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原因讓農村男青年結婚難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用這句詞來形容農村的那些大齡而至今單身的青年和他們的父母,是最恰當不過的了。農村還有很多80後90初的青年,至今打著光棍,這也成了他們本人以及他們的父母最憂慮的大事。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至今打著光棍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這幾種。

一、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1982年定為基本國策,所以到了80、90年代,一對夫妻只能生一胎的計劃生育政策更為嚴格,再加上農村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才造成今天這個男多女少的局面。我做過走訪,有一個村,到了結婚年齡的男孩23個,女孩僅僅兩個。另一個村,到了結婚年齡的男孩27個,女孩5個。而且這種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絕不是僅僅這兩個村,周圍的村莊大多是這種情況,所不同的只是比例失調的數字稍微有一點變化而已。

記得那個時候,大多數家庭也不輕易違背這一政策,再加上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所以很多新婚家庭,在妻子懷孕後,會想盡辦法去做B超檢查,確定是男孩的,就高興地等待妻子分娩。若比超檢查出是女孩的,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把胎兒流掉。有的新婚夫婦不止流掉一個胎兒。當時,在允許私人開診所的安徽,許多診所都可以為孕婦檢查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即使在蘇北的鄉鎮醫院,由於管理不嚴,只要有熟人引薦,也可以偷偷地為孕婦做胎兒性別鑑定。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後來,國家相關部門,在這方面加強了管理,這種情況才逐步得以改善並遏制。有很多家庭,如果第一胎是女孩,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再要男孩,可是,很多時候天不隨人願,往往是第二胎還是女孩,甚至第三胎仍然是女孩。而80後、90後初期出生孩子,現在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這種男多女少的情況,是造成農村適齡男難找對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想,那個時候,如果大家沒有重男親女的思想,而能順其自然,還會有今天尷尬的局面嗎?

二、彩禮居高不下,讓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在蘇北,2015年的時候,男女雙方確立男女朋友關係後,要吃定親飯,即男女雙方兩大家人和雙方至親在一起吃飯,名曰定親飯,這個時候,男方要給女方見面禮,一般是10001塊,意思是萬里挑一,再後來,漲到28888,女方要退回888元,意思是都發財(8的寓意是發)。再後來,漲到4萬甚至6萬。臨近結婚時,要花的最大最多一筆錢的就是彩禮了,由開始的6萬,漲到目前的10萬甚至15萬。目前,15萬的彩禮還是比較正常的,20萬也是有的!蘇北的彩禮本來沒有這麼多,因為靠近皖北,皖北的彩禮一直比蘇北高,目前15到20萬是正常的,所以蘇北彩禮也隨之增加不少,這麼多彩禮,確實讓一般家庭難以接受。我曾經遇到過一位60多歲的老人,他有兩個兒子,大孩子結婚時因為建房子給女方彩禮等,所欠下的錢剛還完不久,二兒子也到了結婚的年齡,還需要建房子、準備彩禮,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兒子在外常年打工,他也跟隨鄰村的包工頭外出做些雜活,工資也不高。他說,哪敢閒著,兒子還沒有結婚,還要花不少錢,省吃儉用也要把錢攢夠。在農村,像他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前一段時間,就有一對戀人,因為男方拿不出那麼多彩禮,而女方父母堅決要彩禮,不然就不答應這門親事。處於熱戀中的男女無奈地選擇自殺,以此來抗擊愚昧和無知。

不知道在安葬他們的時候,那淒厲悲切的哭泣聲,能否喚醒那深藏在一些人心底的良知與文明。

三、男孩多女孩少,讓女方更有話語權。

因計劃生育而導致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確實是全國性的問題,據權威部門統計,2017年末,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1,男性比女性多3266萬人。這讓很多女孩以及家庭有了優越感,他們的眼光也因此變得更高更遠更亮。有那麼多男孩可以挑選,她們不著急,這家不行還有下家,不找到自己滿意的,不輕易嫁人。在彩禮等很多問題上,會提出一些讓人頭疼的要求,不僅僅是彩禮,大部分女方還會提出男方要有房,還要有車。而男方也知道現在女孩特少這一現實,能勉強接受的基本都接受,以至於彩禮越來越多,這讓很多不太富裕的適齡男苦不堪言,舉債成親的比比皆是,人說因病致貧,現在的農村,因結婚致貧的家庭實在不在少數。孩子婚後,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因此借的債,不知道他的父母要還多少年!

前段時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男孩談了女朋友,後來女孩懷孕了,男方找人說合這門親事,女方答應了,但是卻提出要彩禮十萬的要求,當時,男方由於在鎮上剛買了房子,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於是男方提出原意寫個欠條。女方考慮到生米已經做成了熟飯,只好答應。男方給了一部分彩禮,剩餘部分由男方父親寫欠條,還要媒人做了擔保,這才結了婚。誰知道婚後,男方父母遲遲不能兌現所欠的錢,於是女方就一次又一次地到男方父母那去吵鬧,嚴重影響了家庭的和睦。這事,至今沒有完滿解決。

目前,農村的離婚率也很高。一方面這是設會進步的表現,人們越來越多的追求婚姻的幸福,在一起不合適,似乎離婚是他們的選擇之一。很多女孩以及家人,不再認為離婚是丟人的事。另一方面,現在到了結婚年齡的男孩特多,即使離婚了,女方依然可以找個她認為不錯的男孩,而且,結婚前的見面禮、彩禮也不會少,這也讓她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我在走訪的時候就聽說了這樣一個事情:一個女孩離婚後帶著一個女兒回家了,從此她們家每天幾乎都有媒人來提親,還都是未婚青年,她比未嫁時還搶手,見面禮彩禮一樣都不能少,婚房婚車都要具備。

四、相對高的學歷讓很多農村女孩有了更美好的嚮往。

因為計劃生育,一個家庭最多兩個孩子,無論男孩女孩,他們的父母都會讓她們讀書,說實話,那些女大學畢業生,她們中很多會選擇在城裡生活、工作,不願意再回到農村。所以,這些女孩,往往在苦苦尋覓的另一伴,要麼是市裡有相對穩定職業的男孩,要麼是從農村來的大學畢業生。哪怕年齡大了,成了剩女,也不輕易降低要求。隨著女孩的稀缺,即使是在外打工,學歷不是太高的女方,她們中有一部分,在找男朋友的要求上往往也給出了紅線,那就是男方最低學歷是大專,必須在城裡有房子,而且房子必須是全款購買或者由男方父母還房貸!而城裡的房價,從2015年開始,蹭蹭往上竄,太高房價讓那些低收入的家庭望而卻步。這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市裡剩女多,農村剩男多。在城市,有專門的婚姻介紹所,那裡的生意比較火爆,你可能沒見過,現在的農村,有 一種職業叫媒婆,你可不要小瞧了他們,他們的業務相當精湛:誰家有兒子,多大了,長相、身高都瞭如指掌;誰家有女兒,女兒找對象所要求的條件,幾乎倒背如流。有一次,我和媒婆閒聊,我問,你要介紹成一對要多少介紹費,他說,最少兩千,這也要看情況,男方條件比較好的,會少點,男方條件不好的,費用也比較高,五千六千也花不住。我早就知道,男孩條件不好的,會花比較高的費用,除了給媒婆介紹費,平時還要給媒婆充話費、買菸、請吃飯,像伺候神仙一樣伺候著,這些也不少花錢。你不要以為,就一個媒婆還不好打發嗎?你錯了,現在的農村,媒人也結成了聯盟,說成一對親事,往往是幾個媒婆的功勞,其中的潛規則,你懂的。你說能少花嗎?

面對目前大齡青年結婚難的囧況,有沒有解決之道呢?我認為,當地政府應該多出謀劃策,為適婚青年創造條件,可以採取適當措施,為當地規劃出收取彩禮的紅線,出臺彩禮收取的標準,切實減輕農村彩禮負擔重的問題。應該出充分發揮婦聯、共青團的作用,掌握大齡青年的信息,可以組織相信會等,也可以通過婚姻介紹所、網絡平臺等載體,給大齡適婚青年多創造彼此交流的機會。另外,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農村青年也要有上進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多掌握一些養家餬口的本領,只要自己有了一身“武藝”,就不擔心自己永遠是剩男,美好的生活還需要我們自己去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