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長要能“看見”課程

應邀參加我區一所幼兒園面向全市的遊戲觀摩活動。剛進園所大門,我就被門口一排海報吸引了,每幅海報都以“幼兒園要來客人了”為題,分別圍繞“客人從哪裡來”“我要和客人做朋友”“客人來了說什麼”“我請客人吃什麼”等內容,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徵。這些內容之所以吸引我,並不在於海報製作得精美,而在於全部出自孩子之手。簽到處也按客人所在地區作了劃分,用孩子們繪製的該地區的標誌性建築物、特色美食等作為標識,直觀形象。時值晨間入園,每個孩子都熱情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老師您從哪裡來”“老師您到我們班做客吧”……一切井井有條,活動的課程意味已初露端倪。

這次觀摩讓我感慨頗多,我想起了半年前在這裡看到的另一次展示活動。同樣的幼兒園,同樣的園長,同樣的老師和孩子,但活動狀態卻不盡如人意:老師們小心翼翼,孩子們拘謹不自然,園長一副生怕被挑毛病的樣子。

在隨後的教研活動中,我拋出以下問題:是什麼左右了孩子原本自主的遊戲?變“你要來”為“歡迎你來”,園長要變的是什麼?外來觀摩,觀摩的僅僅是遊戲活動嗎?無論是日常遊戲還是觀摩展示,我們應該珍視什麼?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所園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半年,就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實在讓人驚喜。驚喜之餘,我也開始思考,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怎樣才能擁有良好的課程領導力呢?

要有敏銳的課程意識

課程意識是園長課程領導力重要元素之一。課程意識是指對課程的敏感程度,它蘊含著對課程理論的建構意識、課程資源的開發意識、課程推進的建設意識等。作為課程第一責任人的園長,其課程意識直接影響課程質量。

對外觀摩展示,從表面理解,對於園長,是管理的事情,對於教師,是教學的事情,對於孩子,是活動的事情。三者看似互不相干,但如果把它看作一件幼兒園裡每個人共同的事情,帶著以兒童為本的兒童觀、支持與發展兒童的教育觀、自由自主的遊戲觀和深度學習的課程觀,那麼,這件事就從迎接觀摩的活動變成“幼兒園要來客人了”的生成課程,就從被動活動變成了主動活動。如果把這些活動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完整鏈條,就形成了“課程”。

那麼,究竟是什麼左右了孩子們原本自主的遊戲?不言而喻,是園所要展示好活動的“功利心”,而這對於孩子和教師卻是干擾和束縛。所以,對於園長來說,要有對兒童的敬畏之心,要有對遊戲的尊重之心,要有教育者的定力和底氣。孩子的遊戲狀態自然、真實,這才是展示者和觀摩者最期待看到的。

變“你要來”為“歡迎你來”,園長要變的是什麼?當然是理念,理念變天地寬。束縛園長、教師和孩子的枷鎖一旦打開,大家的內驅力自然就增強了,“幼兒園要來客人了”這一生成課程就有了生命力。

幼兒園課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就是生活,即幼兒園的所有活動都具有課程價值。巧妙鏈接起園長、教師和幼兒三方對於“幼兒園要來客人了”這個情感交匯點和課程生成點的,恰恰是園長敏銳的課程意識。這種敏銳的課程意識源於對幼兒的瞭解、對幼兒學習方式的尊重和對幼兒探究慾望的支持。

時刻葆有遊戲精神

遊戲精神是一個人自主地創造和愉悅地體驗生命的能力、生存的價值和生活幸福的積極精神。它表現為自由與自主、愉悅與參與、體驗與探索、平等與包容、開放與創造的精神。

案例中的園長,是一名從小學轉崗到幼兒園剛一年的新園長。從專業基礎來說,她未必深厚紮實,但事實證明,如果園長有童趣、愛孩子,同時又能帶著老師一起支持孩子游戲,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更有意義。

比如,當孩子們提出“為園長設計接待客人的新衣服”時,園長積極配合孩子們的“工作”:測量“三圍”、製作髮卡、討論哪種花色的布料更好看……孩子們在園長的鼓勵下、在教師的支持下,通過小組合作,利用戶外活動、區域遊戲等時間,一項項完成了他們認為要迎接客人的最重要的事。如果沒有園長的遊戲精神做支撐,這些活動或許就是另一種狀態了。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了南京鶴琴幼兒園張俊園長帶領老師們在開學第一天的升旗儀式上,身穿毛絨玩偶服裝,變身“青蛙王子”講話的故事。孩子們在驚喜中消除了入園和升班的焦慮。

在遊戲精神引領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都是課程,幼兒園裡的老師懂得為幼兒的遊戲創設支持性條件,幼兒園處處充滿遊戲的趣味,散發著寬鬆、自由、和諧與創造的氣息。正如周桂勳教授所說,遊戲課程化要求幼兒園教師能夠理解遊戲和生活對於幼兒發展的價值和教育意義,同時要求他們能夠理解、觀察、記錄、分析幼兒在遊戲和生活中的表現,看到並看懂這些活動蘊含的教育契機。

葆有遊戲精神的幼兒園園長,才能時刻抓住寶貴的活動契機,讓孩子們在自由、自主、自發的遊戲情境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站在兒童立場思考問題

從常規理解,上述案例中的觀摩活動,本來應該是園所與外來成員的一次互動,幼兒只需要按正常節奏活動即可,至少在接待環節,他們不太需要親身參與。但事實上,園長沒有這麼做,觀摩的所有環節,幼兒都參與其中、深度捲入。

我不禁又陷入了思考:無論是日常遊戲還是觀摩展示,我們應該珍視什麼?當然要珍視兒童的主體地位,珍視遊戲的寶貴价值,珍視兒童在遊戲中的發展。

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這樣說:“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這首詩歌充分體現了相信兒童、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教育思想,這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當遵循的原則。只有當園長及所有教師,不再把孩子僅僅當成展示活動的一環,而是把他們完完全全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所有的活動流程與決策,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幼兒園的主人,其主體地位才能真正被尊重。

當然,這需要園長真正具備兒童視角。園長及所有教師要既理性,又靈活,在幼兒園的任何活動的任何環節,都不能有意或無意地把幼兒排斥在外,而是要優先考慮如何讓幼兒參與其中。

管理者只有在日常活動中,時刻堅持心中有兒童,眼中有課程,腦中想遊戲,幼兒園的課程才能真正發展兒童、成就兒童。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教育和體育局)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15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