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交粮本儿

 

交粮本:实际是河南话儿,河南人都懂这个意思,在洛阳得加儿化音:交粮本儿,这与“上交公粮的记录本”可不是一码事儿,说的是这个人死亡了,幽默调侃的:交粮本啦....看麦去啦....后一句是土葬呗,埋入地下,去小麦地里“执勤”去了。一般外地人不太理解河南人:人家都死了,不悲痛还要开玩笑?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是古人丧葬的原则,就是对待死者如他活着之时。洛阳人:老头说老伴儿,老汉说老伙计都这样,活着开玩笑,死了依然语言戏耍,在笑声中对故人的怀念。个别年轻人不懂,也跟着随意开已故老人的玩笑或嘲笑,这就是“少家失教”,短缺了做人的涵养。

过去,在洛阳城里:购买粮食是定量的,需要“粮簿”,它就像一家人的粮食户口,当然本身“粮簿”就是依照“户口本”办理的,有未成年人家庭就有点麻烦了,每年都得为孩子的“粮食定量”去“中心粮店”核对更改,“添岁添粮不添油”是那个年代的原则,(成年人不变)男女老少永远是定量“半斤”食用油,也有“过年补助半斤油”的喜悦吧。

人死了,不仅要注销户口,也要注销“粮本儿”以及撤销一切票据的分配,家庭如果仅此一人,是不是直接交了红色“粮本”啦。后来老人家们把注销粮食关系都叫“交粮本儿”。河南人有把投入叫“下本儿”,收回后,除去“本儿”才是利润。老人家在外乘凉或嗮暖儿时会经常戏耍言:我都八十多岁啦,够“本儿”啦。人活七十古来稀吧,老人家们心态平和幽默的面对死亡,面对未来的、老伙计们戏耍的“交粮本儿”:你们可别给我烧纸啊....“烧纸钱儿”是晚辈的事儿,嘻嘻哈哈又过了一天。

年轻人得记住,土语的幽默不可乱用,年轻人说老人“交粮本儿”,那就是“差窍”啦,就算是邻居也不可乱言,逝者为大,别给爹妈找不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