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

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

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杜甫《戏为六绝句》有言“王杨卢骆当时体”,足见在诗圣杜甫的眼中,王勃的排名是最靠前的,而王勃也的确才气过人。

王勃年少成名,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再回顾一下王勃的诗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该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挚,是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句流传甚广,被无数人引用。然而王勃最著名的还不是这首诗,他的《滕王阁序》更是骈文里经典中的经典,顶峰中的顶峰。

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

天纵奇才,王勃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在中学时代,读王勃这篇文章的却如鲁迅先生所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意,千杯未醉呵”之感,对这篇文章也是翻来覆去地读背。

然而,天纵奇才的王勃,有梦幻般的开始,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王勃自幼聪颖,读书也非常认真,年仅九岁便为《汉书》作注,作《指瑕》以指出经史大师颜师古批注《汉书》的种种错误和疏漏。公元644年,宰相刘道祥巡游关内,王勃趁机递上一封言辞恳切的自荐信,宰相也连连赞叹:“天纵奇才!天纵奇才!”旋即为其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其赴京赶考。王勃也不负厚望,一考便中,被授予朝散郎,自此王勃的人生便开了挂!

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

指瑕

入朝为官的王勃为高宗写下几篇赞颂的文章,却被高宗认为阿谀奉承,难堪大用。不过,当沛王李贤读到《乾元殿颂》和《宸游东岳颂》后却对其文采大加赞赏,随即决定将其收到麾下,为己所用。

福兮祸所依,王勃却也因为一件“小事”连连被贬,连他在朝为官的父亲也深受牵连。原来王公贵族之间流行斗鸡,沛王李贤和太子李显也要组织一场“王鸡对抗赛”。既然是两王相争,比赛自然不同于一般赛事,于是王勃在赛前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战斗檄文以鼓舞己方士气。正是这篇檄文,奠定了王勃悲情的一生。

不久《檄英王鸡》这篇文章被传到了皇帝李治的案头,皇帝定睛一看,龙颜大怒,两王沉迷娱乐,你身为仕官非但不加以劝阻,还“挑拨离间”、“火上浇油”,虽然舍不得降罪给自己的皇子,但是要治你一个王勃还是易如反掌,于是王勃只好卷铺盖回家了。

在此期间,王勃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名句。但是这还不是王勃最高光的时刻,其后他南下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适逢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的落成典礼,王勃边饮酒边作文,一壶酒将尽,一篇千古奇文便写成。自此王勃成为第一个即兴位名楼作序且成千古名篇的文人。

当他迎来生命中高光的时刻,却也危机四伏。这位大唐的的才子,数月之后在省亲的途中,失足落水,后惊悸而亡。自此,大唐再无王子安,只在诗词中留下了关于他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