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影像見證40年”展覽,受到觀眾的青睞,每天數以千計的觀展流量,堪稱目前最火的展覽。

筆者發現,參觀這個展覽的人群年齡、經歷相差懸殊。有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也有參加工作的青年人,更多的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由於閱歷不同,對這段歷史的親切感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

好在這次展覽,每幅作品都有詳細的文字介紹和背景說明,仔細閱讀,慢慢體味,就會不自覺地徜徉其中。從這個時代走來的人,會勾聯起每一個時光節點發生的事件,給自己帶來靈魂的觸動。

40年包含了太多的內容和份量,絕不是216張作品就能承載的。這些作品只是把看似散點的生活、事件、變遷濃縮在一個時光隧道里,讓觀者從中找出自己觀看、回味、考量的邏輯,從而形成自己聯繫和理解維度。

在這裡,我以“路”為主題,重新疏理展覽的脈絡,共同感受祖國40年的偉大變革和輝煌成就。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78年4月,陝西省岐縣山五丈原鄉諸葛廟廟會。 李少童攝

這是展覽開篇之作,之所以把它列為第一張,就是因為這條不同尋常的“路”和它的特殊拍攝時間點。

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人們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裡修建諸葛亮廟。當地老百姓,一般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等節日趕廟會。趕廟會這天,老百生會起個大早,梳妝打扮,扶老攜幼,趕驢拉車……沿著這條路向廟會走來。

這張作品,是李少童老師在一個制高點俯視拍攝的,讓讀者更多地看到了當時老百生的交通出行、穿著打伴、精神狀態。拍攝的時間是1978年4月,正好是開革開放的前夕,是40年發展的原點,也是40年輝煌成就的重要參考點。李少童老師肯定沒有想到:他40年前拍攝的這幅作品,竟然成了本次展覽的開篇之作。

這條路,暗示我們:面對40年的偉大成就,我們要清楚“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不忘初心,鼎力前行。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79 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農民嚴俊昌、嚴立學、嚴立坤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汪強攝

集體土地上,本來沒有”路“,卻被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的18 戶農民踩出了”路“。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一間破草屋裡,18個衣衫破舊、面色飢黃的農民,藉助一盞煤油燈,面對一張契約,神情緊張地按下血紅的指印,並人人發誓:寧願坐牢殺頭,也要分田到戶搞包乾。“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小崗村,是中國改革的起點,這份包乾契約,被認為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槍”,是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

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起點在農村,首創是農民,是農民冒著坐牢乃至生命的代價趟出來的。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85 年冬,遼寧朝陽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一條無名的小河旁。王玉文攝

道路關乎國家的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在正確的道路上人們越走越光明,越走越有信心。

即便是寒冬,東北一個村子很早就甦醒過來,有人去趕集,有人忙著拉糞,有人開始勞作……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如沐春風,真正活躍起來。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95 年,山西省保德縣,大梨上市。鄧維攝

這條路,是老百姓的富裕路。山西保德縣與陝西府谷縣交界處,有一座黃河大橋。改革開放後,保德搞農業“大包乾”,溫 飽 解 決 了,農村的商品經濟慢慢發展起來,每當大梨成熟的時候,保德人挑著梨到橋西的陝西府谷縣城去叫賣,他們亦稱之為”走西口“。

但這與“哥哥走西口,小妹妹淚蛋蛋流……”完全是兩個境況了,這首歌唱的是新中國成立前,晉西北人走西口逃荒的淒涼景象。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98 年,雲南昆明機場附近道路上,騾車與自行車、貨車、飛機同框出現。吳家林攝

三種交通工具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裡,是吳家林老師最為滿意的經典作品,他以此含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張作品的隱喻性,從“路”的角度可以得到闡釋:中國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特別是初期,發展是不平衡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存、兩級分化嚴重,改革開放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條道路上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需要用改革的方法和手段來解決。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97 年 2 月,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農民在崎嶇的山路上運水。張桐勝攝

張桐勝老師把這張作品起名為”取水有道“。在改革開放中,地域差別始終存在,沿海和內地、城市和農村、東部和西部存在著明顯差距。九十年代,大西北老百姓道路、吃水還很困難。

春節期間,家家要按當地習俗把盆盆罐罐都裝滿水,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全家幸福滿滿。塬上的老百姓要到塬下取水,每年都走同一條路,走得久了,荒山上被踩出了一條路。路在腳下,伸向遠方。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91年,在山東平邑縣的一條公路上,一群騎自行車的年輕人抓著拉草袋的拖拉機前行。錢捍攝

八、九十年代,農村道路較差,機動車很少,經常看到青年人騎著自行車追著拖拉機拉著草袋”借力“前行,這可是當時常見的“景觀”。

既要善於借力,又要捨得給力,才能做到共同前行。面對西方對我國的經濟全方位的扼制,中國提出: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一起實現共同發展。這個思路帶來的效益是:在讓自身的發展的同時,又讓發展紅利惠及別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1987 年 1 月,河北省隆化縣,一個小女孩通過公共汽車的破窗跟軍人父親告別。馮建新攝

大雪天,軍人在小站送別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車的前方是一條延伸遠方被大雪蓋滿的羊腸小道,在客車起步的同時,小女孩透過破窗趴在窗口,衝著來送行的軍人爸爸不捨地喊:“爸爸!爸爸!”

祖國的安全穩定、改革開放這條道路,需要軍隊保護和軍人的奉獻。”聚少離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2016 年 5 月,四川涼山昭覺縣支爾莫鄉,在 3 名家長保護下,15 個孩子從山下小學出發,踏上放學回家的路。他們要順著垂直的懸崖攀爬 17 條藤梯,才能抵達垂直高度距山下學校 800多米的“懸崖村”——阿土列爾村。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2016 年 11 月,孩子們正在攀登最後兩段垂直高度 100多米的鋼梯。從 2016 年到 2017 年,“懸崖村”發生了顯著變化。昔日的藤梯變成了鋼梯,村裡設立了幼教點。陳杰攝

這是一條”天路“,山上的孩子每天要爬17條藤梯,往返800米的山下“懸崖村“上學。記者陳杰報道後,引起有關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僅半年後,藤梯變成了鋼梯,村裡設立了幼教點,政府還投資1200餘萬元,在山下建起了條件最好的學校。

解決“天路”的難題,攝影記者承擔了應有的社會責任;記錄改革開放四十年,推動社會發展,中國攝影人沒有缺席。

影像見證40年:我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2018 年 6 月 7 日,法國巴黎,中國騎手侯黎釗參加2018“一帶一路:太陽之旅”。陳益宸 攝

中國與世界連接最重要的一條路是:“一帶一路”。它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從農村的承包責任制,到全面改革開放;從走出國門、衝向亞洲,走向世界,中國已經站穩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一帶一路”戰略既是今後中國對外開放的總綱領,也將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鑰匙,它將引領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向輝煌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