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和张居正和万历关系相似吗?

小天说高校


这个问题要结合真实的历史来综合分析,万历和刘禅都是继承父辈的基业而继位的,诸葛亮和张居正都是政治家,都有托孤大臣的重任,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

首先从共同点来看,这两对关系都是和师生一样的关系,张居正在万历幼年时就开始担负起培育责任,无论是学业还是日常生活,都事无巨细,悉心历练和呵护;诸葛亮也是受刘备托孤之责,对刘禅悉心指导,忠心辅佐,从始而终,情同父子。

不同点是诸葛亮在刘禅亲政的情况下,只管自己份内的事,而不过多干涉刘禅的皇权;而张居正在万历亲政后仍然不放权,继续把持朝政,虽是一片苦心,但容易被万历和朝中大臣猜忌,导致下场不好。

这两对关系最大的不同是辅佐者的结局差异很大,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哀痛欲绝,举国出丧,对诸葛亮的功绩大加褒扬,诸葛亮极尽哀荣;而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罢黜张居正所有官职,他的家人也遭受不公平待遇。

综上所述,虽然都是辅佐少主,但境遇大相径庭,相比而言,刘禅对诸葛亮的尊敬是从始而终的。


历史鉴春秋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随着刘备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就安心辅佐起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刘禅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君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扶不起,你就自立为王兴复汉室,可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自五丈原病逝之前他都在帮住刘禅打江山,将朝堂内外一切都打理的紧紧有条。刘禅与诸葛亮更像是一对叔侄关系,叔叔受父亲之托照顾年幼的侄子,诸葛亮将忠义演绎到极致,他事事都亲力亲为,哪怕他知道刘禅非明君,也担负不起复兴汉室的大任,可他仍然尽心尽力的替他打点一切,小到刘禅的饮食起居、大到国家军事策略诸葛亮全都一手抓、两手硬。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辅佐刘备的,对刘禅更像是长辈责任和义务,而张居正和万历皇帝则有些不同。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就是他的老师,把持朝政、推行一条鞭法都十分顺利,这与万历年幼不无关系,什么也不知道不得都听老师的吗,可是在万历亲政之后张居正没能认清自己的地位,他依旧我行我素,对于万历十分约束,万历虽有怒,但迫于张居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势力,终不敢言。所谓功高盖主,张居正不仅如此,还屡屡在公开场合怒斥万历,这让皇帝的颜面何存?人都是要脸的啊,更何况是皇帝?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就做得不一样了,面对刘禅的无能,诸葛亮往往是私下里苦口婆心,从不在明面上让自己的君主下不来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的两人不同的命运,张居正在死后立刻就被抄了家、且赐封的谥号全部收回,与诸葛亮和刘禅相比,张居正和万历更像是赤裸裸的君臣关系。





放开那历史


建兴元年(224年),后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巨无细,咸决于亮”。另一位受刘备遗诏辅佐幼主的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留镇永安。章武三年(223年)中都护近似中书。或许刘备只希望诸葛亮主持朝政决策军政大事,仍然试图为后主日后亲政留下一定自由空间。李严便被委任这一角色,以区别外廷与内廷的差别。但李严因操办北伐军粮渎职而被诸葛亮弹劾罢官,破坏了刘备的这一安排。只是诸葛亮一心辅佐汉室,全无私心,蜀汉才无曹操霸府转化为曹丕篡汉之虞。


诸葛亮死后,刘禅不设立丞相。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不再同一人一把抓。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自摄国事”。任官封爵,人事任免,出兵征讨,都要刘禅同意,刘禅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


刘禅是刘备培养起来的,有一定的能力,诸葛亮是丞相,辅助皇帝。而万历在张居正生前,一直是张居正的傀儡。


新青年必读


对于这一关系,我们完全从历史出发,不从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与张居正和万历的关系大不一样。当然也存在相似的地方。

首先我先说一下相似的地方:诸葛亮和张居正都是顾命大臣;都掌握了国家的政权;还都很具有智慧;最后都在任上累死了。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不同之处:

一、诸葛亮帮助刘禅打天下,最后六次北伐,最后无一例外的失败了;而张居正为万历治理国家,却把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甚至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张居正内外皆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称得上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相比诸葛亮,张居正的业务能力明显高于上者。

二、诸葛亮为官清廉,治军有道,没有听说诸葛亮有什么经济问题;相反张居正在经济上犯有重大问题,按照今天的标准,起码也得是无期徒刑;经济上一个不贪,一个巨贪。

三、诸葛亮为人较为低调,与刘禅的关系较为平和;张居正却不是这样,具体可以参考张居正的三十二人大轿子,与万历关系紧张,以至于最后被抄家的时候,万历为此还大怒。

四、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是相父,而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是师生,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特别严厉的老师,经常把万历凶的一愣一愣的。

五、诸葛亮和刘禅纯属两人世界,两个人玩;而张居正和万历之间还多了个李太后,是三个人在玩。

除此之外还有些小的不同点。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差异不小,共同点也有。





戏说明史


看待皇帝对待权臣的态度,只需要看一个标准就能明白,这就是看:皇帝在权臣去世后,如何对待权臣的身后事,以及是否保留还是废除权臣生前政策?就会知道,明朝的万历皇帝和蜀汉后主刘禅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张居正和诸葛亮都是权臣,不同的是张居正是在大一统的明朝,而诸葛亮是在三分天下的最弱势力蜀汉政权,张居正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改革 ,诸葛亮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打仗,改革是给国家创造更多的利益,打仗却是消耗了国家的资源。

张居正

张居正当政十年,从万历皇帝10岁辅佐到20岁,张居正掌权时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改革,另一件就是与皇帝斗智斗勇,张居正的改革给积弱的大明王朝带来了一丝回光返照。

张居正去世的四天后,言官就开始弹劾张居正的继任者,随后就开始对张居正本人进行弹劾,直到万历皇帝亲自确定张居正的罪状,派人查抄张居的家,流放其家属,并收回张居正生前皇帝所赐玺书和四代诰命,把一个改革功臣在一瞬间定罪成一个罪犯,这一切,只因为张居正的去世就迅速达成了。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诸葛亮当政11年,从刘禅17岁开始亲政,直到28岁去世,诸葛亮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战场上,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诸葛亮对刘禅的管束大多是通过其他大臣所管控,比如出师表上提到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诸葛亮最终累死在战场上。

诸葛亮在临死前,刘禅几次派人问诸葛亮的继承人,诸葛亮指定了第一继承人蒋琬和第二继承人费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了稳定局势,禁止给诸葛亮奔丧,这倒不是因为刘禅怨恨诸葛亮,那是为了维护秩序,人人都给诸葛亮奔丧去了,蜀汉不就乱了。

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

再来比较一下万历皇帝对待张居正的报复行为,和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的第四天就开始清算张居正,刘禅在诸葛亮去世的29年后还给诸葛亮在汉中立庙,一个是迫不及待的清算,一个是立庙景仰,区别立现。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后立即就拿掉了张居正推荐的接班人,同时把张居正提拔的官员一律打压,想要清除张居正对朝廷的影响力,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立即就重用诸葛亮推荐的接班人蒋琬,而且对于第二接班人费祎同时是当成后任的接班人来培养,对于诸葛亮提拔的官员没有任何清算行为,

一个清除权臣的影响,一个是继承权臣的遗志。

诸葛亮与刘禅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之后对待其家人是极其残酷的,在定罪之后,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封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家里的不少人因为家门被封活活饿死,等到朝廷派出的抄家工作组来到张居正家里时,饿死的,生病的,有不少人,然后又是严刑拷打。

刘禅把诸葛亮的儿子当成未来的高级人才培养,不仅把公主嫁给诸葛瞻,而且让能力不强的诸葛瞻步步高升,直到录尚书事,成为执政官,35岁就升任卫将军,对于诸葛亮的家人刘禅可是精心照顾,

一个是刻意清算,残酷对待,一个是精心培养,给予重用,区别立现。

张居正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后就立即给他定了罪,生前的功劳不说,而且收回玺书和诰命,等于是把张居正名声压下去了,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怨恨,张居正一世英名就这么没了,而且在万历一朝都没有给张居正平反过,直到明朝灭亡前几年才给张居正平反。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对于诸葛亮的名声没有任何玷污,有人企图玷污诸葛亮的名声还被刘禅所杀,诸葛亮时代的政策基本全盘延续,这说明了刘禅对待诸葛亮始终如一,

一个是刻章玷污,执意报复,一是维护名声、始终如一,两位君主对待权臣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关系就像是调皮、叛逆青少年与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万历皇帝是一个很有报复心的皇帝,张居正生前给予万历皇帝的不满,统统都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给张居正的报复行动上显现出来,皇帝原本是至高无上的,但君臣关系本来就是非常微妙与复杂的关系,往往伴随着生死和权力斗争。

诸葛亮

后主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就像是仁义、善良的青少年与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之间的关系,刘禅仁义、善良,虽然没有大智慧,也没有大过错,更没有大仇恨,他只是本着一颗善良的心对待自己的臣下而已,对于诸葛亮,刘禅始终把他当成自己的相父,这既是刘备的期望,也是刘禅的态度,如果用一句话形容的话,就是刘备说的那句话: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不是万历皇帝与张居正能够比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与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还是不一样的。

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是诸葛亮几乎可以称之为没有登基的皇帝。并且诸葛亮等人也是外来人口,不属于蜀地的人,于是诸葛亮必须牢牢掌握官员、军队、财政等,否则是很难与当地的势力作斗争的。

于是诸葛亮将刘禅架空,虽然刘禅的能力可能确实不怎么样,但绝对不是三国里的那样无能和弱智。

这牵扯到诸葛亮的形象,如果刘禅是英明的,则诸葛亮必然是奸诈的。就类似于曹孟德架空汉献帝一样。

但历史不是那么写的,于是我们可以推测出诸葛亮的实际政治势力是很大的。这是张居正无法比拟的。

而张居正之所以权倾朝野,一方面是自己能力大,二来也是因为自己在当权时万历才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小孩,张居正也是他的老师,可想而知,在教育的过程中,他给年轻的万历多少pua术就可想而知了。

但张居正只能算是一个权臣却不能算是像诸葛亮一样可以左右整个国家的人。从二人最后的下场也可以看出来。张居正死后被抄家,鞭尸。而诸葛亮被尊为武侯万世敬仰。

实际上历史的人物关系要看他们背后的力量关系。张居正背后是皇帝,所以他厉害,但他不是最厉害的。而诸葛亮背后是军队,谁比他更厉害呢?只能是老天爷了。于是只能等他死去,皇帝才算是皇帝。

这也是根本区别的。


乌大维


诸葛亮与刘禅是亦师亦臣,刘禅更多的的是敬重,张居正与万历皇帝是君臣,万历皇帝更多的是忌恨。四人之间的关系是大不同的,感情也不一样。


小龙女5505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还用问,肯定不相似呀。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者看似是同一类,都是师父与徒弟的关系,可区别大了。

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看似是丞相与皇帝,可是他们两人完全超过君臣关系。换句话说,刘禅在一方面上,是对诸葛亮惧怕的。怎么说呢?咱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过来的,算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第一功臣,可以说自从刘备有了诸葛亮,等同于龙入大海。虽然刘备做皇帝不到两年刘禅就继位了,可是刘禅还是要仰仗诸葛亮,蜀国没有孔明,恐怕早就亡国了,所以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



再来说张居正和万历皇帝,虽然万历皇帝是拜了张居正为师,可是万历皇帝可不是刘禅,刘禅继位的时候,父母都亡了,而万历皇帝呢?还有一个老妈李太后,虽然万历皇帝继位之时,年仅十岁,可是有个母亲在背后,自然是和张居正有疏远,加上一个东厂太监冯保,万历皇帝不是太对张居正比较仰仗。甚至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对其秋后算账,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做法吗?


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关系并不十分好,相反,十分恶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