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不知道,比知道自己知道更重要

說明


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知道”與“不知道”,“知道”是對某個對象的屬性有所認識與把握,而“不知道”則反之。


“知道”本身也會成為一個對象,因此會不斷的迭代自身,因此在這裡我不想討論他們更深層次的二元關係,只想在表層討論他們的關係,而且也只有表層的才會實用。


比如我說,知道自己知道,前者的“知道”是二階的,他的對象是你後者的知道,後者的“知道”便是一階的,他的對象是外在一些事物的認知和把握,這裡主要討論的是後者。

分析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人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先獲取信息,做出一定的預判,尤其是現今數據、信息劇增的時代。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是先知而後行,先知就成為了後行的前提條件,如果“先知”出了問題,那麼“後行”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那麼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先知“。

知的本質屬性是感之屬性,對客體的感知。“知道”導出遮蔽性,“不知道”導出追問性。


當我們知道自己對某一個對象有所認識和了解時,我們便很容易墜入止步不前、故步自封的境地。


比如,很少人會對一個杯子發出追問,這個並不是你追問、不追問的問題,而是你知道自己知道這個杯子,產生了遮蔽性。如果你不知道某些事物,你會繼續去追問、摸索。


為什麼知道自己不知道,比知道自己知道更重要。對外界的知道,其實是不太現實的,我們需知道外在的世界,總是在不斷地變化,因此你的“知道”很容易就成為一種誤導。


需要不斷地追問,不斷地把握,才能讓你的“知道”與外界達成一種相對平衡的匹配關係。那麼“不知道”方可是生存之道。


有的時候,明明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關於這種情況,可以是有意而為之,也可以是無意而為之。其實本質上來說,都是我們的人性心理作祟。

有意而為之,也許是面子、聲譽這些原因,無意而為之,則多半是因為一些刻板印象、自我欺騙、認知偏差、首因效應、近因效應等心理效應所致,因此需要引起警惕。


事例


科學革命源自於16至17世紀之間的歐洲,主要是由中世紀的觀點轉變為現代科學的基礎。中世紀的主流觀點認為人類已經達到了全知的狀態,如若是個人不知道某些事,他便會去問更聰明的人,而不會去尋找別人還不知道的事,當時整個知識體系也有可能不知道一些事情,但大家都認為那是不重要的事情,人類無須知道,例如,蜘蛛是怎麼結網的。


因此,當時人們以為人類已經是達到全知的一種狀態。科學革命中所體現最主流的觀點是人類一無所知,承認自己的無知,從此,人類探索未知的熱情大幅高漲,當時人們在各個領域(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等)都得到的開拓式的發現和創新。


在股市中,通常虧錢的基本都是不知道股票、股市的真正內涵,卻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而通常可以賺到錢的,卻總是知道自己對股市、股票是“不知道”的。

股市中充滿著蝴蝶效應、“黑天鵝”(人無法預知的意外),也就是股市總是一直在變,那麼你對股市的認識也需要不斷的改變,這種改變不僅是信息上的改變,更是思維模式的改變。才能讓你的認知與股市達到相對匹配的狀態。


觀點關聯


蘇格拉底:“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


“驕兵必敗”;“要讓一個人滅亡,先讓其膨脹”,的說法也印證了,驕傲與膨脹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知道了一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自我遮蔽,看不到其他的倪端,終究慘敗。


尼采:“解釋會禁錮我們的思想,失去思考的本質。”,任何解釋都以為自己已經知道、掌握某些事物,而這個解釋會將我們的思考、注意力束縛在這個解釋中,而看不到其他的解釋,唯有無知方可破解。


查理·芒格先生是沃倫·巴菲特先生的黃金搭檔,他喜歡逆向思考,他總是致力於尋求證據來否定他已有的理論,無論他對這種理論有多麼珍惜,無論這種理論是多麼得之不易。這也正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一種覺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