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網貸投資人,下一步怎麼辦?

原創|網貸投資人,下一步怎麼辦?

上週互金行業,波詭雲譎,很多老投資人都雷了。憤怒和委屈一下子狂瀉出來,各地出現了非理性維權。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逃離還是堅守,質問還是等待?今天這篇文章,寫給大家:

1保障知情權,對辦案機關切莫苛刻

知情權問題,一直是網貸維權案件的難點。

誠然,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的案情及辦案資料屬於國家秘密,沒有人敢於將國家秘密散佈出來。以前警方辦案,還有點藏著掖著的既視感,如今隨著涉眾案件的增多,警察朋友們實際上知道應該及時與投資人聯絡,溝通信息。

只是,有時候我們太著急,他們又太謹慎

投資人在維權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定數量的行政糾紛,主要是投資人認為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辦案速度不夠快,要求更快更給力。而公檢部門很委屈,他們已經盡力扣押凍結資產了,但是有些案件里扣押的資產是案外人的唯一住房,甚至有善意第三人購買的合法房產,他們總不能妄顧法律,一味遷就刑事案件的集資參與人。

其實,公檢法各機關都是想要好好辦案的,咱們如果給他們太多壓力,比如去舉報人家違法辦案、枉法裁判,會傷了人家的心。如是,誰願意再留著血、留著淚繼續當英雄呢。所以,凡事有度,只要保障咱們的知情權,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我們互相理解和支持,對資金返還更有利。

2還原事實,不要以訛傳訛

在經歷風暴的時候,我們發現,人性有獵奇和傳播傾向,本來是一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有遁世的想法,外界就會傳播說他跑到境外了,更外界的人得到的消息又變成實際控制人跑了,一波一波地傳播,一波一波地信息差異,最終,導致實際控制人的其他公司也跟著一起遭殃。

維權不是一場痛苦的狂歡。

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

理性維權是一個持久的爭取,是要還原事實,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例如,在一起案件中,我們發現真正用款的企業還在逍遙,欠投資人的2000萬還在無償使用,為什麼沒有人去起訴他們呢?您可能說,起訴他們太慢了,不如抓平臺老闆快,嗚呼,平臺老闆資金鍊斷裂後,哪個還有錢呢?老婆孩子的安家費通常都拿不出,我們見嫌犯家屬自殺自殘的事情也不少了。尋找到真正有能力還款的人或企業,很重要。

我們建議大家考慮起訴合同相對方,民事訴訟在一些地方可能會被“中止”,但我們得爭取立案,因為最高法院實際上已經明確表達過,刑事法律關係和民事法律關係本身是並行不悖的,不能偏廢。付出一點成本進行民事訴訟,甚至跟立案庭、民庭法官認真務實地溝通十分必要。在一些刑民交叉案件中,我們還能看到刑事法官會協調幫忙民事案件的執行工作,其實,大家還是想解決問題。

昨天在微信群看到,有人在傳播現在風頭浪尖的幾個平臺老闆的朋友圈,告訴大家凡是下面點讚的、支持的其他平臺老闆,都不是好東西。需要及時從後者所在的平臺集體退出,要求兌付。

這種做法讓人費解。

點贊,就能判斷其平臺不靠譜嗎?未免太感性了

塌方式擠兌,大家還沒有被逾期的火燒死,就先發現乘坐的船翻了,最後的結果可能是溺亡。這就是經濟學上的合成謬誤。每個人的選擇也許沒有錯,但集體擠兌會加速全行業下滑速度,最終導致其他平臺連環出事,本來能去海外上市的企業也生生拖垮了,大家能賺到的利息木有了,本金可能也不好說。

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

咱們網貸投資人,還是要理性決策,不看平臺商業模式和基本面,單純從老闆給別的老闆點贊上就決定退出還是加倉,實在有些武斷。

4寫在最後.....

有些朋友說,網貸行業會不會有國家隊救市,我們確實也不清楚。但是,如今各地案件頻出,嚴重影響了某些地區的生產生活,各方都已經看到了。對於泡沫一定會擠破,但是要不要追求:水至清則無魚的效果,也許監管機構有自己的考量。

網貸行業的興衰,真的是一部奇異的電影。

每一個角色都那麼鮮活和個性,作為能覆舟能載舟的水,普通網貸投資人才是真正決定大勢的力量。既然如此,就不要輕賤自己,也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能不珍惜生命。希望總是有的,需要大家的智慧去爭取。

往期精彩回顧

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
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

肖颯,合夥人律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被評為2016及2017年度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網貸之家最受歡迎專欄作者,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辦公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原创|网贷投资人,下一步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