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成立之初、改革開放之前,中衛當地百姓飽受風沙之苦,家家都住土坯房,屋頂漏水,安全性能差;那時候,整條路泥濘不堪,出門往往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為營造一個生態宜居的環境,幾十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中衛人民經過不懈奮鬥和努力,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市城鎮道路、綠化、排水、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城鄉居民基本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如今,中衛這座城市越來越美、越來越宜居,中衛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2004年中衛撤縣設市以來,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衛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於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發展的方針政策,強力推進城鎮化發展進程。
從自治區成立,到改革開放,到今天,半個多世紀以來,中衛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278元和9377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收入的持續增長,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過去結婚時必備的自行車、縫紉機、手錶“老三件”早已被如今的汽車、房子、鑽戒所取代。
全市城市建成區面積由改革開放前的12.5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74.3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達489公里,集中供暖能力達到1109萬平方米,供水管道長度304公里,供氣管道總長度571公里,燃氣普及率達89%,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7.7%;全市19個小城鎮237個村莊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市城鎮化率達49.49%。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不僅是群眾的共同感受,更有實實在在的數據佐證:2017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率84.3%,黃河中衛過境段總體水質保持Ⅱ類優水質;沙坡頭區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原水水質持續穩定達到Ⅲ類,達標率為100%;城市綠地面積達2686萬平方米,水域面積達356.26萬平方米,打造了水在城中、城在綠中、水綠環繞的綠化生態體系,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層次分明、各具特色的道路綠化風格。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一項項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了千家萬戶。我市投資50億元,實施棚戶區 (舊城) 改造項目48 個,建設宜居家園、民生花園等17個安置小區,總建築面積達210萬平方米,完善了便民設施,直接受益群眾8600戶。投資16.8 億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5萬套88萬平方米,實現了“應保盡保”。投資近5億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05 個,完成現有建築節能改造291.7萬平方米,切實辦好民生實事。投資300億元,建成87箇中高檔商住小區,銷售商品房760萬平方米,城鄉居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一個天藍地綠、水清城淨、設施配套、文明和諧的新中衛正在寧夏西部崛起,中衛市已經成為寧夏沿黃城市帶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最具特色美的城市之一。(中衛市新聞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 王英)
閱讀更多 智慧中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