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很早我就知道了《寂静的春天》,与大部分名著我们都知道但却不怎么读一样,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直到几年前,在一次科学传播课上,授课老师满怀深情地以蕾切尔·卡森为例,讲述科学家与科学传播的故事,我才意识到这位女性的重要性。

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一名弱女子成为世界环保运动史上耀眼的存在?这名伟大的女性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在这本《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里,我找到了答案。


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7月引进出版的,是迄今为止关于蕾切尔最全面详细的传记。之所以关注到这本书,与我正在翻译的一本关于蕾切尔的传记绘本有关,当我在查询资料去翻译那短短几千字的绘本时,我深深地被这位伟大的女性吸引住了。

《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获得《纽约时报》年度瞩目好书、《科克斯书评》年度图书,并得到《科学》《出版人周刊》《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好评推荐,足见这本传记的独到之处。

作者威廉·苏德是个功底深厚的作家,他爬梳了大量资料,没有循规蹈矩地从生写到死,而是把蕾切尔的人生架构在环保大历史的背景下下,让诚恳、执着、倔强勇敢的蕾切尔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唯有鲜活生动,才足以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本书里,我们将看到蕾切尔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享誉全球的生态人文作家,以及她在这条路上所面临的压力和应对之道。

1907年,蕾切尔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户农民家庭。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母亲一直很支持她求学。在蕾切尔年幼时,她常常跟母亲一起去野外散步,她从小就痴迷大自然,并热爱写作。大学期间,蕾切尔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由此找到了兴趣与特长的结合点。

蕾切尔的成名作“海洋三部曲”(《海风下》《我们周围的海洋》《海边》)以诗意的语言把海洋的故事娓娓道来,改变了人们对海洋的看法,虽然在如今看来,很多科学知识存在错误和纰漏,但蕾切尔的独特本事在于她能在科学与普通读者之间搭起桥梁,增进人们对海洋的理解,并进而改变人们对整个地球的态度,这也是如今我们开展科普工作时所极度欠缺的。


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苏德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世人周知的蕾切尔以外的形象——固执、有着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拖稿严重、对他人严苛……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更加凸显出这本传记的可贵。

真正让蕾切尔享誉全球的是《寂静的春天》,苏德自然没有落下这部书的创作历程。《寂静的春天》让蕾切尔走上了一条很不一样的旅程。在那之前,蕾切尔的主要兴趣还在于海洋科普,但这部书让她把写作视角放得更高、更远。

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当然,她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也会更大。那时人们正在讴歌农药的发明与使用,蕾切尔却冷静地发出质疑,控诉人们对自然的控制,以一种前瞻式的写作方式描绘了一个可怕的未来。她把庞杂的材料去粗取精,浓缩在一本书里,有宏大的背景作为底衬。

事实上,她在教人类学会谦卑。《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轰动,有人爱,有人恨。两年后,蕾切尔去世,但她开启的环保运动却愈演愈烈。时至今日,人们仍将《寂静的春天》的出版视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发端。


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没有美化蕾切尔。虽然这本传记也是本“定案本”传记,但却非常好读,威廉·苏德没有迷失在茫茫资料里,他就像一个心灵手巧的缝纫高手,用这些资料编织出了蕾切尔伟大的一生。

在抛开那些荣誉与争议后,蕾切尔就是个普通人,关爱家人,以一己之力养着一个小家庭。但她没有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琐碎,她很清醒,也用这种清醒浇醒了狂妄的人类。

半个多世纪已过去,蕾切尔早已长眠于大海,环保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到在那个遥远的海岸边,瘦弱的蕾切尔迎风而立,海鸟在四周盘旋,森林里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

她让春天不寂静:《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

蕾切尔转身走回她的林间小别墅里,继续写下她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呼吁建立人与天地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永不停笔。

我想,真正优秀的传记应该具备这样的魔力,既能让读者从事件本身层面上了解传主的一生,又可让读者从精神层面上感受到感受到传主的气质,毕竟传记讲述的是生命的故事,可当作他人的人生指引,《更遥远的海岸:卡森传》便做到了这点,是值得一读的优秀传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