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5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外出打工工作難找,該咋辦?

現在的農民,在家耕種田地收入微薄,就不得不外出務工增加經濟收入。雖然外出務工背井離鄉,各方面得不到相應的保障,而且辛苦勞累。但不管怎麼說,在外務工的收入比耕種土地的收入高出不少,甚至兩三個月的收入,就類同耕種一年莊稼的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都紛紛拋荒土地外出務工。

但是,農民到了50歲左右,用人單位總以各種理由,不再招用農民工,這樣農民工又面臨著重找工作的難題。那麼,到了這個年齡段的農民工,又該做些什麼才能養家呢?

農村5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外出打工工作難找,該咋辦?

現在確實有不少上了年紀的農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現在農民工群體人口數量巨大,參與到了各行各業的工作之中去,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仍然是以以出賣體力勞動為主。所以在勞動力的需求方面,青壯年勞動力最受歡迎,但是老人卻相對應的,無法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因此有一些上了年紀農民確實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農村5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外出打工工作難找,該咋辦?

選擇適應自己的行業

農民本來就是耕種田地的,既然不能外出務工,那就重操舊業,畢竟在外面打工多年,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市場意識得到了增強,那可根據當地的地域特點和市場需求,可發展經濟農作物種植或發展養殖業,這兩項農村最基本的行當,對於所有的農民朋友來說都駕輕就熟,可以輕易上手。等從業經驗豐富了,就可以流轉鄰居的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或養殖,這對年齡較大的農民來說,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農村5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外出打工工作難找,該咋辦?

留在城市從事小買賣生意

農民工在城市務工,對當地的環境和各方面都熟悉,具備了一定的人脈關係,這樣就為自己創業創造了良好條件,可根據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需求,發展適合當地人口味的小吃食、早餐、宵夜或其他飲食類的小生意。千萬可別看這些小生意,就是因為人們的需求量大,市場需求廣,這些方面做好了,比打工的收入絕對要高出也不少。

農村5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外出打工工作難找,該咋辦?

當農民因各種原因不能外出打工,沒有收入,不要氣餒,不要失去信心,可以多考慮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做好,自己身邊有哪些優質資源等。這個時候把這些充分的考慮進來,就能少走彎路,很快入行,有效增加收入。其實,就是一句話,這個年齡段的農民,要看自己適合做什麼,自己又能做什麼,選自己擅長的行當去做,做熟不做生,就會取得理想的結果。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