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放量上攻,難掩分化本質!

反彈之後,大盤昨日梅開二度,再報一根中陽線,一舉重新站上3400點的關口。回顧近兩個月行情,指數持續的區間震盪中,能夠連續兩日承接中陽線的情況,確實比較罕見。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指數表現一片繁榮的景象之下,投資者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透過現象看本質,指數的上漲,似乎並沒有掩蓋住個股的分化,大資金玩的權重藍籌繼續充當著指數助推器,而普通散戶玩的中小成長股,似乎依舊遊離在市場的邊緣。

昨日盤面上,真正支撐指數上漲的就是滬深300以及上證50中的一些標的,其中“兩桶油”就出力不小,此外銀行、保險也有一定程度助攻。客觀來看,參與這類股票的散戶真心不多。所以一天行情下來,各路機構可能擊掌相慶,但很多散戶卻是一頭霧水,不願買、不敢買的股票漲個不停,願意買、敢於買的股票始終趴著不動,這種讓人情緒複雜的行情,是多數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當前的中國股民,生存在一個最不容易賺錢的牛市之中。指數的慢牛趨勢,已經是不爭的共識,但個股的行情分化,卻超乎一般人的理解。筆者認識的很高民間炒股高手,現在炒股的積極性都不高,很多都處於裝睡狀態,理由幾乎一致,市場深刻變革之後不好賺錢,與其拼死拼活的折騰,不如退出市場休養生息。

白馬藍籌的上漲,邏輯上得益於政策的傾斜,管理層積極倡導價值投資,需要樹立樹立標杆、樹立榜樣。這個時候,諸如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等白馬藍籌順著杆子往上爬,也無可厚非。但是,價值投資雖然受到政策的庇佑,但樹終究不能漲到天上去,價值投資一旦背離價值本身,與題材投機無虞。筆者認為,當前很多一線高價白馬股,已經脫離了合理的買入區間,已經不再具備投資價值,頂多算披著價值外衣的“價值投機”。

這種時候,筆者不建議隨大流去追擊高價白馬股,對於一些低位相對滯漲的品種,可以適當關注。而對於題材股,目前受到市場的冷落,但也不能一棍子完全打死。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高價白馬一旦出現休整,低位題材完全有出現蹺蹺板效應的可能。

最後,簡單談一下筆者對新股發行的擔憂。每週8-9只的新股,已經是雷打不動的節奏,環顧全球金融市場,絕對找不出第二家。市場本身處於存量博弈,現在還源源不斷的進行抽血,很容易造成市場的“貧血現象”。而且,當前市場盛行的白馬藍籌風,事實上對市場也構成了間接的抽血。雖然目前來看,行情通過內部的分化調整,勉強能保持市場正常運行,但若長此以往,這種節奏恐難以為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