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交糧本兒

 

交糧本:實際是河南話兒,河南人都懂這個意思,在洛陽得加兒化音:交糧本兒,這與“上交公糧的記錄本”可不是一碼事兒,說的是這個人死亡了,幽默調侃的:交糧本啦....看麥去啦....後一句是土葬唄,埋入地下,去小麥地裡“執勤”去了。一般外地人不太理解河南人:人家都死了,不悲痛還要開玩笑?這就是文化的差異,“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是古人喪葬的原則,就是對待死者如他活著之時。洛陽人:老頭說老伴兒,老漢說老夥計都這樣,活著開玩笑,死了依然語言戲耍,在笑聲中對故人的懷念。個別年輕人不懂,也跟著隨意開已故老人的玩笑或嘲笑,這就是“少家失教”,短缺了做人的涵養。

過去,在洛陽城裡:購買糧食是定量的,需要“糧簿”,它就像一家人的糧食戶口,當然本身“糧簿”就是依照“戶口本”辦理的,有未成年人家庭就有點麻煩了,每年都得為孩子的“糧食定量”去“中心糧店”核對更改,“添歲添糧不添油”是那個年代的原則,(成年人不變)男女老少永遠是定量“半斤”食用油,也有“過年補助半斤油”的喜悅吧。

人死了,不僅要註銷戶口,也要註銷“糧本兒”以及撤銷一切票據的分配,家庭如果僅此一人,是不是直接交了紅色“糧本”啦。後來老人家們把註銷糧食關係都叫“交糧本兒”。河南人有把投入叫“下本兒”,收回後,除去“本兒”才是利潤。老人家在外乘涼或嗮暖兒時會經常戲耍言:我都八十多歲啦,夠“本兒”啦。人活七十古來稀吧,老人家們心態平和幽默的面對死亡,面對未來的、老夥計們戲耍的“交糧本兒”:你們可別給我燒紙啊....“燒紙錢兒”是晚輩的事兒,嘻嘻哈哈又過了一天。

年輕人得記住,土語的幽默不可亂用,年輕人說老人“交糧本兒”,那就是“差竅”啦,就算是鄰居也不可亂言,逝者為大,別給爹媽找不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