工當前的通病。

  40多歲的在外打工者南某2月11日情緒緊張地向熱線求助。

  原來,他1月22日回家時坐動車經過武漢,2月1日感冒,到縣醫院檢查血、尿沒問題,自行服用阿莫西林和蓮花清瘟膠囊後,胃又不太舒服。體溫最高37.5,而且妻子體溫也是如此,同時伴有咳嗽和氣喘。一家四口,倆人不舒服,這讓他十分擔心。

  “其妻子的症狀一年前就有過!”諮詢師李峰抓住關鍵信息,指出關鍵——這是一起對肺炎與流感、普通感冒分不清,不知如何應對的心理恐懼。

  “一般人面對疫情心理壓力普遍存在,通過你的醫學診斷確認你新冠感染的機率可能性較小。”李峰寬慰他:“從規律生活,從感興趣事情,幫助妻子做家務看護孩子等轉移注意力,儘量少閱讀疫情非官方信息,試著利用正念APP應對情緒和心理壓力。”

  科學引領,讓“不適”雲淡風輕

  一個月來,省總工會開通的這兩條戰“疫”熱線用科學的專業技術扛起了“孃家人”的責任,用溫暖的心讓每一位“軀體不適”“失眠障礙”的職工和會員最終都變得“雲淡風輕”。

  一位30歲的女性公務員因工作頻繁外出下基層,造成出門在外提心吊膽,回到家也不敢接觸孩子,已與丈夫關係緊張。她在電話裡稱,近些天經常感覺胸悶氣促,煩躁易怒並失眠。諮詢師張曉寧接線後,寬慰其在特殊時期多些特殊經歷人生才更精彩,讓她試著接納自己這些短暫的情緒,聽一些輕鬆的輕音樂看看,學會自我關懷,適當放鬆。

  相似的事情不斷在發生。2月13日,一位女醫護人員同樣因為職業原因而撥打了心理熱線。

  “近期心情嚴重不好,心裡急躁,下班不想接近孩子,睡眠也不太好。”該女醫護人員說“回想起醫院的事情,不敢看新聞,想著想著就哭,出一身汗,回到家裡也放鬆不下來。”

  整個21分鐘的交流中,諮詢師楊盼盼沒有太多建議,所做的就是耐心傾聽來電者的傾訴,適當的時候給以她共情,肯定目前她所付出的,給予她們精神支持……

  這段時期,針對求助者的應激情緒和現實焦慮,兩部熱線的8位心理諮詢師採取了一系列不同的心理調適方法,已為數百名職工和會員的“疫”常進行了心理撫慰。

  “心理援助熱線還在繼續,求助者的聲音還在耳旁縈繞,期盼電話這頭的聲音能夠溫暖更多職工的心靈,撫平他們的焦慮,點亮他們未知的前方。”陝西職工幫扶服務中心主任汪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