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黨建引領“開良方” 創新驅動“拔窮根”

  宜君縣堅持把脫貧攻堅戰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把動員和組織各方面力量聚力脫貧攻堅作為衡量組織工作成效的重要標誌,充分激發了黨員幹部、各類人才和各級組織“摘窮帽、拔窮根、展新顏”的動力和動能。

  一、強基固本,提升脫貧攻堅“戰鬥力”

  制定印發了《宜君縣加強聯村幫扶工作管理考核辦法》《宜君縣基層黨建問責辦法》《宜君縣駐村幫扶工作“七項措施”》等制度,建立了脫貧攻堅包村聯戶機制,整合了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力量,持續加大村級組織工作保障力度,嚴格落實民事代辦、“集中便民日”等制度。五年來,共排查整頓銷號軟弱渙散黨組織35個,發展村集體經濟組織84個、維修新建村級活動場所86個,真正讓基層有能力、有資金、有場所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整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資源,劃區域創新建立了29個農村“黨建工作站”,協助鄉鎮黨委抓好脫貧攻堅政策宣傳、黨員教育管理、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有效解決了撤村並組後村級組織融合難,服務群眾不便捷等問題,構建了“產業連片、環境連治、支部連建、幹群連心”的新機制。

  二、示範引領,鍛造脫貧攻堅“先鋒隊”

  充分激發駐村幫扶工作動力,構建了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工作保障、管理考核、鼓勵激勵、關心關愛長效機制。按照“一人選派、單位支持、全體有責”的要求,強化駐村剛性約束,明確了聯繫鄉鎮(街道)的縣級領導、幫扶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幹部駐村工作紀律及相關制度,建立了脫貧攻堅成效與村幹部補貼掛鉤機制,開展了爭當“親民、愛民、護民、靠民”的“四民型”幹部、“黨員政治生日”、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基層黨建“百日提升”等活動,設置“有困難找黨員”便民服務崗,推行黨員幹部掛牌上崗、“紅藍本”工作紀實、“週三夜校”等制度,大力培樹何小勇、陳明濤等一批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宜君工匠”;劉彬、靳康鵬等一批優秀第一書記,調動和激發全縣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中“追趕超越”的精氣神,充分發揮“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範效應。

  三、多措並舉,盤活脫貧攻堅“一盤棋”

  組織開展“主責主業、建強堡壘、提升素質、聚集人才”等抓黨建促脫貧“十項行動”。健全完善考核管理、績效評估、問題督辦、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組建了醫療、文化、農業技術等6支人才服務隊,深入一線,開展“扶志扶智”、技術培訓等工作。組織2283名黨員幹部與3591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送技術、送項目、送溫暖,彰顯了新時代黨員幹部新形象。落實“三項機制”要求,優先從脫貧攻堅一線選拔任用表現突出的幹部,對脫貧攻堅工作不力、措施不實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截止目前,全縣共提拔任用優秀駐村幹部24名,表彰獎勵幹部172名,“能上能下”“下”幹部16人次。縣委堅持每月專題召開脫貧攻堅調度會1次,採取大家談、共同議的方式,集思廣益破解脫貧攻堅重點難點問題。

  四、創新驅動,迸發脫貧攻堅“新活力”

  按照鄉村振興總要求,在全縣農村基層組織中開展以培樹“脫貧攻堅紅旗村”“基層黨建紅旗村”“產業發展紅旗村”“美麗村莊紅旗村”“文明新風紅旗村”和爭當“駐村扶貧工作標兵”“最美扶貧幹部”為主要內容的“紅旗標兵”評選活動。共評選表彰脫貧攻堅“紅旗村”10個、駐村扶貧工作標兵32人、最美扶貧幹部8人。凡被命名為“紅旗村”的村黨組織書記、村主任每月補貼增加300元,村民小組長每月補貼增加100元,調動了農村幹部的積極性,形成了“村村爭紅旗、人人當標兵”的濃厚氛圍。穩步推進駐村幫扶幹部“暖心工程”,著力改善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和生活條件,確保117個村全部達到有“小飯桌”、有洗浴間、有水廁、有駐村幹部臥室、有取暖設施“五有”要求,讓駐村幫扶幹部安心、安身、安業。同時,縣委頂層設計、幫扶單位全力支持、村黨組織因村制宜,逐村建立“宜馨超市”“宜民講習所”,深入開展“細說變化頌黨恩”“五好新風助脫貧”等“十二項”活動,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黨組織教育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迸發了全縣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動力和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