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帝為何大多在冬天駕崩?大有玄機

清皇帝為何大多在冬天駕崩?大有玄機

【精彩書摘】

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於風霾間。~《元史》

行醫的人都知道,冬天,特別是北方嚴寒的冬天,是很多老人家熬不過去的關卡。那麼,北京的冬天又如何呢?翻開厚厚的皇家檔案,令人驚訝的是,清朝入關後的十位皇帝,不少就栽在這“關卡”上。

●京師嚴冬,清帝殺手

順治帝死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同治帝死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這兩位據考證均因患天花之類的傳染病而離世。康熙帝死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乾隆帝死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道光帝死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這幾位都是年老病衰而亡的。宣統帝(溥儀,後來變身普通公民,定居北京,患有癌症)死於公元一九六七年十月十七日,也算是秋冬時節。光緒帝崩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相傳遭人以砒霜謀殺。至於雍正、嘉慶、咸豐(死時身在承德)則在夏天亡故。

為何多數清帝“選擇”在冬季龍馭上賓呢?他們死時的年齡、體質基礎和直接病因儘管差別很大,但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就是北京冬季的惡劣天氣。

寒冷可引發血液濃度和黏稠度增高,所以在冬天,因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會增加。在低溫狀態下,血管收縮會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使心臟負荷增加;而心臟冠狀動脈也會收縮,尤其在心血管已有粥樣硬化狹窄處,更易受冷而縮緊,造成血流不順暢,加劇心肌缺氧。寒冬又是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更是苦不堪言,心肺互相影響,病情常會加重。不過,溫度嚴寒雖對心、肺、腦的疾病推波助瀾,但這並非北京的專利。

●霧霾沉沉,自古有之

在冬春時節的京師助紂為虐的,還有霧霾殺手。時下,北京霧霾幾乎天天雄踞媒體頭條,其實它不是“小鮮肉”,而是“老魔頭”了。其肆虐可追溯到元代。《元史》記載:天曆二年(公元一三二九年)三月,“雨土,霾”,“天昏而難見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公元一三四○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於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這些風霾持續時間長而能見度很低。在當時,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緩解這種惡劣天氣,於是迷信的元順帝只好求助於上蒼了。此時的元帝國由於統治階層累積了極深的社會矛盾,國家動盪不安,已經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跡象,又“配”上如此的天昏地暗,難怪惶恐的元朝皇帝擔心上天的眷顧已經不再了。

到了明代,“霾災”的記載逐漸增多。《明憲宗實錄》雲:“今年(公元一四六八年)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成化十七年(公元一四八一年)四月,“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弘治十年(公元一四九七年),“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明代中葉的弘治帝朱佑樘是比較有作為的帝王,政治尚屬清廉,不料也被降“天災”,不知道皇帝作何感想。除了一味給老天爺叩頭外,也實在沒有什麼妙招。

清代的京城“霾災”就更多了,康熙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年)某日,原本是科舉放榜,但“黃霧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風,(會試)榜必損壞。”嘉慶十五年(公元一八一○年),“京師入臘月以後,時有霧起霾升,連宵達旦,宛平、大興具有上報。”“瓊島(今北海)霧鎖霾封,難見真容,煤山隱於風霾土雨。宮人隱於殿中,時有探望。”咸豐六年(公元一八五六年),“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總之,當時的霧霾天氣和今天已非常相像了。這一年,儘管太平天國戰爭依然打得白熱化,但咸豐皇帝原本心情不錯,因為四月,兒子載淳(日後的同治帝)出生。然而,接下來的一系列惡劣事件讓他焦頭爛額,面對霧霾天氣的襲擊,他連下“罪己詔”的念頭都懶得去想了。六月,太平軍首次攻破江南大營,軍威大振,清廷一片垂頭喪氣;接著重慶發生強烈地震,舉國震驚;十月,“亞羅號事件”爆發,英國海軍藉此悍然發動進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更糟糕的是,這年從夏到秋,直隸地區天災不斷,旱災、蝗災水災、在三、四個月內相繼發生。據民國《霸縣新志》記載:“夏旱,蝗,秋大水。”

《清稿史.災異志》載:“八月,昌平蝗,邢臺蝗,香河、順義、武邑、唐山蝗。”民國《平谷縣志》載:北京“八月初七日至初十日飛蝗蔽天,自南大至,晚禾傷損。”顯然直隸地區雖有水旱之災,但為害最烈的是蝗災。面對如此天災人禍的困局,倒楣的咸豐帝哪有心思去理霧霾天氣呢?

對古人而言,對霧和霾的差別並不清楚,但今天看來,二者區別很大。霧是自然,霾乃人禍。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霾是空氣中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氣溶膠,能使大氣混濁。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汙染狀態,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表述,尤其是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二點五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

古代,驢馬車是交通主力,有時給王公貴族代步的還有更“環保”的轎伕,周邊也沒濃煙滾滾的煙囪,但北京地勢三面環山,霧霾容易聚集而不易驅散。而身為政治文化中心,建築物不斷增加,人口密度愈來愈高,空氣流動下降,再外加上層階級冬季大量燒炭取暖,空氣汙染在所難免。

●隨風潛入夜,害人細無聲

古時候的霧霾當然無法和現代工業汙染造成的惡劣天氣相提並論,但已初具雛形,從理論上說,它們對人類的傷害機制是類似的。

那些細小的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的細支氣管和肺泡,對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及血液系統等造成廣泛的損傷,同時這種大氣成分中氧的含量勢必減少。依附在顆粒上的多種病毒也經口、鼻進入人體,迅速在上呼吸道“紮根”。由於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的抵抗力較弱,所以霧霾中的懸浮微粒和病毒很容易擊倒他們。附著在顆粒上的有毒物質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導致內膜壁發生炎症反應,久而久之誘發斑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使血管內膜加厚,發生狹窄,加大引發血栓的可能。此外,顆粒吸入肺部之後,會刺激肺內的迷走神經,造成自主神經紊亂而波及心臟,對心肺都構成危害。

霧霾的健康危害,還不僅限於心肺疾病,更可怕的是霧霾中的脂溶性顆粒物,以鉛、鋅等重金屬粒子為主。這些脂溶性的顆粒物很容易穿過呼吸道表皮細胞,進入血液,長期“定居”在人類體內,引發惡性腫瘤!

像康熙、乾隆、道光等病患,本已在病榻上苟延殘喘,此時便更為雪上加霜,想吸一口舒服、健康的空氣而不得,最後也只得無奈地兩腳一蹬了。別以為躲在深宮中就可吸口新鮮空氣,蒼穹之下,霧霾微粒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就像當初順治帝深藏在宮苑內企圖逃避天花的糾纏,最終仍在劫難逃一樣。

其實,霧霾也不是北京的專利,在南方、香港也存在,只是港人喜歡用略帶詩情畫意的“煙霞”一詞代之,不知是否出自某位文士的建議。也難怪,“東方之珠”中的文人雅客、港英貴胄但見漫天朦朧,遮天蔽日,心裡倒未必如販夫走卒般產生強烈的厭惡之感,他們大多不用為生計趕路、為幾個銅錢起早摸黑,可“煙霞”的毒素隨風潛入,害人無聲,又有誰知道陽壽或許就默默被剝奪了好幾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