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上下守望相助、心手相連,匯聚成一條愛的江河,一首愛的讚歌。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是醫生、護士,是妻子、母親,是軍嫂、同志,她們還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國防大學家屬!她們捨生忘死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小”家的別離傷感,換取“大”家的安康幸福。今天,讓我們走進她們的感人故事——


張琪:胡泊心中的白蓮

◆ ◆ ◆ ◆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張琪(右一)與同事查看護目鏡

有人把醫護人員比喻為白衣天使,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講師胡泊把自己的妻子——聯勤保障部隊某醫院藥師張琪看作一朵白蓮。

“白蓮不僅滌盪汙垢,而且很美,和我老婆一樣。”胡泊笑著解釋說。

這朵他心中最美的白蓮,作為軍隊第三批支援人員,2月11號趕赴武漢某醫院一線戰”疫“,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

從那一天開始,胡泊每天打開手機首先瀏覽武漢疫情,一串串不斷變化的數字揪著他的心。他總想給妻子打電話,但又會制止自己。

“老婆忙得不可開交,我給她打電話是添亂。”胡泊說,“每天等著她打來電話,不為別的,聽到聲兒就知道她平安!”

說起對妻子的印象,胡泊曾經最認可的是溫柔、賢惠,對生活、對工作充滿熱情。

疫情爆發後,看到那麼多醫護人員在一線捨生忘死地戰鬥,張琪很激動,求戰慾望很高,一聽到抽調自己支援武漢二話不說馬上行動。胡泊回憶說,“平時沒看出來,關鍵時刻她還真能頂上去,對得起身上的軍裝!”

在武漢工作的醫院,張琪的工作頭緒很多,既是本單位的聯絡員,又在藥房管理藥劑。因為人手少,她還需要支援消毒工作,每天和同事們一起二次消毒上千個護目鏡。比平時高几倍的工作量讓她忙得,像個不知疲倦的陀螺。

和一線救護人員一樣,張琪為了節省防護服,曾經需要12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眠不上廁所。為了體驗妻子的辛苦,胡泊曾做了一個試驗,自己不吃不喝12個小時,餓得有些心慌,但還能頂過去。不上廁所,他堅持了7個小時就扛不住了。一想到這個“磨鍊”,胡泊就心疼得厲害。

“原來感覺妻子是個安安穩穩的醫護兵。”胡泊說,“這次戰疫,讓我對她的戰鬥力刮目相看!”

在胡泊看來,家中最可敬的是妻子,最心疼的是被張琪“拋棄”的孩子胡競文。因為從小到大,孩子還從來沒有和母親分開過這麼多天,這讓孩子很受煎熬。

孩子和母親張琪唯一的聯繫就是每天深夜的視頻或電話。每次連線,孩子都會很高興地說幾句。如果張琪下班太晚,孩子也會給張琪發一段語音或錄一段視頻,給媽媽送上一段祝福,或者給媽媽鼓勁加油。胡泊說,孩子怕錯過媽媽的信息,每天都是摟著手機睡覺。

胡競文很喜歡做手工,陸陸續續聽說武漢缺少物資藥品的事後,他自己用玩具做了很多小飛機,說是要送給媽媽運東西。他還畫了很多戰疫的繪畫,裡面全國各地的物質馳援武漢,穿著白大褂的媽媽身上寫著兩個字——必勝!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張琪兒子胡競文的繪畫

因為戰疫艱險,他對妻子充滿深深的牽掛。

妻子出征前,胡泊囑咐說:“武漢的‘天使’很多,你是我唯一的‘白蓮’,希望你在武漢綻放,也要回來在家裡盛開。”


孔娜:隨時準備再戰

◆ ◆ ◆ ◆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孔娜(左一)與家人合照

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教員肖文凱的愛人是第一醫院腫瘤科醫生。

他清楚記得,一個多月前愛人孔娜與自己的對話。

“1月21日,我放寒假回去第3天,她就與我談論支援一線的事。”“她讓我做好思想準備,如果需要,她將主動報名參加。”

1月24日(大年三十),孔娜向科室報名支援抗疫一線,第二天便被分配到呼吸與危重病房三病區,參與發熱患者的接診和救治工作。

作為愛人,他支持妻子的決定。支援到一線的那段時間,是武漢疫情上升的高峰期,每天每位醫生接診至少5位患者,輕症、重症都有。值班期間,孔娜要隨時做好為患者進行高流量吸氧或無創呼吸機吸氧等操作,要隨時根據患者指標變化做調整,只有指標穩定了,才能放心。

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救治患者,孔娜進入隔離病房前基本不喝水,嘴唇總是乾裂的。防護服不透氣,脫下的時候渾身都溼透了。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孔娜(右一)與同事的合照

特殊時期,孔娜回不了家,只能入住醫院附近指定的酒店。

“家裡人跟她視頻時,看著她疲憊的神情和臉上的壓痕,都很心疼。她反而安慰我們:‘心中有信念就不累,科學防控就不怕。’”肖文凱說。

孔娜的孩子不滿5歲,一次跟孩子視頻,女兒舉起小小的五星紅旗,高喊“媽媽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趕跑病菌,為你點贊”。雖然童音稚嫩,但孔娜覺得無比自豪,“

我要當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要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居住的城市,愛我們的國家,通過自己的力量守護她。

近期,孔娜下了一線,處於休整待命狀態。“如果醫院有需要,我隨時準備再戰!”聽完愛人的話,肖文凱表示:“感覺現在你是軍人,我變成軍屬了。”


史孟婧:與病毒打響一次次戰鬥

◆ ◆ ◆ ◆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史孟婧在查看一天的工作

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除了奮戰在救治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外,還有很多同處戰場的人,大學政治工作部幹事陳巔的妻子史孟婧就是其中一員。2月20日,中央電視臺《軍事紀實》欄目對她的感人故事作了報道。

史孟婧是中部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核酸檢測的醫師。

不久前,記者進入中部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樓時,一眼就能看到史孟婧的請戰書。疫情來臨時,她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

連日來,無論是身為軍隊疾病控制專業的檢測人員,還是作為檢測組組長,她都一直奮戰在疾控中心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

在疾控中心的新冠病毒檢測實驗室中,每天都能看到史孟婧的身影。在這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開展樣本的檢測。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全副武裝的史孟婧和一名組員正在進行病毒的核酸提取工作,這是疾控中心最危險的工作。在樣本打開過程中,她和病毒是近距離的接觸。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史孟婧在檢測樣本

“這裡雖然不是與患者直接打交道的前線醫院,也是與新冠肺炎病毒正面交鋒的戰場,我們每天都要工作4、5個小時。”史孟婧說。

經過幾個小時高度緊張的操作,史孟婧結束了一批新冠病毒疑似樣本的檢測工作,當記者到醫師休息室採訪她時,她的額頭上和眼睛下面被護目鏡勒出明顯的勒痕。從農曆臘月二十八接到任務,她和戰友們就24小時待命,不管樣本什麼時間來,她們都第一時間進行檢測,她說:“

早一分確診,就能讓病人早一步接受隔離和治療,就能減少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在人人都對病毒避之不及的時候,史孟婧和她的戰友們卻要長時間在密閉的實驗室裡,與病毒零距離接觸,既要確保自己不被感染,還要精準完成檢測任務,可以想象,她們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陳巔和史孟婧有一個三歲的兒子,每到休息的時候,史孟婧最想念的還是兒子。陳巔告訴記者,每天都在牽掛和擔心妻子,自己在機關上班,經常是加班回到家後,才能與兒子見上面。然後父子倆開始等待與史孟婧視頻。妻子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與家人視頻時間少,而且每次與孩子開視頻,因為孩子小又非常想念媽媽,總是不肯掛斷視頻電話,讓自己更加擔心和思念。但她依然每天不知疲倦地奮戰在抗疫戰場上。

疾控中心實驗室是悄無聲息危機四伏的戰場,而史孟婧每天都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在護目鏡、雙層口罩和全護屏面罩的包裹下,與病毒打響一次次戰役。


龐華衛:請戰到抗疫一線

◆ ◆ ◆ ◆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龐華衛領隊出征

2月15日凌晨1點鐘,河北省定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龐華衛接到副院長潘立芬的電話,需要統計自願前往湖北抗疫的人員,雖然報名時她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最前邊,但她還是不放心。

“潘院長,你千萬先給我報上名,我已經想了很久了!如果有機會你不給我報名,我會後悔的!”

發完這條“請戰”微信,龐華衛便和愛人李文義——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研究生學員唸叨,“一定要報上名!”

終於,心想事成。龐華衛作為定州市10名支援武漢抗疫醫療工作者的領隊,於2月15日隨河北第六批援鄂醫療隊前往湖北省武漢市,進駐漢陽方艙醫院。

臨行前,她剪掉了頭髮,從確定名單到領隊出發,時間很緊急,家人只好給她煮了份方便麵,半碗都沒吃完,她告別家人出發了。

作為領隊和護士長,身在方艙醫院的龐華衛深感責任重大。

參加培訓,她把能問的問題和該注意的細節都搞清楚弄明白;組織所屬人員防護培訓,她不放過一點失誤,穿脫順序、細小部位密封性都是她檢查的重點;開展護理工作,瞭解患者有什麼生活需求,詢問患者飲食有什麼忌口,哪些人需要重點關注,這些都被她一一記錄在本子上。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龐華衛(右一)與同事研究工作

工作交班時,龐華衛把本子上信息及時跟同事交代,休息之餘,她就跟隊員們多聊天,帶著她們爬樓梯、跳繩,以增強體質緩解壓力。

方艙醫院的工作細微又繁重,發放口服藥、測量體溫,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為患者解決各種問題。一天的工作結束,龐華衛在日記裡寫道:“雖然辛苦,但我們彼此鼓勵,溫暖前行,加油武漢,加油龐華衛!


楊揚:我的深情為你守候

◆ ◆ ◆ ◆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為了方便穿戴好防護服,楊揚剪去長髮

“你赴武漢一月有餘,日夜辛勞,身心如常否?恰逢明天‘女神節’,特書信一封,表達思念之情。”

三八節前夕,研究生院六隊學員曹高欽在廣西桂林家中,給遠在武漢抗疫一線醫院的妻子楊揚寫了一封家書。

信中,曹高欽回憶起了得知妻子赴漢援助消息時的心境:“我在北京學習已半年,相聚機會甚少,本想今年春節好好陪伴你和孩子。沒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一切打亂。團聚只十天,又匆匆話別離。”

曹高欽的妻子是聯勤保障部隊某醫院的一名文職護師,臨危受命馳援抗疫前線。作為丈夫十分心疼不捨,但作為戰友必須全力支持。

他在信中寫道:“你背上行囊,我抱起女兒;你學習防護,我自學食譜;你穿上防護服,我係起圍裙。你說心裡有些恐懼,我說氣氛有點壓抑;你在心底為自己打氣,我手忙腳亂時暗自鼓勁;你說上崗後其實適應很快,我說我懂得了帶娃的艱辛。

曹高欽是瞭解愛人的,他知道現在的她心裡最牽掛、最放心不下的人是女兒。

知道爸爸要給媽媽寫信,3歲的女兒請求曹高欽一定要在信中幫她加一句話:媽媽我想你,媽媽好漂亮!

曹高欽說,愛人去抗疫一線醫院已一月有餘,期間都是3個夜班4個白班連軸轉,沒有休過一天假。忙起來,有時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加上路上來回兩個小時的車程,班前班後的消毒防護程序又很複雜,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由於醫院人手不夠,她不僅要開展本職醫護工作,還要承擔身體護理、心理輔導、病房衛生等方面的任務。

有一次,醫院裡來了一位老太太,屬於超級傳播人群,由於病痛折磨,她已經身體無力,數天沒有刷牙。給病人護理口腔這個艱鉅的任務落在了妻子身上,雖然也有過害怕和彷徨,但她還是勇敢圓滿地完成了護理工作。

結束了一天工作後,無論多麼疲勞,曹高欽的妻子總是第一時間與家人通話。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 楊揚(左一)與家人合照

“感受你全部的感受,感動你所有的感動,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地方,我的愛為你保留,我的深情為你守候……”對於曹高欽而言,歌曲《我的深情為你守候》最能表達這個特殊時期自己的心境。愛人拼盡所有力氣守護人民安康,而他能做的就是用全部的深情守護著家園,靜靜地期盼花開,等待他心中的白衣天使平安歸來。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主管|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
主辦|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監製:吳江根

主編:陳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