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小员工都是一碰见领导就躲开,而小领导都是领导一来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呢?

八分半的小五姐姐


主要是距离感吧,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员工,遇到主管级别的倒是没什么感觉,如果遇到经理级别的,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距离感,就感觉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职位不同,态度就不同。

比如说司机,秘书这种能跟领导长时间接触的职业,自然不会有什么距离感,彼此都挺熟悉。但是普通员工则不一样,有的甚至干了好几年都不知道一把手长什么样,没有人喜欢陌生感,何况人家比你厉害得多,一句话能定你“生死”的人物,都会本能的选择远离。

再有就是怕被问话,其实我最烦这个,有一次午休的时候,单位的一把手来检查工作,我当时不知道,在工位上看《基督山伯爵》,这时一把手过来了,瞅了我几秒,然后说休息时看书挺好,但是别看这种没营养的书,多看看专业类的书籍,才能进步,说完就走了。

听得我是一脸懵逼,还挺不好意思的,这本书是主管跟我推荐的,当时他就在旁边,气氛好尴尬。毕竟是一把手,身为底层员工,就算是不认可他的批评,我也没资格纠正人家。

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什么事就别往前凑。

这个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事原则,员工主要靠的是专业技能工作,领导不管大小,靠的是管理能力,所以小领导拼命刷存在感第一是相性一致,都是玩管理的,好说话,也能跟领导聊上几句。

第二是取取经,别管是装的还是真的,没事凑一凑,听听领导的高谈阔论,谁都喜欢炫耀,满足一下领导的虚荣心,对自己又没坏处,还拍的一手好马屁。

员工就不一样了,就算你往前凑,也没什么跟你说的,彼此都不了解,也没有共性话题,最多也就是问问工作怎么样,哪里不适应,怎么看待企业管理的,然后就没了,待得时间久了看着你还烦。

三,地位不同所带来的差距感。

有的人天天跟一把手去吃打卤面,有的人跟一把手说几句话都能吹半年。

这就是地位上的差距,领导和员工可以说是两个对立的团体,既存在敬畏心理,又矛盾不断。所以让地位不同的两个人相处很难。

就像在火车遇到个大爷,一路上相谈甚欢,就差拜把子了,可是当你知道这位大爷是某某公司集团的老总,你还会这么畅所欲言吗?不可能的,你突然会觉得没有话题可聊。就算人家比较随和,可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贬低自己。

用《三体》中的话说:“这就是降维打击。”


朋也


我就是题目中所说的那个领导,某一天去分公司视察,下车间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员工工作做的很认真,其中有一个抬头看见了我,微笑着说:“领导好!”而另一个看我的目光是躲闪着的,也不敢说话。

我看了一眼跟我打招呼的员工胸前的工牌,巡视完了车间,回去就跟分公司总经理顺口一说:“二车间的那个叫张三的不错嘛,工作干的有声有色,是个好苗子。”分公司总经理听我这么一说,竖起了大拇指:“领导就是有眼光,我们正要提拔这个小伙子当主管呢。”

看到了吧,两个人工作同样出色,但是愿意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人受到提拔的机会更大!

所以,与其猜测员工心里怎么想,还不如想一想怎样做对自己更有利。而且也不能认为在领导面前拼命刷存在感就不对,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我也可以认为,这个员工至少很积极呀,你说是不是?

正因为这样,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大领导一来,因为不躲才可能成为小领导,因为是小领导才会不躲,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也可以说“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能当小领导而你还一直当小员工的原因”,事实已经做出了有力的解释。

回头再来看,小员工为什么一碰见领导就躲开,多半说明他有畏惧心理,没见过世面,不敢去面对……这种员工很可能会做事,但是当不了小领导,即便让他当了小领导也会让他很难受,所以不如给他更好的薪资待遇,这才是更合适的激励。

至于说小领导是不是在大领导面前拼命的刷存在感,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们做管理的,要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妥当,而不能只看动机。再说了,人有争心,争取更好的表现,这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对于领导者来说,说明对方有追求、有企图心,完全可以利用升官发财作为诱饵,让小领导们能看到进一步晋升的希望。难不成希望这些小领导佛系才好?

一个人真正想让自己强大起来,就不要老是退缩,遇到领导应该主动迎上,这跟你去上课争取抢第一排是一个道理。久而久之,你就能把积极的行为当做一种习惯,养成正向反馈!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你都必须面对,想躲是躲不掉的,这时候你不如主动咬开身上的那层茧,钻出去,羽化成蝶,翱翔出一片新天地!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讲一个故事吧,猪开了个农场,让一只公鸡去管理10只母鸡,并给她们分发食物。公鸡领到食物之后,把食物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母鸡。公鸡觉得这很公平,毕竟我是公鸡,体能消耗大,但是我和你们吃的一样多嘛,可是这10只母鸡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公鸡唱对台戏。虽然一只母鸡打不过公鸡,但10母鸡一起闹意见公鸡也没法应付。于是公鸡职能找到猪说干不了,要离职。

猪笑了笑说,你的方法不对,看我的。于是猪把食物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母鸡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为了争夺到大份点的食物,母鸡们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有一些食物连平时的平均数量都没有,也没人找猪的麻烦了。公鸡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二天,猪依然把食物分成11份,自己却挑走了2份,然后傲然对母鸡们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10只母鸡看了看9份食物,飞快的抢夺起来,吃一口食物,还要啄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母鸡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公鸡又无比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又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吗?

第三天,猪把食物只分成2=份,自己却挑走了1份,然后傲然对母鸡们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母鸡们又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母鸡打败所有母鸡,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这只母鸡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母鸡再来吃,这些母鸡都成了它的小弟,为了食物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从此猪只需管理一只母鸡,只需分配给它食物,其它的再不也不用操心了。公鸡钦佩的问猪,这又是什么办法?猪仍然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第四天,猪把食物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后把1份分成9小份,对母鸡们说:每个都领一小份,我考察你们,最后决定最优秀的可以额外获得那份最大的。然后母鸡们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块,各自考虑了一番,有些母鸡拿出来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来给猪,有只母鸡竟然把全部都上交给了猪,不过却换回来的优秀员工奖励——那块大份食物。而猪最终得到了全部80%的食物。公鸡佩服得五体投地,问猪这是什么计策?猪微微一笑,听说过职场潜规则吗?

最后一天,猪把食物全占了,然后让母鸡自己去外面找虫子吃。因为之前的竞争,母鸡们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逆来顺受自己去找东西吃。公鸡又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哈哈一笑,听说过企业文化吗?


谁是国之长子


几个故事,大家品一下。

01

单位又一个司机,我们暂且叫他W吧。W司机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司机,后来单位机构调整,他跟着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当了专职司机。

司机某种意义上领导的贴身管家,大家平时也都敬着三分。结果发现W是一个tg似的存在。上级来领导,自己的领导还没有去握手呢,W就抢先上去一个个握手,”领导好,好久不见....“

吃饭的时候,作为主宾的领导还没有说话,抢先跑过去给客人夹菜,弄的大家都很尴尬。关键是看到领导热热乎乎,跟普通员工冷冷清清。

故事还没发展到后来,但是他开车的领导快退休了。

02

单位有一个老同志,一直是普通员工的存在。一直很纳闷,在这种论资排辈的单位,到现在还是普通员工一个,其中必有什么原委。

再后来,跟这位老同志熟了之后发现有个问题:不把领导当领导。每次跟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直呼姓名,不是跟上级这个领导熟悉就是跟上级那个领导熟悉,结果到头来没人理睬,也一直是个普通职工。


职场战士


看到这个问题,我回想起我还是工程师时的经历,在十多年前我最怕的就是在电梯里遇到领导。

在电梯里碰到总经理,就感到手足无措,躲在角落里盼着这30多层的电梯赶快到,每次都是我们总经理开口说话打破尴尬的气氛。

而当我被提升为团队主管后,反而主动找各种机会与领导进行沟通,努力刷各种存在感。


自信心不足,自觉与领导间差距过大

回想起来,当时主要还是我心里觉得跟领导的差距过大,不是一个层面的人。觉得领导是高高在上的,一方面是不见得认识我,另一方面是领导对我的工作不会感兴趣。因此内心里对与领导进行交流是恐惧的和排斥的。


表现自我,急于获得认可

在我被提升为团队主管后的一段时间,我反而在寻求各种机会与领导进行沟通,各种刷存在感。

现在想想,这是我急于获得领导认可的一种外在表现。在获得升职后,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更多领导的认可。希望领导对我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憧憬着未来职业道路一帆风顺,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个人建议

做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想给需要的朋友一些建议。

现在回想起来,上面两种做法其实都不是很可取的。

首先、在职场打拼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敢于跟各级领导沟通,敢于展示自己的成绩。即使是在做基层员工时,也要敢于展示自己。

第二、在职场不断的进步,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做到宠辱不惊。不论是获得提升,还是工作失败,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


李登博聊管理学教育


我说说我的看法:

1.并不完全如此

题主的问题很明显是想说很多人是通过对领导阿谀奉承才上位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对于领导来说,他要面对很多的员工,而与领导经常接触的,一定会被领导先发现,相对的,那些与领导几乎零接触的,除非业绩非常突出,否则不容易被领导发现,看都不看到,就谈不上提拔了。

2.也确实存在刷存在感的人

当然,确实存在靠刷存在感获得领导好评进而上位的人。网络发达了,不光是领导来了迎上去,在网络上也要想办法迎上去。

我经常会走访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发现里面确实存在一部分教研组骗领导“赞”的情况。

每天早上全组教师来到学校,边吃早饭边聊天,一上午很快过去了,快到中午了,组长布置今天的教研任务,开始教研,快下午一点钟了,赶紧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一上午教研这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忘了吃午饭了。

领导一个“赞”加一个某某组辛苦了。

中午吃饭回来基本就两点多奔着三点去了,然后再休息一会,快到下班点了大家开始继续教研,之后是“常规”加班一小时,然后拍打卡机上的时间发到朋友圈,配上两个字:下班。

年终,该教研组被评委优秀教研组,领导号召其他组向这个组学习。

当然,并不是所有机构所有教研组都如此,但是类似情况确实存在很多。这也是做领导会有“孤家寡人”的感觉的原因吧,确实很多时候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补充


教培行业于盼


题主还是有点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的小领导都喜欢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比如我,大大小小也算个部门负责人,对领导是能躲就躲,但是并不是影响领导看到我的成绩。我部门的员工基本没有和大领导打交道的机会,但是领导也同样知道他们的业绩和能力,为什么?

我会做人呀!我也会做事呀!


首先,我把事儿做漂亮了


同样是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另外一个公司没有企划部,但我们又属同一个副总裁管,所以那边的事多多少少会交一些给我。我一向给我部门的安排任务的习惯都是,你们做两个方案,一个预计领导会喜欢的,一个你们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让领导做选择题。不要让他做判断题,否则一个方案改到猴年马月也出不来结果。


所以每次我带着两到三个方案去找大领导汇报的时候,大领导都很满意,挑点小毛病,改改就行。

其次,有功劳得会做人


大领导情商也高,每次都表扬我,是我做事能干。这时候我毫不犹豫把部门直接负责的同事推出来:是我们部门**同事做的这个方案,他很能干的。大领导心理透亮:那也是你带领的好。下次再见到我们部门的同事的时候,大领导也会顺便给个表扬。


不要把大领导对你的表扬照单全收,把自己团队的功劳藏着掖着,生怕他们抢了风头。大领导又不是傻瓜,他不知道这么多事不可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呀?把功劳说成别人的,在大领导那里并不会把你的功劳就抵消了,毕竟他只管你,又不管你的下属。

要真有喜欢溜须拍马的小领导和大领导怎么办


自己加油早点远离傻叉啊!企业文化这么恶心的企业,你不走留着过年啊?心力全用在勾心斗角了,是有皇位能继承吗?


墨凰


很明显,这是缘因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幕情景:

A我是一个小员工。

快下班时,我就收拾行装,拍干净灰尘,准备早一点到食堂吃饭。早点去,能打上像样的饭菜。吃饱饭,集中精力把今天的任务完成,早点回家打扫家务。我刚走出车间大门,就遇到公司总经理大步流星迎面走来。看他脸色铁青,估计没好事。人家是老总,高高在上,我只是一个打工仔,肯定没有我什么事,但是迎面不打招呼,似乎说不过去。我犹豫了一下,干脆假装鞋带松了,蹲下来低头系鞋带。瞅着他径直往里走,没注意我,我起身赶紧快走两步,离他远点。

B我是一个小领导。

上午发现输煤传送带出了问题,热能车间出现了险情,我和骨干老王一直在现场抢修,争取将隐患扼杀于萌芽,不把矛盾上交。一抬头,看到总经理进入车间大门,他左看右看,似乎在找人。虽然摸不清底细,感到有些不妙,但是老总大驾光临,当然不能冷遇。我赶紧从机器上快步下来,凑到总经理跟前,询问:“报告陈总,我在这里检修,请问有什么事吗?”一路陪着查看了半天,最后终于把他送走,有惊无险。

C我是一个大领导。

中午,安全环保部单独向我汇报,车间出了一起安全隐患,但是生产部门没有提前报告。负责生产的蒋副总在外面出差,这期间是我直接负责生产。这些车间主任胆子越来越大,居然隐瞒不报,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一路上看到,这些工人表情麻木,缺乏激情,还假装没有看到我。这种样子,不出问题才怪。幸好,刚进入车间,就被车间主任拦下来,陪着我检查机器和生产,在耳边不停地汇报应对程序,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和应急措施还是值得肯定。我询问他们最近安全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回答也让我满意。他们一线人员也不容易,下不为例。算了。

这个典型案例符合题目所问,透露很多信息。

一、小员工怕见大领导是常见现象。

1、与大领导没有直接隶属关系,没有和领导搞好关系的利益驱动。小领导可以提升为大领导。可是,由于身份限制,小员工表现再好,也很难提拔为领导。很多人认为,我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拍不拍你的马屁无所谓。

2、小员工之所以是小员工,还在于自身素质和能力有欠缺,就跟小时候怕看到老师一样。看到平时威严的大领导,或是身份差距导致心理自卑,或是行为失措,无法做到不卑不亢,应对自如。压力过大,干脆一走了之。

3、小员工直接隶属于小领导,必须与直接领导保持一致。如果被大领导提问,回答好了还罢。万一说漏嘴,给小领导添麻烦,自己也逃不了被连带收拾的命运。

因此,小员工看到大领导,一般都选择尽快离开。

二、小领导看到大领导到来,拼命上前表现的原因。

1、工作在于汇报。

主动汇报,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职场上的惯例,也是进步捷径。大领导关心你,经常来这里检查工作,体现重视。通过主动接近大领导,主动请示汇报,加深认识理解,加强感情因素,也有利于更好地工作。因此,看到大领导像看到亲人一样。

2、想要出人头地。

平时老总主要与负责高管联系,与基层领导缺乏沟通和交流。管理体制逐级负责,每次提拔都要突破层层障碍。特别是基层领导,想要出人头地很难,缺乏上升途径和表现机会。现在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与老总贴近的机会,努力在老板面前混个脸熟,充分展现素质形象。下次提拔,说不定老总记得,美言几句就管用了。

3、显示关系亲近。

无论是否得到回报,小领导多靠近大领导,争取在身边露脸的机会,至少有利于向其他人显示自己与大领导的关系不一般。别人就算想要对付你,也要掂量一下。

三、大领导乐于接近主动上前的基层领导。

1、这些基层领导来自一线,了解情况,问他们比问分管领导更加真实。层层分管,也就是层层过滤,听不到真实声音,看不到真实数据,容易被蒙蔽。

2、接近基层领导,还有利于安抚基层人心。基层领导受到关心,群众也就受到鼓舞。大领导都善于亲近于下,震慑于中,树威于上。

3、大领导也是人。来到一个新地方,两眼一抹黑,受到基层领导主动陪同和尊重,前呼后拥,自然在心理上感到满足。

4、大领导如果与分管领导关系不好,这些主动靠上来的基层领导都是提拔的参考对象。名义上叫大胆从一线提拔,破格提拔,让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实际上就是掺沙子、挖墙脚,甩石头。这是领导的惯用艺术。

认可我的说法,就关注我,分享更多信息吧。


朴素文明


角色不同,自然做法也不同呗。

从小员工角度去看,他们的心理历程是这样的

1、害怕与领导共处一室

每当我准备走进厕所时,在门口听到领导的脚步声,或者闻到她身上的香水味,我就马上掉头,忍着先不去厕所,让她出来再说吧。


有一次,我正在上厕所,听到领导的脚步声,进来了,她在我隔壁,顿时我的心紧张起来,赶紧憋着,不做声。直到领导完事出去了,我才松一口气。我想说的是,小员工真的很害怕跟领导共处一室的,因为没共同话题,不知道聊啥。


2、千万不要跟领导坐电梯

坐电梯最怕遇到领导,尤其电梯是四周是镜子的情况,低头玩手机也不是,看着镜子也觉得别扭,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从1楼到30楼真的感觉很漫长,也怕领导会问起我的工作。


从小领导的角度看,他们的心理历程是这样的

1、地位接近,想体现自己的大局观

小领导之所以看到大领导,会情不自禁去迎合刷存在感,是因为他们地位在员工之上,在领导之下,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往大领导身上站队,希望能尽快与领导们同一阵线,对日后再进一步也有好处。


2、利用机会获取资源

小领导要有所贡献,就想往领导身上靠,看看能不能拥有领导同样的资源,好让自己能接助资源,进一步提升自己。尤其在大领导的客人面前刷存在感,更加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3、借此增加威信

小领导是从员工中来,比员工地位稍微高一点,那么,他们只有往大领导身边靠,就自然给下属一个提示——我跟领导是地位相仿的,权利也比你们大,给下属暗示自己的权威。


职场就是这么有趣,需要我们好好体会。


以上是我的愚见,同意的请点赞哦,谢谢。


关注我@羊仔的职场之路,职场无小事,处处大道理,每天分享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

羊仔的职场之路


【夏桑小喽啰】观点:小员工怕碰见领导,小领导怕碰不见领导,这是两者思维模式决定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经历:

女友第一次叫我去家里见她父母时,我突然很“怂”。见面礼挑了两天,出门还要看老黄历。进门第一句说什么、他父母问我个人情况怎么回答等等这些问题,事先在心里彩排无数遍。果然,到家后场面一度很尴尬,空气总是变得安静。吃完饭我就赶紧“逃走了”。

本质上,是畏惧心理在作祟。其实那次见面,我就是一个“小职员”心态,老丈人就是我的“领导”。

就像古代的小宫女,命运被人掌控,见到皇帝必然会畏惧,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拖出去斩了”。正是因为畏惧心理,失去了得到皇帝青睐的机会。

小领导喜欢见领导,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谁能让他“升职加薪”。这并不意味着是马屁精,不和领导沟通,他的努力领导怎么知道,难道指望领导时刻看监控注意到他吗?

普通人士和优秀人士的区别:普通人被情绪掌控,优秀的人掌控情绪。畏惧是一种情绪。小领导也畏惧,但他越过畏惧看到了表现的机会。而小职员,被畏惧的情绪掌控了。

某招聘网站曾做过一个回访,300个统计样本显示,助理类的职位,升职涨薪速度最快,平均只用了8个月,涨薪幅度15%;而涨薪最慢的是外派员工,平均时长2年,涨薪幅度5%。

这正是由于助理整日和领导接触,能力成长领导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而外派员工常年在外,做的好不好、能力强不强,领导感知不到,升职加薪自然想不到他们。

所以想要升职加薪,就努力克服畏惧心,争取机会和领导多接触沟通哦!


喜欢我点下赞吧,关注来一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