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曾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军史网站和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大战时期德军的应急式自行反武器-黄鼠狼II型坦克歼击车(Panzerjäger Marder II Sd.kfz.131),由于其“名如其人”的独特外形,一直是军迷及游戏迷津津乐道的车型。也受到诸多模型产商的青睐,而其中的一辆王牌坐车,更是因为其独特的个性化标识,成为几大厂商产品库中的常客: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田宫公司于1971年出品的“黄鼠狼II”,炮身上的击杀环和车体卡通头像是最大卖点,相信是是很多模友的入门产品之一了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2001年,田宫公司成立70周年纪念再版的杰作车系列,主角还是它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2013年,香港威龙公司出品的同主角车,注意该封绘的作者Ron Volstadt先生还在最右边还画了两只鸡,真是应景


这辆车其实是有原型的,其车长是国防军第561坦克歼击营第3连的赫尔穆特.科尔克下士(Helmut Kohlke),他在1942年10月16日,随第561营于北方集团军群第18集团军第28军作战期间,获得了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Deutsches Kreuz in Gold),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猎杀王牌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德意志十字勋章,由阿道夫·希特勒于1941年9月28日制定。分为金质和银质两种,金质授予多次展现无畏精神建功之战斗人员,银质授予作出杰出贡献的非战斗人员。在德军的勋列等级上,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高于一级铁十字勋章而低于骑士铁十字勋章,战时总共颁发了24204枚。

彩绘源于1943年春,在中央集团军群第9集团军第6军作战期间,科尔克车组为前线战地记者拍摄的一组照片,此时该车组已经取得了19辆击杀记录。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头戴耳机的就是就是赫尔穆特.科尔克,胸前可见德意志十字勋章、步兵突击突击奖章(Infanterie-Sturmabzeichen)和一、二级铁十字勋章,这张照片也被完美的复原在了模型彩绘上。他本人和全体车组随车最后在战斗中失踪,推测应该是全部战死。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其车体前方有一个红框小三角,里面的IA是德国柏林地区的车牌号,说明自己是来自柏林的队伍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战斗室侧面的卡通涂鸦赫然可见。而德军地面部队在车辆上进行涂鸦的做法,在战时极为罕见,绝大部份装甲车辆只会漆上战术编号、单位徽章、战术符号;少数会加上昵称(以党卫军居多),以附图在1944年7月底盟军眼镜蛇行动中,于圣罗(St. Lo)西南方约25公里龙塞(Roncey)附近遭击毁的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装甲炮兵团这辆“黄蜂”式10.5厘米口径自行榴弹炮(Panzerhaubitze Wespe 10.5 cm LeFH 18/2 L/28 Sd.Kfz.124 ),其车身除了战术编号307以外,明显可见的还有昵称“Scharnhorst”(沙恩霍斯特),最多也就这个程度。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无独有偶的是,这辆车也成为过模型题材,ACE公司在2013年出品的1/72比例”黄蜂“即采用了该车涂装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而科尔克坐车上的这个卡通,叫做“盗煤贼”(

Kohlenklau),是战时德国家喻户晓的一个卡通形象:

1942年6月23日,德国国内展开了一场名为“与盗煤贼斗争”(Kampf den Kohlenklau)的活动,这一运动旨在促进全民节约能源,以节省国家日益减少的资源用于战争。基于一家在斯图加特的广告社“霍恩豪森工作社”(Arbeitsgemeinschaft Hohnhausen )和其老板威尔海姆.霍恩豪森(Wilhelm Hohnhausen )创造了一个以眯着一只眼的黑人为原型的“盗煤贼”形象。背景设定是他来自于一个叫做”盗煤人民委员会会“(Volksgemeinschaft Kohlen stiehlt)的虚构组织,四处偷煤,以影射日常生活中浪费能源的行为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上面的德文口号是“Das ist Kohlenklau! Der millionenedieb” (这是盗煤贼!百万大盗)

该形象一经推出,就大为流行,一时间国内各大日报都刊登了一系列的“偷煤贼”为主角的漫画故事。除卡通外,学校还用以“偷煤贼”押韵的短文来教授节能。而大多数宣传故事的结尾都有这样的警告:

Hier ist für ihn nichts mehr zu machen – Paß auf, jetzt sucht er andre Sachen!

(“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偷的了——小心,他现在正在寻找别的东西!”)

而在列举各种浪费能源的例子后,最后总会有一句话提醒读者:

Nun halt’ dir den Spiegel vor’s Gesicht – Bist du es oder bist du es nicht?

(现在看看镜子里的脸:它是不是就是你?)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红字写着“Das ist er wieder! Fasst ihn”(又是他!抓住他!)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刊载在1944年5月4日《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erte Zeitung)上的盗煤贼系列小常识,还设了与能源有关的问题及隐藏答案,旨在教育读者节约能源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这本小册子节煤的重要性与“士兵的新娘“(Soldten Braut)--军人的步枪和装备联系在了一起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明信片”抓住盗煤贼“(faßt Kohlenklau!)


而其最知名的衍生品,莫过于由勒蒂安-席费尔公司(Lepthian-Schiffers)在1944年出品的投骰移动游戏”猎捕盗煤贼“(Jagd auf Kohlenklau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即总共发行了400万份,是第三帝国时期数量最大的儿童玩具之一。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游戏棋盘,开头有一段描述,介绍什么是”盗煤贼“和游戏的目的:

Der ‚Kohlenklau ist ein Bösewicht, der dem deutschen Volke schaden will. Er verschafft sich in jedem Haushalt Zutritt und versucht Kohle, d.h. Wärme, Licht- und Kraftstrom und auch Gas zu stehlen, also Dinge, die nicht nur der Haushalt, sondern auch unsere Rüstung dringend benötigt. Er geht dabei sehr schlau vor und versteht es, sich meisterhaft zu tarnen. Ihr sollt ihn nun aufspüren und verjagen

(盗煤贼是一个想要伤害德国人民的恶棍。他潜入每一个家庭,试图盗煤,热、光、电,还有天然气,这些东西不仅是家庭所急需的,也是我们的军备所急需的。他很狡猾,知道如何巧妙地伪装自己。你现在要找到他,把他赶走。)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游戏棋盘共有50个红、白、黑色格子,由玩家掷骰子,然后将棋子向前推进相应点数的格子,然后大声朗读格子内相应的文字。红色格子代表惩罚玩家的能量消耗行为,例如:“. .没人听的时候把收音机开着。盗煤贼喜欢这个!”,玩家将在下一回合轮空。黑格代表节约能量,玩家可以得到奖励,比如再多投掷一次或者直接向前跳几步。空白为正常格,行动不受影响。而当走到特殊格“27”中,该玩家必须喊出“盗煤贼”——如果另一个玩家更快,则该玩家必须退回起点,重新开始游戏。第一个到达或越过第50格的玩家获胜。

除了陆军的”黄鼠狼“之外,盗煤贼在1943年间也登上了几位德国空军飞行员的Bf 109座机。例如第52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第6中队(6.II/JG52)的海因茨.萨克森贝格士官(Heinz Sachsenberg)在1943年6月,就在座机上涂了盗煤贼标识,其背负的包袱上还漆有红星,标识收走苏军战机。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1943年4月,在俄罗斯阿纳帕(Anapa)的Bf109G4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1944年6月,在罗马尼亚济利斯泰亚的Bf109G6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Wimmsesal-是战友对萨克森贝格的昵称,意思是”异想天开“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萨克森贝格从1943年4月至1945年4月共计击落104架敌机,其中除了1945年3月30日在匈牙利上空击落的一架美军P-51战斗机之外,其他103个战绩均属于苏联空军。他后来的著名事迹是1945年4月起担任德国空军装备Me262喷气机的尖子部队--第44战斗机队(Jagdverband 44) 机场守卫中队(Platzschutzstaffel)少尉中队长,中队总共有4架Fw 190 D-9/D-11战斗机,用来掩护Me 262起降,防止盟军战机乘隙偷袭。由于主要在己方机场上空飞行,所以为了防止高炮误伤,机身及机翼下方涂有鲜明的红白识别条,成为一大特色。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1945年4月驻守在慕尼黑-里姆机场( München-Riem)的萨克森贝格少尉的”红色1号“(Rote Ein)Fw-190D-9战斗机,工厂编号W.Nr 600 424。除了红色识别条外,该中队还有一大特色是在座舱侧面会写上一段话,如萨克森贝格的是:

Verkaaft's mei Gwand I foahr in Himmel!

卖了我的衣服,我要上天堂了!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2002年田宫公司出品的1/48 Fw190D9彩绘即以“红色1号”作为主角。

盗煤贼的变形为“波音贼”(Boeingklau),意指收掉美军的波音重轰炸机,使用在第11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第6中队(6.II/JG11)中队长赫尔曼.欣岑上尉(Hermann Hintzen)的座机上。.欣岑自1943年5月起至同年底共计击坠四架波音B-17“飞行堡垒”式轰炸机(Boeing B-17 Flying Fortress)与两架联合B-24"解放者"式轰炸机(Consolidated B-24 Librator),但自1944年起即未再添纪录。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1943年9月,欣岑在德国耶弗尔的Bf 109G6"黄色1号"座机​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1943年8月15日,欣岑和他的“黄色1号”Bf109G-6座机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德国战败后真正的“偷煤贼”们,1946年冬的莱茵兰


彩绘中的战争(1)-二战德国“盗煤贼”的故事

1948年在汉堡偷煤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