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OK,让我结束火器谱吧。

鸟铳

也叫鸟嘴铳,属于火绳枪。最大的特征是枪管长出枪床很多并且没有枪托。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工匠们没有更好的木材(其实不止,原因很多)来制作枪柄,只能使用树枝木来制作。其形制和质量之差让明朝士兵更愿意使用三眼铳。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枪机一般根据工匠个人喜好和理解来制作像这个外置杠杆枪机就很灵性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这把土枪把明朝鸟铳的特征全部表现出来了:枪管长,无枪托。可见鸟铳对后世的影响力。

在见识到日本铁炮和西方火枪后,明朝开始仿制。但是因为容易制作,鸟铳在军队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以后我们再讲讲中国土枪的历史)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抗战时期的鸟枪

倭铳(铁炮)

在与倭寇和万历援朝抗倭的战斗中,明朝发现铁炮小巧质量精良的特点非常适合亚洲人使用。很快也在军队普及,即便枪管质量依旧,葡萄牙式的枪机依然在军队里广受好评。(想了解铁炮的可以看我往前的文章CV3863194)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CV3863194

密鲁铳

密鲁一词是中亚地区的对奥斯曼土耳其的称呼,所以:密鲁铳=土耳其火枪。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鲁密铳是中国在明朝时期,由杰出火器研制家赵士桢所改进的一种火绳枪,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火绳枪。于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这种火枪在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遍布中亚、东欧乃至印度次大陆都有装备。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清朝时期的叉子枪也受密鲁铳影响

迅雷铳

迅雷铳就是三眼铳的加强版。

三眼铳火力不够?加到5管铳。

三眼铳不好瞄准?加加枪把手。

怕弓箭手反制?加盾。

近战不好?加斧头(滑稽)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三眼铳普拉斯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只会做加法的产物

这么说吧,除了枪把手全部都是多余的东西。像什么掣电铳、火箭溜等等都是这样看起来很厉害但没有经过实战考验的武器。

红衣(夷)大炮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口径即正义

这个时候已经是明末了,后金政权在萨尔浒之战中重创明军,之前明军瞧不上辽东的女真势力在火炮上重视不足。后金军队靠铁盾车在明军的三眼铳和小型佛郎机的火力下从容靠近,在有效射程内射杀明军士兵。

吃了火力不足的亏,明朝经葡萄牙商人处引进重型加农炮(一般口径12磅以上的攻城炮或岸防炮也导致长于攻城,拙于野战)取名红衣大炮(之后的什么大将军炮呀都是这类炮的衍生版)口径火力之大连铁盾车都扛不了(),宁远大捷使明朝和后金暂时处于平衡状态。之后清(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军积极吸收明朝降军和火器部队。明朝再无装备优势直至灭亡。

大明火器谱*末期篇*

清代纪功图中清军运输红衣大炮

不容易呀,好了大明火器谱结束了,洋洋洒洒4千多字并不能面面俱到每一个武器。只是把里面的典型展现大家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冷兵器及火器文章给大家

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