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清代翟灝《通俗編·卷一·俚語對句》中記載:“今年種竹,來年吃筍;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自古我國就有種樹、愛樹的習慣,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就是對這句俗語最好的詮釋。俗語是古人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的道理,這些話往往簡單明瞭,而且蘊含這深刻的道理,反應了老百姓對生活細節的重視,並且為了避免一些不好的寓意,將之總結為一句話,以此來告誡後人。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因為古時候的老百姓,並沒有住在高樓大廈裡,所以很多人周圍是有很多空間的,就好像如今的一些農村地區,大家都是有自己的院子的,因此很多人喜歡在自家門前種一些花草樹木,以此來起到裝飾的作用,不過就算是這樣,再種樹的時候也不能隨意就種,其中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所提到的“五樹”,就是古人覺得不能種在家中的樹木,它們分別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其中,松樹和柏樹是不好的象徵,這兩種樹經常出現在陰宅,要不就是墳地周圍。這些樹給人陰森質感,出現在家中自然不適合。古人尤其看重生死,忌諱觸碰到不好的事物,所以這兩種樹不能種。下一個不能種在家中的就是梨樹,梨樹之所以不能被種在家裡,就是因為它們的名字,梨跟“離”是諧音,古代人都喜歡團圓,分離之意的東西,當然不適合出現在我們的家中。就算是在今天,我們都會聽到家中稍微年長的長輩說,不能將梨子分開來吃。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桑樹很容易理解了,桑與“喪”諧音,聽著就讓人皺眉頭,不種正是為了避免看到後心生芥蒂。對於槐樹來說,不同的地方對它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很忌諱槐樹,因為槐樹會招小蟲子,那些小蟲子在樹上卻又不穩穩地呆在樹上,經常會掉下來,難免使人心生厭煩。於是人們找了一個很形象的形容詞來形容它——吊死鬼。誰願意自己家中有那麼多的吊死鬼呢。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雖然這是一些迷信說法,但古人也只是圖個吉利。另外所說並不是全無道理,桑樹,槐樹,梨樹等這5種樹木味道偏甜,容易有小蟲子,也不宜栽種在家中,而且高大的樹會影響房間和院子的光照,甚至會遮擋了別人家的光照,影響到鄰里關係,還有院子裡種樹最好不要種有毒有刺的,畢竟一般家裡都有老人小孩,還是要注意安全,所以老祖宗說的這句“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頗有幾分道理,也更像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所以盆栽這樣的小型植株還是很合適也是很有觀賞性的。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瞭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尤其是俗語智慧,看似簡單,背後實則蘊含著掌管命運的天數!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增廣賢文實則就是民間創作的一部精品,根據《牡丹亭》中的記載,這一本書最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農村流傳一句話: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哪五樹?古人的經驗之談

它不會跟別的古書一教教只來教你一些大道理,它的內容是對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並且將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擺現實,講道理,諄諄教誨,讓人不得不歎服。

一本才46元,卻能讓你受益終生,想要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