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中考决定着你的高考?

灬辉辉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中考决定着你的高考么?

我觉得不能完全这么说。

换言之,所谓“中考决定着你的高考”这句话,太过绝对。

我们通常的认知是:

中考成绩越好,进的高中就越好,高中越好,生源、教学师资、硬件设施往往更好,学习环境和教育质量更好,所以高考成绩就越好,进的大学也越优秀。

从整体趋势来看,这个说法有道理,毕竟排名越靠前的高中,一本率和本科率往往就越高。

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这并不是真理。

在区重点、普通高中上学,但最终考上985、211,乃至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学生,也比比皆是。

就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吧。

我中考发挥失常,没有进入心仪的市重点,进了本区排名第二的区重点。

得知成绩和最终入学结果的时候,全家的心情都非常沮丧。

进高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竟在中考时,我是有进市重点的实力的,进入到区重点,只要学习不懈怠,就能在全年级的头部位置站稳脚跟。

在学习上,这种名列前茅的状态给予我以充足的自信,而自信心则带给我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高三那年,我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最终取得了华师大的公费师范生资格:

高考成绩只要过一本线,就能被华师大的师范生专业录取。

高考分数出榜,我的分数超过一本线,全班第一。

虽然未能达到华师大的录取分数线,由于取得了华师大的公费师范生资格,最终被华师大录取。

而即便我没有华师大的公费师范生资格,没能被华师大录取,以我的高考成绩,也能进上海的几所211大学。

而这个高考成绩,肯定要远高于全区第二名区重点的平均水准。

因此,当我们在讨论中考和高考成绩相关性的时候,必须意识到这几个问题:

1、中考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中考发挥失常的好学生,到了高中如果能保持初中时的学习状态,或者更加努力,在高考时完全有可能完成逆袭。

2、高中三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会发生许多变化:

学渣可能突然觉醒从此努力最终变成学霸,而学霸也有可能堕落成学渣。

高中学习的难度和深度要远远高于初中,许多在初中成绩良好的学生未必能在高中继续保持原有的状态。

3、高考成绩也未必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高考时,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又使得最终的高考成绩出现变数。

也因此,中考考得好但高考却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中考发挥不佳但是高考逆袭的学生也比比皆是。

因此,“中考决定高考”这句话或许在整体趋势上有其合理性,但绝对不是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

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应该一味地沉浸在中考的分数里洋洋得意或自怨自艾。

而脚踏实地、勤奋刻苦、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决定未来高考成绩的真正的行动钥匙。


吴清缘老师


我的初中比较坎坷,今天说出来给大家乐呵一下。


  • 背景:我是县城的户口在市里读书,这导致了后面的很多事件。

当年我在东北某省会城市的工厂子弟校,在那个一个年级只有100多人的学校里,我的成绩很好。但是有一个政策是像我这种户口不在当地的学生,只有回到所在地参加中考。

当时我们的校长很希望我留下来,也跟我说过尽量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没什么后顾之忧,继续读书就得了。但是,到2003年的4月份,我知道了自己必须回到原籍参加中考的消息。

你可以想象,那段时间正值“非典”,人心惶惶。我却不得不经常穿梭在人群中,往来参加体育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等中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每次回来都要接受检查,测体温,隔离一天。

后来,我被折腾坏了。

经过多方打听,我觉得我的成绩足够考到县城的一中,索性从五月份开始没有学习了。等到六月25日,中考。

结束之后,我静静地等待通知书。也不出意外,成功考取。

  • 但是,原来我打听过的一中要等到高二才分重点班的规矩,在那一年打破了,因为新换了校长。变成一入学就分了重点班。

我以6分之差没有进入。

对于学习来说,一是自己努力、二是师资配置、三是学习的环境。

我的自控能力差,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三年之后,我只能考到华东师大,而重点班的学生,很多名牌高校。

经常在想,如果有如果。

我进入了重点班,现在的生活该是怎样呢?或许我还是喜欢安静的做个老师,不争不闹,图一份清闲,因为我不太喜欢勾心斗角的生活。如果说让我去私企里面虽然每天加班,工作在顶级写字楼,每天都西装革履、咖啡红酒,很辛苦但是能够那一份高薪。

我TM也很乐意啊!

所以说中考可能不仅决定高考,也能绝定生活吧!

当然,凡事无绝对,你还有考研,考博,考公为你提供救赎机会。

好好读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朱铁平


说中考决定着高考的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中考的时候成绩考的好,高中的时候就可以进入一个重点高中进行学习,但是有的人其实反而不是太适合在重点高中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我……

中考的时候,我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全县第一百六十七名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县城的重点高中,分到了重点班进行学习。

然而,在重点班里面,老师讲课的思路很快,其他同学反应也都挺好,但是我却跟不上节奏,渐渐的渐渐的,我上课要打瞌睡了,开始听不懂,然后然后我的成绩就成是班上最后一名了,应该算是我人生最低谷了吧……

其实说不定,我在低谷时期转到我们县城的另外两所一般的高中里面进行学习,可能还会有所提升,说不定还会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也许现在的命运也就大不同了!

二是中考的时候发挥失误,进入了一所普通的高中,然而因为你的真实水平其实是上重点高中的,所以说你在普通高中里面就是展露头角,备受学校同学老师重视的对象,反而你在普通高中的发展,比你的同学在重点高中里面的发展还要好……

总的来说,不管是发挥的好,还是发挥失误,总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影响以后的高考……


小墨笔记


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

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我中考考的很不好,上了一个三流高中,班里前几的考上了重点高中,中等的考上了不上不下的高中

但是高考,那些考重点高中没的说,上大学绝对稳稳的,但是那些中等的,大多数是考不上大学的,最终上了大专,我从小就喜欢音乐,然后选择了走艺术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考上了一个1B的学校。

在学艺术的期间,我的一个同学,曾经中考630,高中颓废了两年,最终也选择了走艺术这条路,你们说他难道是没有学习的能力么?不可能吧。

所以,我感觉,中考决定不了高考,但是他能很大程度的影响高考。

原因一、好的高中,老师讲得好,同样一道题,但是解题方法却很多,那老师会给你讲解题又快又准的方法。好的老师比较注重方法!

二、如果考上了好的高中,首先不必担心,学习气氛这一说,学习气氛绝对好,即使你想玩,也没人愿意,没人有那闲时间陪你玩,所以,你就会受他们的影响,一起学习。但是一般高中就不一样了,主要靠毅力。那种学习气氛相对来说不是很好,只能自己考主观意识去学习!


阿土说事


现在已经毕业两年,初中学习很好,去重点学校基本百分之百,结果中考时候失利了,差1分吧。但是当时心中有一个信念,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事实告诉我是错的,应该花钱去重点的。去了二类学校之后,没有任何学习氛围,整天玩,第一次考试就从前几名到了很差,高一课程落下,后面就不好赶了,就破罐子破摔,最后要高考了,前几个月学了学,最后凭着初中的底子,去了一个二本院校,当然我是整个级部,文科第四名,最后除了几个艺术生,上本科的也就我们五个人。所以,中考决定高考。


啊哈哈219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觉得这个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接下来我会说说我家孩子的经历。

1、进入好学校的较好班级上好大学的概率要大得多。

我儿子的高中生活是机缘巧合。那次,绵阳一所学校过来招生,我也没想太多,觉得如果孩子能出去读书还是很不错,于是就给孩子报了名。


谁知在那所学校招生考试是考得很不理想,但孩子还是想去那所重点高中读书。我就尊重孩子的意见,告诉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孩子满口答应了。

然后我再给招生老师联系时,老师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搭理我。我一着急就给老师发了个短信,告诉老师孩子中考成绩。老师马上就回信息了,孩子也就如愿以偿地分到了大英才班。是个二类班级。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中考考得很不错,不然就与好的班级失之交臂了。那么考好大学的几率又会小很多。


2、选择时不盲目跟风,要选自己适合的

当下有很多家长看见其他孩子选择了好的学校和好的班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去。

中考或者自主招生考试的成绩往往会决定孩子跟什么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让三年,这对孩子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的。

但是我们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能力等级的。孩子学习愉快、不拖后腿、自信,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我家孩子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是可以上小英才班的,但是考虑到孩子身体状况和学习氛围,我选择了让孩子继续留在大英才班。因为他们班氛围很不错,老师经常组织活动,孩子压力相对较小。

孩子的学习是一步步走下去的,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孩子搭建更好的平台。至于结果,还是得看孩子的努力程度和考场发挥。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1977,热爱工作,热爱孩子。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不管你是否认可,反正我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的:中考决定着你的高考。别跟我扯什么到高中如何逆袭,那毕竟是极少数,中考你所就读的学校基本决定了你高考所能进的大学层次。

一、先看两张学校高考喜报,就能感觉到重点高中有多么重要。由于2018年湖南省颁文不允许各学校发布高考喜报,我找的是2017年的喜报,长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雅礼中学一本上线率92.6%,清华北大录取六十人以上。可以说跨进了这所大学的门,90%以上就能够考一本以上重点大学了,关键是其中大部分会进入985、211大学。

也许你会说长沙四大名校太高大上,那我们就以岳阳市一中的成绩为例来说明。岳阳市一中只在岳阳市城区招生,人数为800人左右,这其中差不多有100以上成绩很好的学生被长沙各重点高中挖走了,留下的成绩最好的学生集中在岳阳市一中。那么2018的成绩同样很惊艳。迈进市一中大门,考二本以上机会在98%以上,600分以上达291人,占比不低。

二、中考成绩决定你所就读的学校。以岳阳市为例,采用阳光招生,按分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岳阳市一中、岳阳市十五中、岳阳市十四中、岳阳中学等进行录取。之后是普通中学、私立中学、职业学校录取。全市40%学生以上被分流各职业学校就读或者缀学。

三、进入普通中学意味着你与985、211大学无缘了。如果你中考没考好,就有可能被分流到职业学校、私立高中或者是一般的普通高中,这时不说你上什么一本,就是二本、三本的上线人数都非常少。看看在市区排名第四的岳阳中学,还是示范性高中,2014年文科二本上线率只有5.8%,理科二本上线率也不过27%.排在他后面的还有好几所高中呢,如果你进的这样的中学,还有多少希望考一本以上重点大学吗?

因为你进的是普通高中,同学的水平确实整体要差,不爱学习的同学会更多,去网吧或晚上玩手机的人会更多,晚上就寝时卧谈时间会更久。老师上课也会要去维持纪律,讲课的深度和进度都受影响,无形中你也会失望,每次考试你可能不太费力就能考班上前几名,因此你可能会失去参照,其实你的前几名在另一所重点学校可能已经是倒数的成绩,你却毫无知觉。

中考真的是个分水岭,希望所有家长要高度重视,中考成绩的好坏基本决定了你能考的大学的层次。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巧了,这个问题我昨晚正好在另外一个问题里提到过。

中考比高考还残酷

过去考大学难,大学生也少,所以很多人对孩子能不能上大学的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因为那时候就算是中职都是包分配的。

现在不同了,大学生越来越多,没到毕业季,满大街的“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找个好工作真的是特别的难。但是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会把“上大学”当成了必须要做到的事去对待!大学生都未必行,那么不是大学生岂不是更难?

而入过想要考上一个大学那么你就必须先要考上高中,而且如果你的目标是还要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那么就必须把考入重点高中当成最直接的目标……

不是说普通高中不行,而是概率真的有点低了,虽然也有很优秀的存在,可是你会相信这是自己的孩子吗?

目前只要是能考上高中,那么只要不是非得考名牌大学,而是有个学就行了的话,反而比较容易。当然如果你能考入一所重点高中,那么就以为着你会离着这个目标更近!几乎每座城市都会有一两所牛的不要不要的高中,他们的本率常年稳定在90%以上!孩子们只要能考进去,基本上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买入大学了,而能进什么样的大学,则要看他们未来三年的努力情况了。

多数城市的普高率只有不到50%,而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会就会越低!


事实上,过去把高考称之为“一考定终身”,但是现在中考反而更能准确的反映这个问题。因为高考失利好赖你还能复读再来过,但是中考失利那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这条路就算是“绝”了!

对多数人来说,考不上高中就意味着人生直接“拐弯”了!

所以现如今的“中考”,其压力已经变得空前之大!

不光是中考,小升初、幼升小就已经开始“角逐”了

随着越累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随之带来的就是小升初的压力以及幼升小的压力!教育改革的效果,的确在高考有学上有改变,但是学习的压力已经提前到了小学甚至是幼儿园!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如果以重点高中为目标(这个可以对比重点大学),那么能考入重点高中的前提要么是特长很牛,要么是成绩很好。

而这两者除了个别天赋了得的孩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那只有更努力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而且很多人也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必然会导致部分人会“更更更”努力!这种情况之下没负担、没压力是不可能的。大人孩子都有!

很大程度上这种需求也造就了一些民办学校的发展。因为多数公立初中在教学上不是学生跟不上老师们的节奏,而是学校的要求跟不上学生、家长们的需求了。

而“就近电脑派位”等方式的升学又让很大一部分人认识到进入好学校的不确定性,另外部分民办在教学上的确不像公立学校受“减负”政策的影响在教学上束手束脚、“欲拒还迎”……所以也造成了目前在初中教育阶段更多“尖子生”会去私立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还不算啥,还有很大很大很大一部分人其实从小学择校就开始了!

有钱的拼钱,有关系的拼关系……十八般武艺都上只为孩子能上一个好点的小学,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高的起点!

所以显示可能比题主说的更残酷,不仅仅是中考影响高考,小升初、幼升小无不对高考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要选拔机制还是这样,那么这种情况就不会有什么质的改变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中考决定着你的起点,但是高中,即便是重点高中,也不是高考的“保险箱”,哪个阶段不努力,都会掉队!作为长期奋斗在高考一线的老师,我基本认同这一观点,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同学,它不见得都适用。

一、考高中比考大学还难!

上不了一所好高中,其实就基本上与名牌大学无缘了,甚至很多学生与大学已经无缘了,这是现实。现在很多地方,高中的录取率仅在50%左右,如果是重点高中,这个比率是相当低的,可以说比考大学还要难。

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初中阶段贪玩,家长关注度不够,结果考不上高中或者考不上好高中,当自己醒悟过来时,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晚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考决定着你上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决定着高考!

二、尖子生拒绝爆冷!

高考中的尖子生,基本上都是中考的尖子生,很少有黑马,也很少出现爆冷。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都非常好,所以持续努力,一般在高中也都是佼佼者,考上好大学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对于中下游的学生,可能面临着重新定位、抵制诱惑、学习适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成绩会有起伏,变化较大。比如你在初中学校是尖子生,但是到了好高中,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学霸,自己已经变得很普通,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就会变得不自信,从而导致成绩严重下滑,最后出现高考失利。

三、高考是从高一就开始的!

高中要想不掉队,就应该在高一持续努力。很多学生以为自己中考成功了,考到了重点高中,就可以“歇歇”了,等高三再努力也不晚,其实这是很失误的。只有持之以恒努力的学生,才会在高中阶段保持自己的实力或者出现逆袭,否则,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关系不大!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赢在高三


这个是从群里数据中统计的。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武汉市比较优秀的初中有这些:武珞路实验、华一寄宿、七一华源、二中广雅、六中上智、外初、一初慧泉、十一崇仁(南区)、武钢实验、三初、华一初、卓刀泉中学。

武汉市非常厉害的高中有这几个:华师一附中,省实验,武汉二中、武汉外高,武汉三中。

进了优秀的初中,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会让一部分孩子考上这些厉害的高中。

可以说,这厉害的高中里,绝大部分孩子都是这几个初中的。

为什么说这几个高中厉害?举个例子,华一就不说了,省实验这三年的实验班的平均分624分。

所以,进一个好的初中,中考就很有可能考得好,进了一个好的高中,高考也就有了一半的保障。

当然这是一个群体统计的数据,不代表个别的学生。

因此,现在常说中考决定高考!


我是刘老师,每天分享中高考答题技巧和学习干货。

关注我,助你考试考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