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拿林黛玉当挡箭牌的那么多,为什么感觉只有宝钗被骂?

钱小刀娱乐


你好,我是国风!

无论是王熙凤还是平儿,拿着林黛玉当挡箭牌的事不止干了一次。但是完全仅是无关紧要的随便拉扯个人就可以。对当事人完全造不成任何伤害!所以没有人骂他们。因为两个人没有包藏祸心!

但是薛宝钗就不同了,听了小红和佳慧的私语,怕两个人看到她记恨,特特地喊出来林黛玉,嫁祸给他。用心极其险恶。如果小红和佳慧是记恨旧事的人,而或是完全有危害林黛玉的能力。那么林黛玉肯定会因为薛宝钗的行为遭到无端的伤害!

两种嫁祸的本质完全不同,一种是无心之矢。另一种是居心险恶!所以只有居心险恶的那一方,挨骂很正常!


国风1974


题主看书仔细,《红楼梦》中,黛玉的确常常被别人当作挡箭牌。除了宝钗外,宝玉、王熙凤以及她的丫环丰儿,甚至黛玉自己的丫环雪雁都曾经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她当借口。这一点,其实就已经很好地说明黛玉并非表面上那么尖酸刻薄,相反,她是很好“欺负”的人,要不然她就不会成为如此受欢迎的背锅侠了。关于这一点,可以看看我之前回答的

《曹雪芹对林黛玉提出过批评吗?》

题主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拿黛玉当挡箭牌,却只有宝钗被骂。首先我想说明,“只有宝钗被骂”可能是题主的错觉,事实上有很多喜欢宝钗的人也为宝钗说话,不觉得她在滴翠亭“嫁祸”黛玉的事有什么大不了,自然谈不上骂宝钗。也不排除有人不仅骂宝钗,也骂其他让黛玉背锅的人。

但我是黛粉不是钗粉,如果一定要较这个真,我会说假如挨骂的只有宝钗而不包括别人,那宝钗其实也不冤。

以下通过对几次具体事件的分析,说明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骂宝钗而不是其他人。

1.藕官烧纸事件

藕官在大观园为菂官烧纸钱,婆子威胁说要报告“奶奶们”处罚她。发现了这一幕的宝玉为了维护藕官,就编造了一个谎言,说是他梦见杏花神向他要一挂白纸钱,还不能是本房的人烧,这样他的病才会好。于是黛玉为了帮他,就让那时已经做了黛玉丫环的藕官来替宝玉烧这一挂纸。

宝玉说这个谎言,只是为了阻止婆子对藕官的问罪。婆子损失的,只是在藕官面前的“权威”。对于身份低微的婆子,这点面子上的损失根本没啥,反正本来也不过是狐假虎威,如果不打着“奶奶们”的招牌,藕官也不会理她。

况且,以宝玉和黛玉的身份,婆子就算丢了面子,能跟他们计较吗?宝玉的谎言里,黛玉让藕官烧纸原是为了宝玉的健康,那么婆子要是阻挠,那可就是不希望宝玉病好咯?这么大一顶帽子,婆子可戴不起。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丢了面子的婆子都无法迁怒于人。

宝玉的谎言,并未给黛玉树敌。

后来婆子自己搬梯子下台阶,说回去向“奶奶们”汇报时,就说藕官被黛玉叫走了。这是黛玉被拿来当挡箭牌的又一例。不过婆子自己都拿黛玉当挡箭牌了,当然更不能怪罪黛玉。实际上婆子到底有没有那样对“奶奶们”汇报,也不知道。如果有的话,得看“奶奶们”到底是谁。是别人也就算了,如果当中有王夫人,这番操作难免会增加王夫人对黛玉的不好印象。这样追根溯源起来,还是要怪宝玉太粗心,只顾保护藕官,没有想到谎言对黛玉带来的可能伤害。

只是宝玉那么爱黛玉,就算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后果,他也不是有心的。所以,就这一事件而言,人们没法骂宝玉。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里藕官清明节在大观园烧纸祭奠谁?宝玉骂她了吗?》

2.鸳鸯拒婚事件

贾赦要娶鸳鸯做小妾,派邢夫人当说客。邢夫人兴冲冲找儿媳妇王熙凤商量。王熙凤深知这事难成,但又不想得罪自己的婆婆,于是就耍起两面派手段。一边拼命奉承邢夫人有计谋有想法,一边暗地里和平儿说好借机回避。与此同时,想当说客却被鸳鸯骂了一顿的鸳鸯嫂子向邢夫人告状,暗示当时鸳鸯身边还有平儿。王熙凤为了保护平儿也为了不让麻烦蔓延到自己身上,就开始和丫环丰儿演双簧,先是假装要叫平儿回来问罪,然后丰儿报告说平儿被黛玉叫去了。王熙凤只好“无奈”作罢,还假惺惺当着邢夫人的面抱怨了一下黛玉:“天天烦他,有些什么事!”

王熙凤的用意是欺骗邢夫人。明明是她自己让平儿躲出去,却把这锅扣到完全不知情的黛玉身上。那么邢夫人会因此对黛玉有意见吗?照理不会,因为黛玉根本不知道她们几个人之间的事啊,既然不知道邢夫人要向平儿问罪,那么自己有事叫走平儿有什么问题?压根不算对邢夫人不尊重,邢夫人也只能自认倒霉,觉得太不凑巧。

况且,这件事理亏的是贾赦和邢夫人,后来贾母发话之后他们就蔫了。别说王熙凤的谎言对黛玉没影响,就算黛玉真的凑巧叫走了平儿,那理亏的邢夫人也无法迁怒于她。

所以,王熙凤这波操作叫做既不损人也利了己,杜撰了平儿被黛玉叫走的情节,既帮自己脱了身,也没给黛玉带来什么影响。这是凤姐一贯高明的手腕表现,读者自然没什么好骂的。

3.赵姨娘借衣事件

雪雁不想借衣服给将要出门送殡的赵姨娘,就推托说自己的衣服都是黛玉让紫鹃收着的,要借的话得先向黛玉和紫鹃报告,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批准不好说,为免耽误赵姨娘的事,只好请她去找别人借。

这事的性质跟跟鸳鸯拒婚的事情有点类似,雪雁的出发点是婉拒赵姨娘。黛玉被拉出来作为婉拒的理由,而赵姨娘会不会因此迁怒于黛玉呢?按说也是没理由的。黛玉是主子,如果真的对自己的丫环有这样的管理习惯也很正常。她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地预计到赵姨娘要借衣服,以潇湘馆的流程和黛玉的身体状况,假如雪雁打了取衣服的报告,也确实有可能要浪费一些时间才可能得到批准。

所以,雪雁这个谎言基本上无懈可击,赵姨娘就算再心胸狭窄,碰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自认倒霉。谁叫她自己不来问黛玉呢?

所以雪雁这次拿黛玉挡枪,对黛玉并没有损害。而且,过后她第一时间向紫鹃做了汇报,原封不动地说明了自己推托的过程。这种主动坦白的姿态,基本上就可以抵消她拿黛玉和紫鹃挡枪的不是了。

既没有给黛玉带来不好的影响,又有坦白从宽的态度,雪雁自然可以免于挨骂。书里紫鹃没骂她,书外读者当然也没有骂她的理由。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第一眼就被贾母嫌弃的雪雁,长大后继续拖了林黛玉后腿吗?你怎么看?》

4.滴翠亭偷听事件

宝钗扑蝶,一路追到滴翠亭,偷听到亭子里红玉和坠儿的悄悄话,知道了红玉和贾芸私相授受的秘密。这种私密的事情,在那个年代绝对属于歪风邪气、行为不端。所以宝钗一边吃惊一边不屑,一边警醒地想到要是她们发现自己在偷听,可能会恼羞成怒对自己不利,得想个办法脱身。

于是,在红玉和坠儿推开窗子的时候,宝钗立马自导自演了一出戏,一边喊着黛玉的名字一边装模作样找人。成功的台词和表演完全骗过了红玉和坠儿,她们真的以为宝钗是碰巧刚刚才走过来,而黛玉之前已经在亭子外蹲了半天。那么,她们那“不可告人”的秘密应该是被黛玉而不是宝钗听去了。红玉因此忧心忡忡:

“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其实后来这事并未败露,所以红玉应该知道自己错怪了黛玉。但她以为的错怪,只是黛玉并没有泄露她的秘密,而不是那天黛玉其实压根就不在现场。所以,黛玉偷听红玉秘密这个锅就这样莫名其妙背上了,这不但显得黛玉很阴鸷,而且幸亏红玉是个丫环,而且为人也不坏,不能也不会对黛玉怎么样,倘若是个权力地位比黛玉高的人,从此记恨上黛玉了,找机会给黛玉使绊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黛玉,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招来这样的记恨和报复,是不是很无辜呢?

所以,这一次事件和前面说的那几件,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他人拿黛玉当挡箭牌,客观上并没有给黛玉树敌。就算有人蛮不讲理要怪罪黛玉,最多也只能怪她太不识趣事儿太多,是关键时刻坏了人家好事的扫把星。毕竟在别人编造的谎言里,黛玉的角色都是一个不知情者。所谓不知者不罪,那即使对她生气也记恨不起来。

宝钗的谎言就不同了,直接就把黛玉塑造成一个故意偷听的卑鄙小人,偷听的还是这种一般人唯恐卷入的、可能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的私密是非,那这样的黛玉是不是既坏又蠢?可见,宝钗的谎言,既严重损害黛玉的形象,也给黛玉创造了一个潜在的敌对者,根本不是题主所说的“并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后果”。这不是坑人么?宝钗这么做,挨读者骂是正常的。

还有一个原因也让宝钗挨骂,就是她自己人设上的矛盾。说白了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滴翠亭这一幕恰好是最好的表现。

王熙凤本来就是嘴皮子一翻,对自己怎么有利怎么说的人,她为了自己脱困,那样编派黛玉很正常,大家也都习惯了。

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无人怀疑。虽然他的大意很可能让黛玉在王夫人心目中丢分,但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保护一个女孩,所以大家只会觉得他糊涂,不会认为他心口不一。

雪雁的主动坦白更不用说了。如果有心陷害黛玉,她又何必坦白?

唯有宝钗,平时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一开口总是满满的大道理。人人都说她品格端方,谁知道她竟然会为了自保而嫁祸黛玉?

看看她在偷听时的心理活动:

“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奸淫狗盗”“眼空心大”“刁钻古怪”“人急造反,狗急跳墙”,知书达礼、总是与人为善的宝姐姐,在心里就是这样随意给别人贴上那么难听的标签?

而且所谓“人急造反,狗急跳墙”,都是她自己的想象。把红玉想得这么不堪,这表明了宝钗的目光如炬还是冷漠无情?事实上红玉压根没那么坏,宝钗却假设她会对自己不利,显然宝钗对人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信任。

再说,红玉只是一个丫环,那些“秘密”又是当时女孩子最害怕的东西,就算泄露了,慌张惶恐的也应该是红玉吧,宝钗需要防范什么呢?

退一步说,宝钗就是不想惹麻烦,那也可以理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问题是,宝钗自己跳出危墙也就罢了,但顺手把黛玉推到危墙之下是什么意思?

书里这一段故事写得很详细。宝钗的反应之迅速,构思之巧妙,表演之自然,确实让人佩服。她能在红玉坠儿推窗的电光火石间构思完成整个剧本并瞬间进入表演状态,包括喊着黛玉名字的同时作追赶状的身体语言,包括故意说给红玉坠儿听的充满细节可信度的关于黛玉在滴翠亭窗下蹲了半天的谎言,包括装模作样进亭子作搜索状,自然流畅的表演越是天衣无缝,越让人骇异于宝钗的心机。“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宝钗这一番心机表演,有谁能胜过?

更不用说一开始听见亭子里有人说话,宝钗完全可以自己走开,但她却“煞住脚往里细听”;假意搜索黛玉未果后,她竟然还“诅咒”黛玉“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番表演后离去,她心里并没有对于不得已搬出黛玉来挡枪的内疚,反而只是对红玉坠儿被自己成功瞒骗而觉得“好笑”——所有这些,都让人觉得这个人既阴险又狠毒,既自私又无情。

这跟宝钗平时的人设和表现是不是相去甚远?如此表里不一,不是让人细思极恐么?

所以,这件事是宝钗为数不多的明显黑点之一。宝钗因为此事被读者骂,不是没有理由的。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中薛宝钗偷听被发现后,为何毫不犹豫嫁祸给林黛玉?》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在《红楼梦》滴翠亭一节中,薛宝钗偷听了小红和坠儿的谈活,涉及到小红与贾芸的私传信物的对话。

薛宝钗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是不知廉耻,违反封建道德的。

这时小红要打开窗子,薛宝钗直觉到有危险,因为这是个眼空心大的丫鬟,见她偷听后,可能会对她产生不好的影响,立即计上心头,嫁祸林黛玉。不论最后对林黛玉有无影响,这本身就是嫁祸于人,是品质不好。何况谁能说对林黛玉沒有影响呢?小红的妈可是很有人脉的。

至于其他人,人家就是沒有恶意的随口一说,比如平儿说,林姑娘使唤丫头送东西来了,这完全沒有恶意利害关系,这种借林黛玉的名头,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自示必遣贵。


旁观者岚


级别相当啊!跑龙套的不值得置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