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最沉重的电影是什么?

浴火破茧


看得不多,就不说“最”了吧。《素媛》那样的我都不愿意看。精神受不了刺激。

说说《驴得水》吧,看了闷得慌。

《驴得水》是被归为喜剧类的。但它的喜,也不算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痛快得多,而《驴得水》是灰色的。

初看,会笑。

再看,还有感动。

可是看着看着,味儿就不对了。那感觉就像你笑着笑着就觉得脸僵了,哭着哭着就只想沉默了。

故事被设定在了1942年,但观众完全用不着特意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时间的设定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它是超越政治和时代,直击人性的,是任何时间任何群体都存在的人性的话题。

四位老师踌躇满志地来到贫困山区办学校搞教育,因为没有水,他们养了一头驴来拉水。为了养驴的开销,学校的开销,再加上几位老师的小私心,他们将这头驴上报为学校的第五位老师。除了生源越来越少,其他一切安好。就当校长正在和老师们筹划着动员学生回到学校上课的工作,一封上头即将突击检查的电报打破了这份萧条的宁静。为了隐瞒“驴得水“的事,校长和老师们找了一个当地的铜匠来扮演这位并不存在的英语老师。铜匠不配合拍照,因为”照相会短命”。在校长和其他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下,女老师王一曼“睡服“了他。哪成想,负责监督教育的特派员完全不懂英语,竟让他们蒙混过关了。

如果谎报教师人数只能算人性的弱点,那么这次集体默认下的“睡服”事件,便是人性对权利和贪欲的一次献祭,而祭品,就是女老师王一曼,而没有人会感谢祭品。往后,每一个人的每一次屈服,也越来越惨烈和彻底,对地位,对金钱,对体面生活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实在渺小,人性不堪一击。

片中的人物设定都是对现实的映射。每个人都代表着特定的人群,都有不同的弱点。

孙校长,创立了这所学校,有着自我实现的抱负,但他性格圆滑,容易妥协。他的“做大事不拘小节“的座右铭不过是对自己软弱的辩解,因为他既没有原则,也没有底线,更没有反抗的勇气。

裴奎山,这个人从开始就招人讨厌。他精明圆滑,自私胆小,工于算计。向王一曼表白的时候,故意拿她以前的“名声”来表示“虽然你名声不好,但我不嫌弃你“,如果真的喜欢,又何来的嫌弃?裴奎山的喜欢,水分太大。这点从他追求失败以后,处处伺机报复,就可以看出来,小人一个。

影片中最勇敢激进的要数愤青周铁男了,学校需要钱设立奖学金,他可以捐出工资;他没有占过“放荡“女教师王一曼的便宜;在张一曼被所有人欺负的时候,他甚至可以算没有参与;为了保护佳佳他可以一夫当关,他保护的是人性最后的尊严,可是在枪响的那一刻,他屈服了,下跪了,而且屈服得彻底。他的一跪,让观影者心头的又一堵墙轰然倒塌。

片中的女主角张一曼热情奔放,真诚勇敢。在弹幕中,我能看到很多人在攻击她的放荡。裴奎山听别人说,她以前在城里有很多黑历史,我们也听裴奎山说她在城里有很多黑历史,从影片开头,只裴奎山的一句话,我们就信了这个传言对不对?这就是人性的黑暗,如果说张一曼是牺牲品,影片中的所有人,也包括观影的我们(弹幕为证),都是推她上祭坛的一员。其实,我们真正的能够坐实她“放荡“的戏码,一个是关于裴奎山的,一个是关于铜匠的。她或许喜欢过裴奎山,但裴奎山的龌龊表白,让她明白了他不是真的喜欢她。而对于铜匠,她是被别人和自己一起道德绑架了的牺牲品。她同情他的无知,喜欢他的简单真实,而最后又被迫伤害了他,她是自责的。至此,张一曼被绑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所有人都鄙视她,甚至包括她自己。张一曼的命运是映照人性的一面镜子,照出所有人的嘴脸,而她最后的死是对人性最终的审判。

特意把铜匠发在最后,因为这个小人物,最可怜,也最可恨。这部影片感人之处就两处。一、铜匠第一次离开学校的时候,笨拙地向张一曼解释他不能留下来也不能经常来看她的理由,并深情地为张一曼唱了一首蒙语歌,感动到张一曼了,也感动到我了。二、当铜匠老婆带着铜匠来找张一曼算账的时候,窝囊的铜匠突然变得勇敢起来,奋起保护张一曼,像个男人一样。可是张一曼接下来的话却一棍子把他打入了地狱。铜匠的灵魂是从次开始扭曲的。

这部影片,是关于人性的评价,铜匠老婆说:“你们才是牲口。”

她不止说张一曼,她说的是“你们“。





影视如生


其实看过很多比较沉重的电影,小时候中央台放的《山喊》,讲的是山区一个小孩成绩好却不被老师重视,发生的一些事,现在好像已经看不到了。然后还有些引发思考类的电影,比如《肖申克救赎》,《禁闭岛》等等,当然了,还有一些惊悚恐怖的也是比较沉重的。

今天讲讲最近因疫情宅在家看的一部电影吧《何以为家》,评分整体比较高,是黎巴嫩的一部结合现实生活拍摄的一部影片,影片自始至终是一种沉重到让人窒息的影片,以致有人开玩笑说,看完这个电影,要看两集小猪佩奇才能缓解心理压力。

大致内容是: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赞恩,他要向法官状告自己的亲生父母,而状告的理由却是:“他们生下了我”。电影由此开端,采用倒叙的写法。

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赞恩只能很小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甚至不惜用一些违法的手段。

当他年仅11岁的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难民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可惜的是,生活并没有更眷顾赞恩,难民母亲在试图非法获取证件的过程中被抓,而赞恩在得知妹妹不幸去世后用匕首捅了“妹夫”,也入狱了……

虽然电影的场景和背景看起来与我们相距甚远,却引发许多人的共鸣和讨论。

一是我要控诉我的父母,你们为什么生下我。

看这部剧胸口闷闷的,像是想要寻找出口而始终不得的沉闷。但对于别人的苦难,我们只能说是同情,正像王源说的:“每个人都有别人不懂的,无法感同身受的无力与孤独。”

二是如果你把我生下来只是为了把我遗弃、虐待、辱骂,那又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世上?

从出生到死亡,因没有合法身份,不能工作,不得不流离失所,只有把孩子卖了换钱办身份证,即便如此,生活仍然没有放弃折磨自己。

好在,电影的结尾仍以赞恩温暖阳光的笑结束,让观影者的心理多一分明亮。

思考: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文化的国家,百善孝为先,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会被周围人指责批评,然而,鲜少有人批评那些不善待孩子的父母。我国农村很多女孩子被送出去养,长大回来后被父母要了男方很多嫁妆嫁出去,这种情况习以为常,又有谁考虑过女孩的感受?“生而不养,不如鸟兽。养儿不教,愧为父母。”很多人认为做父母是一种本能,但也不全是,想要让孩子感恩,起码自己还是要付出一些真正的爱与陪护才能换来子女的孝敬。





棕桐树ZT


2017年看的日本电影《无人知晓》是我看过最沉重的电影。


怿天老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7405a0ca55c4203955bf3020bd36d6e\

小九娱乐资讯


《霸王别姬》,里面的每个角色都塑造的很好。包括蒋雯丽饰演的小豆子的娘,刚开始就惊艳到我了。还有之后的各种曲折,人性和时代动荡交织在一起,最后虞姬的自刎,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小黑娱乐呀


朝国的《杀人漫画》特别烧脑


洋洋vlog


电影分很多类型,你得指出哪个类目里的吧!不同类型讽刺和表现的内容层次和内容本身都不同类,怎么比出个最来


只求时过无悔


举起手来[笑哭] 笑到岔气


啊哦咦哟嗯啊


肖申克的救赎,


大川足迹


2012,还有X战警,天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