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产的歼11和2008年生产的歼11在技术上有没有差距?为什么?

国际外交忽悠团创始人


区别是很大的,2018年的重启生产型歼11B战斗机大量的采用了歼11D战斗机的技术,他并不是过去的老歼11B了,因此更加先进。

歼11B重启型战斗机是沈飞在基本停止歼11D战斗机的开发后重新改进的歼11B战斗机。原本,空军打算在歼16多用途战斗机之外再研发一种全新的专用空战重型战斗机,在歼20服役的同时用来填补我国对重型先进战斗机的需求,这款战斗机就是歼11D,他曾经被看做是苏35战斗机的有力竞争对手,但是我国进口苏35战斗机之后,对歼11D的需求锐减,外加歼20的大规模服役开始,歼11D越发的尴尬。

但是歼11D战斗机为我国的侧卫系战斗机积累了很好的发展经验,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比如更换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比如使用更多的复合材料,比如换装推力更多的WS10B发动机等,都是能在不制造歼11D的情况下,把我国的战斗机质量升级到新高度的办法。而且这样比直接研发歼11D要更加便宜、可靠。于是我国开始利用歼11D的技术改造歼11B。

新生产的歼11B战斗机使用了太行WS10B发动机,推力为14吨,而此前的歼11B战斗机使用的是WS10A发动机,推力是13.2吨,虽然单发推力仅仅上升0.8吨,但是双发增加了1.6吨推力也足够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提高飞机的挂载能力了。而且新的歼11B战斗机还使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根据统计,大概能在不改变飞机机动过载能力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重1吨的重量,这样,发动机推力增加了1.6吨,机体减重了1吨,整个飞机的重量裕度一下子多出来2.6吨。

歼11B战斗机还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机载雷达,把过去的1474脉冲多普勒雷达换装为如今的大孔径、大功率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飞机的探测距离、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多目标交战能力都获得了提升。要知道,过去的歼11A战斗机曾经因为雷达不好,影响了中距离空战能力,导致被瑞典的JAS39在中距离空战中打了一个8比0。

当然,在第二次和泰国的JAS39战斗机的空战演习中,我国出动了中距离空战能力更好的歼10A战斗机,就一举改变了劣势。新歼11B战斗机的雷达比老歼10A的PD雷达要先进的多,中距离空战能力还提高了一个层次,足以在中距离压制几乎所有的四代半战斗机,因此新的歼11B战斗机比老歼11B的综合作战能力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早已经脱胎换骨,堪称是一个新的型号了。


海事先锋


首先呢空军大部分列装的并不是歼11,而是歼11的改进型号歼11B,歼11在装备部队没多少架之后就已经停止生产了。后续装备的机型都是歼11B,歼11B从2008年生产一直到今天。网友可能会好奇,今天生产的歼11B和以前生产的会有哪些改进,会有哪些区别呢?区别这肯定是有的,但是并不太明显。毕竟即便是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也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肯定不会把四代机甚至五代机上的先进技术移植到三代机上面。那样成本合不来,就算是硬要把歼20上的隐身技术移植到歼11B上面,那么还要修改歼11B的气动布局。这一项还不如重新设计一架飞机。但是肯定会把歼11B的核心部件进行升级换代,毕竟10多年前的技术已经很落伍了。

18年版本的歼11B配备有比08年版本歼11B更先进的二代光电瞄准系统-EOTS光电瞄准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雷达被干扰的情况下使用红外线探测来追踪敌机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在自己雷达被干扰的情况下发动对敌人的进攻。虽然没有配备有源或者是无源相控阵雷达,但现在歼11B上面的机载雷达,肯定要比当初的多普勒雷达要先进的很多。

动力系统由原来的涡扇-10A换装为现在先进的涡扇-10B,续航能力和机动性能比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挂载的武器也由原来的霹雳-8格斗弹和霹雳-12中距离导弹换装为现在的霹雳-10和霹雳-15,攻击性能比以前要大大的增加。从现在的综合性能来看,歼11B即便是达不到四代机的水平,也完全可以算是三代半的水平了。

有些网友可能会疑惑,我国都已经成功研制了第五代战机歼20,为什么还要装备第三代战机呢?那么我很不幸的要告诉你,我国不光装备有第三代战机,还装备有第二代战机呢。至于说这其中的原因,钱是一方面,一架歼20可不便宜,我国的军费又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像膀肥腰圆的美国土豪才装备有几十架的F22。军事装备的换装都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说换就换。而且像我国装备的二代机和三代机还有很多的用途,没有必要直接把它们丢掉。


沐风谈兵论道


是有差距的,雷达航电,配套武器以及发动机都有一定差距。

2008年的时候刚刚开始生产歼11B不久,配的是刚定型2年的太行发动机,也就是WS-10A。雷达用的还是平板缝阵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能力和相控阵雷达有不小的差距。当时使用的对空武器仅有霹雳-8格斗弹+霹雳12中距弹。

在06批次生产结束多年后,歼11B进入了长时间的停产状态。而就在大家以为歼11B彻底停产时,2017年的一则央视的报道,表明歼11B仍然还在生产,只是样子跟过去有所不同。

07批次的歼11B

央视对歼11B新批次战机生产车间的曝光

按照中国军网的一篇文章的披露,歼11B最新型号,已经装上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并可以使用我国第四代格斗弹和中距弹霹雳-10和霹雳-15.这意味着沈飞升级了歼11B的武器射控代码。

07批次的歼11B挂上了霹雳-15,战斗力大增

此外,歼11B和歼16一样,用上了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FADEC)的WS-10B发动机,推力和飞行性能比之前的WS-10A也提高了不少。

歼11B一开始就不具备精确对地打击能力,以至于要挂着火箭巢和铁炸弹执行对地轰炸任务。直到今天,新批次的歼11B,由于换装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对地探测能力相比脉冲多普勒雷达有不小的提升,具备了合成孔径绘制地形的新歼11B理论上对地能力也是可以上一个台阶的,就看相关单位会不会给他研制配套的精确制导武器了。不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有看到歼11B在任何报道中有使用精确对地制导武器的描述。。。


纸上的宣仔


很多“军迷”小看了老大哥沈飞。

其实,几年间就有百架的歼16装备部队;歼15我们应该知道满载24架,那么肯定在路基备勤轮训还有24架,新的航母进展顺利,舰载机也得同步生产,改进型歼15不可能拖后腿,总共应该有不少于70架左右才能满足需求。

歼11D到底有没有投入生产?我因为已经装备部队。一、央视小撒采访歼11B部队的视频瞬间暴露11D,后来马上打上马赛克。二、在西南谋机场同时发现5架11D也会得到答案。三、歼16装备部队非常顺利,其实16、11D大多是共融,只是部分模块进行改变,因此生产11D没有任何技术难题。四、空军是我国三军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我军急需重型歼击机,保持对周边国家及地区或海洋控制优势,需要16、11D、11B升级,需要沈飞系列战机。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正题,歼11B2018年与早年的11B有没有变化?我的答案是11B已经停产,只是列装部队部分歼11B回厂升级改造。主要改造内容是:信息化兼容、火控系统升级、更换雷达系统换装隐身新涂料等,细心的军迷早就得到海军也在“回炉”改造以前的军舰。

这是本人沈飞的认识,也是对关心人11B的回答。


沉语八卦


既然生产的日期不同,那么相同的战斗机肯定是有技术差距的,只不过不大而已。2008年的中国科技,和2018年的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早期生产的歼11B战斗机,是没有精确对地攻击能力的。而新生产的歼11B则增加了精确对地攻击能力,其他的则没什么变化。

为何早期的歼11B不具备精确的对地攻击能力?

首先来说,歼11B服役于2006前后,那个时期我国空军的主战装备还是早期的歼10(数量少),苏27,苏30MKK,歼8,歼7。而这些战斗机的制空性能也不怎么样,早期的歼10还不具备发射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只能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霹雳-11。而唯一能够发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也只有苏30了。所以说,那时可是急缺制空战斗机。而歼11B就在此时服役,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没有精确的对地攻击能力,主要性能还是放在制空上的。早期歼11B战斗机装备的是1493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当时,该雷达的性能也是比较好的,探测距离在120千米左右,能够同时跟踪10个目标,对其中的4个发动攻击。


为何歼11B又复产了呢?而不是大量生产歼16或者歼10C?

因为我国进行了军改,空军由师改旅。如此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战斗机进行补充编制。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只有重型战斗机才符合需求。因为其航程远,载弹量大的优势是歼10系列战机不能比的。

既然是重型战斗机符合需求,那么歼16,歼11D,苏35的性能要比歼11B强得多,为何不选择这三种呢?


因为苏35战斗机不是国产的,还要等俄罗斯生产,不知到了何年何月,速度过慢也不足以达到快速补充的目的。而歼16战斗机的造价高昂,且生产速度也不快,更不能快速补充部队所缺的。至于歼11D,那就更远了,目前来说没有一点消息。所以说,如果要快速量产,还是技术已经成熟的歼11B才能够担负起迅速补充数量的重任。沈飞目前就有歼16这个型号在生产,也与歼11B有许多相同之处,生产歼11B才是最快的选择渠道。



而且,随着歼20,苏35,歼16,歼10C等航电系统更为先进,空战能力更强战斗机的大量生产。正因为歼11B的新批次升级不大,对付周边国家的空军装备没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所以就无需在挑起制空的大梁了,这也是新批次增强对地攻击能力的原因。


新歼11B相比老歼11B性能的提升。

新生产的歼11B相对于老歼11B增强了精确对地攻击的能力,其他的相对老款来说改变不大。这也是歼11B能够快速大量复产的原因,毕竟作为补充的机型,无需花费更多的精力。也见过歼11B挂载霹雳-15导弹的图片,或许新批次也能使用霹雳-15和霹雳-10导弹了。要知道最终挑大梁的还是歼20,歼16,歼10C等,而歼11B只需进行对地攻击和巡逻就行。(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今年已经是2018年了,歼20已经在万众瞩目之中走进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列装部队。那么现在生产的歼11b和十年前我国生产的歼11战机又有什么差别呢?虽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魔改”,但是在火控,雷达,和火力上有这些大的改动。

首先,其火控系统有了较大的提升,首先一个大的改进是其装备了我国先进的第二代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种系统能够在没有雷达的时候,使用红外探测等其他手段瞄准敌机,为我方导弹提供制导。这甚至能在我机雷达被干扰的情况下还能发射导弹,攻击敌方

第二,在一期央视的报道中,着重提到了歼11b换装了更新的高性能雷达,虽然从外形中可以看出并不是相控阵雷达,但是据军迷推断很有可能是国产的多普勒雷达。提高了歼11的搜索和航电水平。

最后,18年生产的歼11b使用了之后新研发的国产ws10a发动机,并且提高了火力兼容性,可以在其上运作更新更有威力的导弹,例如pl15等。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军事技术一直在升级,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军现役战机的歼11不可能一直原地踏步。事实上,在五代机发展的红红火火的的同时,作为其高低搭配的歼11也有了全面的进展。虽然这些进展略小,没有起到魔改或者质变的结果,但是这些进步还是可以确实的提高其战斗力,积小成多,聚沙成塔之下也能大幅提高我国空军的水平。


诸葛小彻


差距当然有啦。但并不深刻。

第一,量产的发动机不同,不管从推力,寿命,都比十年前的要好,十年前的已经停产了。

第二,电子设备略有提升,但不是很多。现在的战斗机,航电要占成本的很大一块。如果把四代机的航电装在三代机上,三代也不便宜了。但这批次的航电更完善,飞控更成熟。

第三,整体质量更好,先进工艺的应用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质量。

但整体来说,还是小打小闹。更先进的歼11D因为太贵,不知道能不能投产。


龙骧虎贲九天游龙


发动机不一样了,能力都差不多,就是打不过苏35S的那种样子


自卑虎


三通道航空发动机的特点

所谓三通道航发,就是发动机内部有三个气流通道的航空发动机,像美国目前在研的自适应变循环航发就是三通道航发。

现有的涡扇发动机都是内外两个通道的发动机,燃烧室在内通道里。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有内外中三个气流通道,燃烧室同样在内通道,三通道前设有调节档板,可以调节三个通道的进气量。

在三通道发动机里,可以考虑把燃烧室设在中通道里,内外通道的气流都不参与燃烧,通道前设置可调式分流器,以调节三个通道气流比例。

燃烧室在中通道里,可以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燃烧室产分的热量通过内外管道壁的传导,使内外通道里的气流都能受热膨胀,提高燃料热量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发动机推力。同时内外通道里的气流能使中通道燃烧室内的高温气流更好的冷却,使后部涡轮工作环境的温度较内通道燃烧室低,而涡轮轴也不通过燃烧室,整个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环境都将会有所改善,工作环境的改善对减少涡轮故障,提高涡轮乃至整个航发的寿命都有积极作用。

中通道燃烧室航发配用新型多向进气异面风扇,增加航发的进气量,充分的利用燃料燃烧的热量,使航发在推力增加的同时,寿命也会增加,故障率下降。

三通道发动机和中通道燃烧室,多向进气异面风扇都是全新的东西,在研发,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后,相信它们一定能在航空领域大放异彩。


新型异面风扇


既然定位都是歼11,那么请问为什么要有差别?如果有差别,那么型号肯定不同了,型号不同,那么就有很多的地方被改动了。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