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軍武次位面】:彼得堡的肥天鵝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俄土數百年的恩怨

前段時間,俄羅斯與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前線爆發了猛烈的交火,目前已經有至少33名土耳其現役軍人死於俄羅斯戰機的轟炸,雖然在和平年代33名正規軍陣亡聽上去不少,但是如果和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曾經的血戰相比,這次的傷亡充其量只能算是“開胃小菜”。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這種場面放在之前的俄土戰爭當中

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那麼為什麼說此次交火事件充其量只算是“開胃小菜”呢?這還要從俄土之間複雜的恩怨糾葛開始說起,一般認為俄羅斯和土耳其歷史上發生過十次“俄土戰爭”但事實上,“十次”只是“掐頭去尾”的說法,他們之間爆發過整整十二次大戰。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俄土之間總是陷入血腥廝殺的原因及梳理一下俄土大戰的來龍去脈。

一、我,莫斯科,“第三羅馬!”

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攻陷,被譽為“千年帝國”的拜占庭正式滅亡。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後,

“第三羅馬”這個概念開始被廣泛使用。1547年伊凡三世的孫子伊凡雷帝登基後自稱“沙皇”,將“莫斯科公國”改名“沙皇俄國”。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我,莫斯科,羅馬!

伊凡三世和亡國的拜佔廷公主結婚,並把拜占庭的雙頭鷹添入國徽等一系列行動,已經顯示出了“莫斯科是第三羅馬的理論”。但正式提出這一理論的是東正教神父菲洛費伊,他在給沙皇瓦西里三世的信中闡述了這一理論。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歷史上的拜占庭帝國

他這樣寫道:“至高至貴的君主,基督教正教的沙皇,大公陛下……您將取代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地位,這是因為第一個羅馬因為信奉異端而垮臺,第二個羅馬——君士坦丁堡的教堂之門也被伊斯蘭教徒的戰斧所劈開。現在這裡是新的第三羅馬,

保持您的皇位以及神聖使徒的教會,使宇宙之內,普天之下,永遠照耀著正教信仰的陽光。”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羅馬帝國的滅亡被很多西方人

視作文明發展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

信中還說,“尊敬的沙皇啊!因為一切信仰基督教的王國將統一於您的王國,

您也將成為普天之下的基督教沙皇。尊敬的沙皇,請自尊自愛吧!全部基督教王國將統一於您。兩個羅馬已經垮掉了。第三個羅馬屹立著,而第四個羅馬永不會有。”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以莫斯科取代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全世界的基督教王國要統一在沙皇俄國治下,而沙皇將成為全體東正教徒的沙皇。因此,沙俄首先就要攻佔君士坦丁堡,從土耳其人手中“解放”東南歐。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一度控制了廣大的

歐洲土地,按照東正教的說法

沙皇有責任“解放”被異教徒統治的地區

根據基督教的理念,永恆的王國曾經與羅馬帝國相連。因為它曾經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拜占庭從羅馬帝國分離出來,被視為第二個羅馬,它所信奉的東正教被相對於西方的東方視為正宗的基督教。拜占庭滅亡後,莫斯科羅斯當仁不讓地接過它的衣缽,成為世界上唯一正宗宗教的載體,宣稱自己是第三個羅馬,也是最後一個羅馬,莫斯科應該肩負起上帝賦予的拯救全世界的神聖使命。這個學說之所以能夠引起如此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是因為它表達了俄羅斯人兩個最大的願望:成為上帝的選民和永恆的強大帝國。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俄羅斯的國徽,一個望向東方

一個望向西方

奪取黑海出海口,把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變為沙俄第三個都城以及爭奪巴爾幹,是沙皇俄國的重要目標。沙俄如果奪取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君士坦丁堡,就控制了聯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打開從黑海到地中海的通路,從南面形成對歐洲的包圍,取得爭奪歐洲霸權,進而爭奪世界霸權的優勢。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對俄羅斯而言,溫暖的出海口

一直是夢寐以求的東西

巴爾幹半島也是沙皇俄國和歐洲及土耳其列強激烈爭奪的地區。十八世紀後,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上的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沉重的封建剝削使帝國內的農民困苦不堪,進而導致巴爾幹地區的衰落。荒廢的土地佔可耕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十八世紀下半期,被壓迫的巴爾幹各族人民紛紛發動武裝起義反抗殘暴的統治。在人民起義和民族解放鬥爭的不斷打擊下,奧斯曼帝國成為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西亞病夫”。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日益衰落,列強開始了爭奪奧斯曼“遺產”和瓜分巴爾幹的鬥爭。英國打著維護奧斯曼帝國“完整”的旗號,企圖控制巴爾幹,以保障它在中近東的權益和海上霸主的地位。法國在中近東也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垂涎巴爾幹和兩海峽。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達達尼爾和博斯普魯斯這兩個海峽

是事關地區安全的重要節點

西邊的藍線是達達尼爾峽

東邊的藍線是博斯普魯斯峽

奧地利則不斷從西北面向巴爾幹的西部和多瑙河下游進行擴張。而眾列強當中屬沙俄的野心最大,因為巴爾幹地區的基督徒以東正教徒為主,而沙俄以東正教的正統和拜占庭繼承者自居,前者普遍將沙俄視為解放者,而沙俄也卻之不恭。以“救世主”為己任的沙俄認為有權從奧斯曼統治下解救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等基督徒,統治巴爾幹地區。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被這麼多列強覬覦,巴爾幹地區不想成為

“火藥桶”都困難,圖為地理意義上的巴爾幹半島

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和黑海北岸,地處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屬地巴爾幹之間,是沙俄入侵巴爾幹和通往黑海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克里米亞北面的彼列科普地峽把半島和大陸聯成一片,東面的刻赤海峽把黑海同亞速海隔開,地勢險要,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而黑海北岸是草原地帶,這裡分佈著頓河、第聶伯河、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便利。俄國南部的產品就從這裡經過黑海運往西歐各國。十七世紀末,隨著全俄市場的形成,俄國的農奴主和新興的資產階級,愈來愈要求吞併克里米亞和黑海北岸地區,為入侵巴爾幹,南下“收復”君士坦丁堡做好準備。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黑海地區的地圖

同時,奧斯曼帝國也不是什麼善茬,它原本是一個起源於中亞的小部落,經過數百年的經營已然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與沙俄一樣,它的絕大多數土地是侵略擴張所得。奧斯曼帝國一再支持阿斯特拉罕、克里米亞韃靼人對抗沙俄,企圖把這些地方納為己有。後來,在泛斯拉夫主義的啟發下,沙俄的韃靼人依樣畫葫蘆地發明了“泛突厥主義”,“圖蘭帝國”的版圖幾乎將亞洲草原帶囊括其中,其野心與沙俄實在是棋逢對手。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圖蘭帝國的野心

二、歷次血戰

阿斯特拉罕遠征(1568至1570年)是奧斯曼帝國與沙皇俄國的第一次戰爭。1556年,沙俄帝國的伊凡雷帝征服了阿斯特拉罕汗國,並在陡峭的山上建了一個新堡壘。1568年,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索庫魯·穆罕默德·帕夏建議蘇丹塞利姆二世在伏爾加河與頓河之間掘一條運河,去支援他們的突厥親戚——韃靼人。1569年夏天,兩萬名土耳其士兵和五萬名韃靼人進攻阿斯特拉罕,把俄國守軍包圍在堡壘中。同時,一支土耳其艦隊也陳兵亞速海,對俄羅斯進行海上封鎖。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當年的阿斯特拉罕汗國的位置

現在是俄羅斯的一個州

但是,堡壘中的俄軍多次擊退他們的進攻,兩年後的冬天,這些土耳其人不得不撤退,路上許多人凍死在草原上,或者在途徑高加索時被切爾克斯人殺死(當時,土耳其人得不到高加索山民的支持,因為伊凡雷帝在此之前已經征服了山地部落,並且迎娶了切爾克斯酋長的女兒作為第二任皇后)。回到國內的土耳其軍隊十成只剩下三成,武裝干涉的計劃不了了之。1570年,俄國大使前往君士坦丁堡,與奧斯曼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奧斯曼帝國的這次遠征可以說是俄土之間的第一次較量,但它是前文所說“掐頭去尾”的那個“頭”,現在所說的“俄土十次戰爭”還要從百餘年之後算起。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伊凡雷帝,即伊凡四世

1676年至1681年之間的俄土戰爭也稱“第一次俄土戰爭”,是沙皇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第一次重要交鋒,雙方為爭奪第聶伯河下游地區而大打出手。先是在1672年到1676年之間,波蘭被土耳其人入侵,喪失在烏克蘭的大片土地。早已將烏克蘭視為待統一目標的沙俄,不願意此地被土耳其染指,於是在1676年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持續5年,土耳其慘敗,雙方於1681年簽署和約,奧斯曼帝國承認沙皇俄國對第涅伯河左岸地區的統治。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雖然現在波蘭和土耳其隔得很遠了

但是當時波蘭也是個大國

第二次俄土戰爭發生在1686年至1700年間。1683年,奧斯曼帝國聯合一部分匈牙利封建主對奧地利帝國發動戰爭。1683年7月,土耳其軍隊兵臨維也納城下,但是並未攻下城池,兩個月后土軍被奧地利與波蘭聯軍擊退。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結成反奧斯曼帝國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入同盟。同年,奧地利發起反擊,“神聖同盟”聯軍連連擊敗土耳其軍隊,土耳其喪失了大片控制區,1700年俄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和約,俄國獲得亞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個出海口。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亞速要塞的位置

第三次俄土戰爭又稱“普魯特河戰役”。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1711年7月,俄土簽訂和約,亞速要塞重歸土耳其。第四次俄土戰爭,俄國陸軍雖然連連取勝,但是由於瘟疫和北方瑞典的威脅,俄軍基本上無功而返,1739年,俄羅斯與土耳其簽訂和約結束戰爭。1768-1774年,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通過此戰,俄羅斯將南烏克蘭、北高加索地區和克里米亞盡數收入囊中。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2014年,普京出兵克里米亞半島

從烏克蘭手中強佔了這一地區,再一次引發國際危機

第六次俄土戰爭(1787——1792)以土耳其戰敗而告終,摩爾多瓦以西的廣闊領土併入俄國版圖。正是在這場戰爭當中,俄羅斯名將蘇沃洛夫展現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他帶領俄軍橫掃巴爾幹,甚至一度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

第七次俄土戰爭是在拿破崙戰爭的背景下爆發的。1806年,俄國在奧斯特里茨會戰中被法國皇帝拿破崙率領的法軍擊敗,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認為這是個收復失地的大好時機。於是在法國的支持下,他廢黜多瑙河公國的親俄派王公。與此同時,法蘭西帝國派兵進駐達爾馬提亞,隨時可以挺進多瑙河公國。為防範法軍,俄軍四萬人進入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奧斯曼蘇丹遂封鎖土耳其海峽,並正式對俄國宣戰。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在奧斯特里茨會戰當中,拿破崙

以劣勢法軍取得了對奧地利和俄國聯軍的決定性勝利

在這次戰爭當中,俄羅斯名將庫圖佐夫在戰場上打出了自己的赫赫軍威。1807年6月,俄土開戰,起初俄軍大勝,但在打進巴爾幹半島之後,俄軍和土軍打成膠著,俄軍損失慘重,由於當時俄法關係日益惡化,拿破崙的入侵只是時間問題,面對困局,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於1811年啟用庫圖佐夫擔任俄軍總司令。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先是率軍北撤,引誘土軍追擊,驕傲輕敵的土軍迅速跟進,1811年6月22日土軍在魯塞附近被俄軍反擊大敗,擊敗土軍之後,庫圖佐夫故技重施,再次率軍撤退,土軍又一次上當追擊,1811年11月2日、一支俄羅斯騎兵分隊秘密渡過多瑙河,對東岸土軍發動出其不意的進攻,殺敵9千人,俘虜餘下所有土軍及其所有補給。俄軍僅損失25名騎兵和9名哥薩克人。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多瑙河的流域圖

隨後,俄羅斯全力出擊,迅速包圍了多瑙河左岸的土軍主力,迫使土耳其蘇丹和談。1812年5月28日,俄羅斯與土耳其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奧斯曼帝國將摩爾達維亞的東半部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勢力延伸到多瑙河下游,並獲得了一條經濟、外交和軍事上都十分有利的新國界。13天之後,拿破崙入侵俄羅斯,“1812年俄法戰爭”爆發,俄羅斯成功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困境。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在俄羅斯,一代雄主拿破崙徹底夢碎

第八次俄土戰爭(1828年-1829年)爆發的背景是希臘人掀起了反抗土耳其統治的希臘獨立戰爭,俄國和法國紛紛支持希臘。在1827年的納瓦里諾海戰裡,英法俄聯軍全殲土耳其海軍。為報復俄羅斯對希臘的支持,土耳其蘇丹馬哈茂德二世撕毀和約,扣押俄國船隻,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俄國隨即對土宣戰,之後俄軍再次挺進巴爾幹,在高加索戰線上也大舉進攻。1829年9月,俄土雙方簽訂和約,土耳其向俄國割讓黑海沿岸全部土地,多瑙河三角洲和外高加索的部分土地,允許巴爾幹的塞爾維亞人自治。1832年,土耳其被迫承認希臘獨立。

第九次俄土戰爭(1853-1856)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作戰的一方是俄羅斯帝國,另一方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法國和英國(在上一次戰爭中還幫助俄國痛擊土耳其的英法,在這次戰爭當中站在了土耳其一方),後來撒丁王國也加入後者。

戰爭初期,俄軍佔有優勢,然而在英法聯軍介入後,俄軍就開始吃敗仗了,自此俄羅斯與西歐之間掀去了同為基督徒的溫情脈脈的面紗,走向全面對抗。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之後,雖然土耳其依靠英法打贏了俄國人,但卻因與西方列強進行了更多的利益交換,而淪為了其經濟殖民地,百業凋敝,財政系統趨於崩潰。為了維持統治,奧斯曼政府對百姓課以重稅。1875年,黑塞哥維那地區的基督徒掀起了反抗蘇丹暴政的抗稅起義,這次起義迅速蔓延至波斯尼亞及保加利亞境內。奧斯曼土耳其派出軍隊血腥鎮壓起義,僅在鎮壓保加利亞起義期間,土耳其軍隊就屠殺了3萬平民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土耳其軍隊的暴虐在近代以來的

多次戰爭當中表露無疑

土軍的暴行引起了歐洲基督教國家的強烈憤慨,只有英國繼續執行親土政策,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在《每日新聞》上發表文章稱關於土軍暴行的報道是謠言,這在歐洲引起了公眾的憤怒,查爾斯·達爾文、奧斯卡·王爾德、維克多·雨果和朱塞佩·加里波第均發表講話支持保加利亞人。

第十次俄土戰爭正是在保加利亞人民自發反抗土耳其暴政的背景下發生的,1877年4月24日俄羅斯對土耳其宣戰。因為是替保加利亞人民“討伐不義”算是“師出有名”所以沙皇希望可以一雪克里米亞戰爭的前恥,戰爭爆發後,俄軍節節勝利,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逼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該條約規定土耳其讓保加利亞獨立,並向俄國賠款2.1億盧布。由於這會令俄國在歐洲的勢力坐大,歐洲列強紛紛表示反對。最後以1878年的《柏林條約》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保加利亞改為土耳其的保護國,土耳其的賠款減免1000萬盧布。

經此一戰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脫離了土耳其的直接統治,獲得相對獨立地位,這兩個國家均視這次獨立為第二次建國。“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也搖搖欲墜,大廈將傾,為了償還戰爭賠款,也為了維持大帝國的空架子,奧斯曼帝國變本加厲的剝削百姓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越臨近滅亡,就越是瘋狂

這句話形容奧斯曼帝國再適合不過了

在1895年至1896年間,為鎮壓東部的起義,奧斯曼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令屠殺了30萬亞美尼亞人和5.5萬亞述人。20世紀初,青年土耳其黨崛起,奧斯曼帝國的少數民族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期待得到應許的自由。但是,事與願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執政的青年土耳其黨對亞述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進行了更加慘無人道的系統性屠殺,而屠殺的原因是青年土耳其黨人計劃建立一個純屬於突厥人的國家和防止這些人成為俄國內應。

實際上的第十二次俄土戰爭(前文“掐頭去尾”中的“尾”)就是俄羅斯與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衝突,1914年12月至1915年1月,俄軍與土軍爭奪高加索地區,土軍遭到慘敗。(如果將土耳其干涉俄國內戰也算為戰爭的話,那麼兩國實際上就是十三次戰爭)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恩維爾帕夏,在土耳其他是民族英雄

土耳其戰爭部長恩維爾帕夏以亞美尼亞人串通俄國為藉口,進行慘無人道的亞美尼亞大屠殺,在1915到1920年之間,150萬亞美尼亞人因飢餓、缺水、暴曬、盜賊掠奪而死亡這使恩維爾帕夏與土耳其軍隊在文明世界聲名狼籍。

至今為止,土耳其政府依然否認進行過此種暴行,這也是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兩國至今不建外交關係的原因。在屠殺亞美尼亞人的同時,土軍還迫害屠殺基督徒與伊拉克的亞述人,欠下了累累血債。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亞美尼亞大屠殺,無可辯駁的反人類暴行

一戰結束後,恩維爾帕夏被控戰爭罪,在缺席狀態中被判死刑,1921年他流竄到了中亞,加入到當地的反蘇組織裡。1922年8月4日,在塔吉克斯坦的查干村,他在與蘇俄紅軍的戰鬥中被打死。這支紅軍的指揮員梅爾庫莫夫是一名亞美尼亞人,當得知恩維爾帕夏流竄到此地後,就一直追捕他,最終親手為數百萬死難的亞美尼亞同胞報了仇。

1918年3月3日,俄國和土耳其簽訂《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兩國停戰,蘇俄與土耳其建交。最初,兩國的關係幾乎是俄土兩國有史以來最友好的,莫斯科為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提供了大量政治和經濟援助,並將沙俄佔領的許多領土移交給了土耳其。1932年,蘇聯向土耳其提供了800萬美元貸款,並協助土耳其建立了兩個紡織廠,幫助其工業化。但是,由於土耳其當局擔心共產主義的蔓延,甚至取締了土耳其共產黨,雙邊關係很快變得緊張起來。冷戰中土耳其加入了北約。

炸死土耳其33名士兵只算“開胃小菜”,一文了解俄土歷史上的血戰

▲古巴導彈危機中的一個密約就是

美軍撤出在土耳其部署的針對蘇聯的導彈

不過即便如此,蘇聯還是向土耳其提供低息貸款,1958年蘇聯還協助土耳其建立了一家玻璃廠,使土耳其從玻璃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1972年,蘇聯協助土耳其建立了鋼鐵廠。

長期以來,蘇聯向土耳其提供低息貸款來幫助它實現工業現代化,一方面因為蘇聯對土耳其並沒有領土訴求,也沒有宗教敵對的意圖(畢竟紅色蘇聯不信宗教那一套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蘇聯希望幫助土耳其實現工業化,以使其對西方列強的經濟政治依賴沒那麼強,從而減弱其被迫成為北約“馬前卒”的可能,以削弱其對蘇聯自己的潛在威脅(在蘇聯鼎盛期,即使是工業化的土耳其也不足為俱,需要防止的是它作為北約先鋒炮灰來牽扯自己的精力)。

以上基本就是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延續數百年的恩怨了,如今圍繞敘利亞,這對宿命中的敵人將走向何處?值得所有利益相關方高度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