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衄病案一例:

患者,女,13岁,初二学生,从小经常鼻子出血,换季时易出现,来诊前一月余加重,与月经期无关,故除外逆经。有时2—3次出鼻血/日,需用凉水洗后才可止住,就诊前曾去西医处就诊,诊断为:鼻窦炎。来诊后,结合脉象,诊断为肺肝火旺,

在中医理论上: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则气机调畅,气血上下贯通。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循径上行,灼肺伤津,影响肺之宣肃,形成“肝火犯肺”(又称“木火刑金”)之证,出现咳嗽咽干,咳引胁痛,甚或咯血等。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灼伤肝肾之阴,使肝失调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同时,还可以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证。

鼻衄原因很多,:热邪迫血妄行、阴虚火旺、气虚不摄、阳虚不固,皆可致鼻妞。

该患病因为:热邪迫血妄行。肺开窍于鼻,气帅血行,气有余便是火,肺失肃降,气逆则血逆,故上出鼻窍而为衄。患者肝火有余,问大便时,自诉正常,待仔细询问大便次数、成形与否时才知道,所谓的正常,其实并不正常。大便有时1次/日,有时2-3次/日,不太成形,便次多的时候一周大概有2-3次,典型的肝木克脾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患者已出现脾虚症状,疏肝降肝火的同时,更需健脾。

治以:清肺,疏肝,健脾,理气治疗。初时予2付药,用药后即鼻妞止,效不更方,继以4付善后,至今未再发作。

中医治疗鼻衄病案一例:


中医治疗鼻衄病案一例:


中医治疗鼻衄病案一例:


中医治疗鼻衄病案一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