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棉花什麼時間下底肥好?

用戶5457176908208


  • 種棉花什麼時間下底肥好?

棉花是一年生農業經濟作物,在全國淮黃海區域和沿江區域都有種植。現在農民種棉花都是雜交種,增產潛力大,如果科學施肥管理,畝產籽棉可達600斤以上。

棉花分為春棉和夏棉。

春棉四月上旬營養缽拱棚育苗,苗齡一個月左右就可移栽,直播可在四月下旬,而夏棉在五月初移栽播種。

棉花在移栽直播時就要施用底肥,畝用三元素氮磷鉀複合肥50斤,移栽時打穴施入底肥,種植時首先打穴施肥,點播棉種肥和種要隔離,以防複合肥燒苗。在八十年代農民種棉普遍直播,現在農民植棉都是營養缽育苗,直播的少了,因為營缽育苗比直播產量高。

種棉花除了施足底肥外,花玲期還要追肥,追肥可選用速效氮肥尿素和氯化鉀,畝追施50斤到80斤。棉花花玲期開花結玲棉桃膨大吐絮需肥量大,多施鉀肥才能使棉花獲得高產。生育期氯化鉀施用量,每畝需要40到50斤,才能滿足棉花生長要求。

棉花立秋後打頂還要施蓋頂肥,可趁天下雨畝施尿素20到30斤,如遇乾旱抗旱時畝點施尿素尿素30斤到50斤左右,可點入棉花根部,也可以撒入棉花廂子上,秋天棉花滿田是根,土地潮溼棉花就能及時吸收肥效,這樣棉花秋挑蓋頂產量高。

要想棉花獲得高產,秋後還要噴施葉面肥,可選用磷酸二氫鉀、黃腐酸、蕓薹素內脂葉面肥。每七到十天一次,連噴二到三次,能迅速讓棉玲增大,有利於棉花增加產量。

種棉花除了施足底肥、還要在花玲期追肥、立秋後施蓋頂肥、葉面噴肥,只有四肥充足,棉花才能獲得高產。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種植棉花什麼時間下地肥。

我是北方地區,山東省菏澤人,我們那邊種植棉花,是小麥地裡中間的攏裡種植,小麥攏有的就出來空隙一米寬左右,這樣的是用來種植春棉花,我們底肥就是雞糞豬糞,人糞牛糞,就是用拖拉機,拉到地邊上,曬幾天,在把這些糞撒到留出種棉花攏中間,撒均勻,在撒一些化肥尿素,一米多寬不能用拖拉機璇地,空隙太小,會把麥子砸到,就用牛或人工耕地,把糞和肥料翻下去,這樣低肥越厚,長出苗就越粗越壯。

地鬆土後,就把棉花籽用水泡一夜,第二天去地裡種植,春棉花是三月低,刨坑丟種,每個坑裡丟2個或3個種子,在用土埋平,種子種完後,用地膜蓋一層,兩邊用土壓住,防止起風颳起,中間也得用土壓一下,十五天左右就看到棉花發芽了,用鐵絲鉤子把幼苗出扣一個洞,幼苗漏出兩片內葉子。

等著五月底麥子收完以後,棉花苗長到十五公分或二十公分左右,天氣熱了,就把地膜抽出去,給棉花苗澆水,鬆土後,看看棉花葉子是否發黃,葉子發黃還得撒化肥,在攏中間施肥,離根部十公分左右,不要離得近,把根部燒壞。

等到開花結果,接棉桃時,在大量施肥,這是接棉桃大小有關係,好比人吃飯,平時吃半飽,從來沒吃飽過,導致人瘦沒力氣沒營養,種棉花也是,一定要捨得投資,平時一袋化肥,這關鍵時刻就得一袋半。

八月十五收穫棉花時就明顯看到誰家棉花好壞,低肥用的夠不夠足。

每畝棉花是1000斤之內,也是最好的,棉花市面收是3元至5元之內,棉花彈成棉絮就價格高了,做棉被棉襖,紡織廠用的原材料,大概5元至10元之內,我們的衣服都是棉花防止成棉線,織成布,染成各種各樣顏色,面料分很多等。

現在年輕人沒有在家種地的,太累,收入太低,都是年齡大的,在家裡照顧孩子,種植,一年弄的零花錢過日子。


大欣小欣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是棉花高產的物質基礎,科學施肥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滿足棉花高產的需要。

對多數北方棉田而言,應本著採用“高鉀、低磷、中氮”的施肥原則,例如,每畝施加25公斤氮磷肥複合肥、12.5公斤鉀肥(底肥)、15公斤尿素(追肥)追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施加的底肥一定要翻入土中,且深度不能太淺,以減少損失,充分發揮肥效。

棉花底肥的施加時間:

1、翻耕前

棉田翻耕前,將底肥撒在地表,和農家肥一起翻入田中。這種底肥施加方式的優點:底肥施得深、施得勻,肥效損失少,容易被棉根吸充分吸收利用。

2、旋耕前

如果不進行棉田耕翻,而採用旋耕,同樣可以在旋耕前將底肥料撒在地表,但旋耕深度儘量達到15釐米左右。這種底肥施加方式的缺點:上層乾土中殘留部分肥料,肥效損失較大,特別是當採用淺旋方式時。

3、播種前

播種前,規劃好棉花植株行距和行數,並做好標記,然後將底肥施在預留的兩行棉花中間,深度通常在10釐米以上。這種底肥施加方式的優點:底肥施得深、肥效損失少。

4、播種時

棉花播種時同時施加底肥,在播種機上安裝施肥器,和播種同時進行,底肥同樣施加在兩行棉花中間,施肥深度8-10釐米。這種底肥施加方式的優點:省時省工、底肥集中、肥效損失少、幼苗利用快。

無論翻耕前或旋耕施肥,都可進行耕旋後澆水造墒,每畝棉田灌水量控制在60-80方,水深9-12釐米。此時,底肥不會隨水滲入地下,而保存在1米以上的土層中,既能保證肥效又能被棉花根系充分吸收利用。


老家在農村


肥料是棉花高產的物質基礎,按需施肥是棉花施肥的最高原則,不同棉田的施肥應該是不同的。有條件的應進行測土施肥,根據土壤速效養分含量和棉花高產需要,確定施什麼肥料和施肥量。但目前多數地區做不到這一點,筆者在最近下鄉期間瞭解到:一般是畝施50公斤“三個15%”的複合肥,這是極不合理的,既增加了成本,又滿足不了棉花高產需要,應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進。

就北方多數棉田而言,應增加鉀肥用量,減少磷肥用量,氮肥則主要用於追肥;或者施用“高鉀、低磷、中氮”的配方肥。如果已準備好了氮磷肥等量複合肥,每畝用量不宜超過25公斤,再增加12.5公斤鉀肥做底肥;另備15公斤尿素做追肥,這就較為合理了。且施用底肥時一定要翻入土中,越深越好,儘量使之減少損失,充分發揮肥效。




小喬戲水


棉花種植中,棉花底肥的施用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來施棉花的底肥呢?

1、冬春未整地的棉田,可將化肥均勻撒於地表,而後進行耕翻。春耕深度為18~20釐米,可將絕大部分肥料翻入土中,然後進行洇地造墒。這樣肥料施得深,保存時間長,損失少。在畝灌水量60~80立方的情況下,肥料不會隨水滲入地下水中造成流失。絕大多數養分仍保存在1米深的土層內,供棉根吸收利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肥料施得深、施得勻,土壤踏實,貯墒足。但土壤灌水量較大,水資源差的地區洇地不便。

 2、棉花施底肥先洇地造墒,撒施化肥後進行春耕。這適合水資源短缺、澆水不便的地區,注意耕地後一定耙磨踏實,否則土壤松塇,對出苗不利;缺點是對土質差的土壤不利於耕後保墒;如果施肥後採用旋耕,儘量加深到13~15釐米,然後耙磨踏實。

3、播棉前,先用小麥播種機將肥料均勻播於土中。要儘量深施,再將地磨壓平整,隔兩三天後再播棉花。優點是全部將肥料施於土中,且較勻;缺點是施肥深度有限。

4、播種施肥同步進行。在播種機上安裝施肥裝置,與播種裝置前後錯開,在播種同時將肥料施在兩行棉花中間,肥料深施,棉種淺播;由於施肥時種子尚未發芽,可視為底肥;這是當前較好的施底肥方法。

 5、播種後立即在大行間深施肥。同樣可視為底肥。由於肥料投入佔棉田投入的比重較大,而肥效的發揮又關係到棉花產量豐欠;所以講求施肥方法是關乎棉花節本增效的大問題。對棉花施底肥的要求是越深越好,因為棉花根系入土深,而且土壤越往下層,含速效養分越少。所以,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施肥方法,才能確保莊稼所需的營養。


師孃曾經心痛


肥料是棉花高產的物質基礎,按需施肥是棉花施肥的最高原則,不同棉田的施肥應該是不同的。有條件的應進行測土施肥,根據土壤速效養分含量和棉花高產需要,確定施什麼肥料和施肥量。但目前多數地區做不到這一點,筆者在最近下鄉期間瞭解到:一般是畝施50公斤“三個15%”的複合肥,這是極不合理的,既增加了成本,又滿足不了棉花高產需要,應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進。

就北方多數棉田而言,應增加鉀肥用量,減少磷肥用量,氮肥則主要用於追肥;或者施用“高鉀、低磷、中氮”的配方肥。如果已準備好了氮磷肥等量複合肥,每畝用量不宜超過25公斤,再增加12.5公斤鉀肥做底肥;另備15公斤尿素做追肥,這就較為合理了。且施用底肥時一定要翻入土中,越深越好,儘量使之減少損失,充分發揮肥效。

當前大部分棉田都未耕耙整地,筆者認為施好底肥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耕翻前撒施 當前有的棉農正往棉田運送農家肥,可將底施用的化肥在耕翻前撒在地表,和農家肥一齊翻入地中。好處是施得深、施得勻,養分損失少,可被分佈在各處的棉根吸收利用。

二、播種時機施 在播種機上安裝施肥器,和播種同時進行,前邊播肥,施在兩行棉花中間,深施8~10釐米,後邊下種。好處是作業省工,肥料集中,養分損失少,幼苗利用快。因為肥施在種子發芽前,所以仍可視為底肥。國欣種業8萬畝繁種農場多是這樣施用。

三、播種前行間深施 播種前設計好行距和行數,插上標記,先將一行肥料施在預留的兩行棉花中間,深施10釐米以上,然後再進行播種,好處是肥料施得深、損失少。

四、旋耕前撒施 如果不耕翻而採用旋耕,也可在旋耕前將肥料撒在地表,但要儘量旋耕深達15釐米左右。這樣施肥的缺點是上層乾土中也有部分肥料,養分有損失。最忌施肥後淺旋,使大部肥料留在土壤上層,養分損失太大。

無論耕地前或旋地前施肥,都可進行耕旋後澆水造墒。按畝灌水量60~80立方米計算,水深為9~12釐米,肥料會保存在1米深的土層內,可供棉花根系吸收利用。





農村裡生活趣事


這個問題我回答下:

農業種植中,棉花底肥的施用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來施棉花的底肥呢?

  1、冬春未整地的棉田,可將化肥均勻撒於地表,而後進行耕翻。春耕深度為18~20釐米,可將絕大部分肥料翻入土中,然後進行洇地造墒。這樣肥料施得深,保存時間長,損失少。在畝灌水量60~80立方的情況下,肥料不會隨水滲入地下水中造成流失。絕大多數養分仍保存在1米深的土層內,供棉根吸收利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肥料施得深、施得勻,土壤踏實,貯墒足。但土壤灌水量較大,水資源差的地區洇地不便。

  2、棉花施底肥先洇地造墒,撒施化肥後進行春耕。這適合水資源短缺、澆水不便的地區,注意耕地後一定耙磨踏實,否則土壤松塇,對出苗不利;缺點是對土質差的土壤不利於耕後保墒;如果施肥後採用旋耕,儘量加深到13~15釐米,然後耙磨踏實。

  3、播棉前,先用小麥播種機將肥料均勻播於土中。要儘量深施,再將地磨壓平整,隔兩三天後再播棉花。優點是全部將肥料施於土中,且較勻;缺點是施肥深度有限。

  4、播種施肥同步進行。在播種機上安裝施肥裝置,與播種裝置前後錯開,在播種同時將肥料施在兩行棉花中間,肥料深施,棉種淺播;由於施肥時種子尚未發芽,可視為底肥;這是當前較好的施底肥方法。

  5、播種後立即在大行間深施肥。同樣可視為底肥。由於肥料投入佔棉田投入的比重較大,而肥效的發揮又關係到棉花產量豐欠;所以講求施肥方法是關乎棉花節本增效的大問題。對棉花施底肥的要求是越深越好,因為棉花根系入土深,而且土壤越往下層,含速效養分越少。所以,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施肥方法,才能確保莊稼所需的營養。

祝你的棉花大貨豐收[呲牙]


樸居主人回鄉記


肥料是棉花高產的物質基礎,按需施肥是棉花施肥的最高原則,不同棉田的施肥應該是不同的。有條件的應進行測土施肥,根據土壤速效養分含量和棉花高產需要,確定施什麼肥料和施肥量。但目前多數地區做不到這一點,筆者在最近下鄉期間瞭解到:一般是畝施50公斤“三個15%”的複合肥,這是極不合理的,既增加了成本,又滿足不了棉花高產需要,應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進。

就北方多數棉田而言,應增加鉀肥用量,減少磷肥用量,氮肥則主要用於追肥;或者施用“高鉀、低磷、中氮”的配方肥。如果已準備好了氮磷肥等量複合肥,每畝用量不宜超過25公斤,再增加12.5公斤鉀肥做底肥;另備15公斤尿素做追肥,這就較為合理了。且施用底肥時一定要翻入土中,越深越好,儘量使之減少損失,充分發揮肥效。

當前大部分棉田都未耕耙整地,筆者認為施好底肥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耕翻前撒施 當前有的棉農正往棉田運送農家肥,可將底施用的化肥在耕翻前撒在地表,和農家肥一齊翻入地中。好處是施得深、施得勻,養分損失少,可被分佈在各處的棉根吸收利用。

二、播種時機施 在播種機上安裝施肥器,和播種同時進行,前邊播肥,施在兩行棉花中間,深施8~10釐米,後邊下種。好處是作業省工,肥料集中,養分損失少,幼苗利用快。因為肥施在種子發芽前,所以仍可視為底肥。國欣種業8萬畝繁種農場多是這樣施用。

三、播種前行間深施 播種前設計好行距和行數,插上標記,先將一行肥料施在預留的兩行棉花中間,深施10釐米以上,然後再進行播種,好處是肥料施得深、損失少。

四、旋耕前撒施 如果不耕翻而採用旋耕,也可在旋耕前將肥料撒在地表,但要儘量旋耕深達15釐米左右。這樣施肥的缺點是上層乾土中也有部分肥料,養分有損失。最忌施肥後淺旋,使大部肥料留在土壤上層,養分損失太大。

無論耕地前或旋地前施肥,都可進行耕旋後澆水造墒。按畝灌水量60~80立方米計算,水深為9~12釐米,肥料會保存在1米深的土層內,可供棉花根系吸收利用。


扎西德勒562


棉花屬一年生農作物,一年生農作物種收在當年完成。棉花種植在我國以北方種植為主,尤以新疆種植面積最大。在北方,每種一年生農作物基本都是春種秋收的模式。在春種前整地是必須的工序,每種春種秋收的農作物都是結合播種前的整地耕翻而施用底肥的。這是施底肥的最佳時間也是最好的方式。結合耕翻整地可以直接把肥料施於土中,既有利於作物吸收又減少肥料養份的流失。到目前為止,當年生農作物的施肥大多數地方大多數人都是這種施用底肥的方式。


老百姓寧


對棉花施肥主要是在棉花生長特別旺盛的階段,在成長中期施肥效果遠遠比生長後期施肥要明顯,所以具體收費時間在每年的6月底到7月中旬。


對棉花追肥,主要是洪澇災害發生之後,根系生長特別困難的土壤,這種土壤底肥缺失,這次施肥營養沒有那麼的效果。我們採用追肥,遭遇蟲病災害之後的地區,我們儘快通過施肥恢復這一部分地區棉花的產量。


追肥時候,避免中午太陽光熾熱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在陰天或者每天的早上以及晚上,這個時候太陽光不會那麼的熱,肥料蒸發時候不會造成太多的影響。在風速過大的天氣我們儘量不要施肥,這個時候肥料全部都被風吹走,如果在追肥之後三個小時內下了一場大雨了,過兩天我們繼續補充一次肥料。


通過葉面肥,追肥主要通過噴灑在頁面的背部,噴灑程度在葉面滴水為止,噴灑不要一邊多一邊少做到均勻,對於棉花生長提供更多均衡的營養。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儘可能的通過營養型追肥以及農藥搭配一起使用,在棉花混中過程中不要加入太多的植物,實際操作過程中,追肥我們要單一的使用,不要今天噴這個明天再接著用另一個,搭配使用效果並不明顯,噴多了還會影響彼此的作用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