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跨界制口罩“疫”后设备捐出去

“战时”跨界制口罩“疫”后设备捐出去

电子企业东莞市澳星视听器材有限公司跨界生产口罩。

好企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通讯员塘厦宣、文伟平、莫丽儿摄影报道)本来只需清空车间给一家市属企业用于生产口罩,但最终却自己出资500多万元采购设备,紧急上马口罩生产线——以生产影音视听设备为主的电子企业东莞市澳星视听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星”)如今紧急跨界生产口罩,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作业。

疫情防控期间,像澳星这样转产口罩、防护服、消毒药水等抗“疫”用品的东莞企业不止一家,他们紧急跨界转产,加入抗“疫”用品生产队伍,为缓解抗“疫”用品供给紧张状况做着贡献。

电子企业

紧急上马口罩生产线

澳星位于塘厦镇,主营业务是生产影音视听设备。春节前夕,公司董事长赵文发在新闻中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紧张,意识到全国各地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将大增,立刻发动公司人员在国内外采购了20万只口罩及一批消毒酒精、额温枪等捐给湖北、广东抗“疫”一线。

疫情防控之下,口罩等防疫用品成为紧缺物资。东莞市相关部门经考察后,认为拥有4000多平方米洁净车间的澳星能满足生产口罩的条件,澳星立即将一个原本用于生产光学产品的洁净车间清空,拟提供给一家市属企业用于生产口罩。

后来该计划因故取消,不过,赵文发并未放弃为疫情防控做些事的想法。在塘厦镇相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澳星投入500多万元,从镇内一家口罩机生产厂家购买了设备,采购原材料,紧急上马口罩生产线。在兄弟企业的协助指导下,2月20日,澳星试产的第一只口罩成功问世,距离购买口罩机仅过去了20个小时。

澳星的两条口罩生产线分别生产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KN95口罩,50多名工人每天三班倒,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作业。据悉,澳星生产的口罩均以成本价交由政府收储,用于东莞疫情防控一线和企业复工复产所需。赵文发透露,公司计划在疫情结束后将口罩生产线和剩余原材料捐赠给贫困地区,援建口罩厂,吸纳当地残疾人就业。

科技公司

想为防控疫情出点力

疫情防控期间,像澳星这样的东莞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解决应急备案、熔喷布供应、营业执照变更、融资贷款困难等问题,助力解决抗“疫”工作的物资需求。

位于南城蛤地的东莞市红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奇”)是一家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电子产品、衡器及配件的企业,他们自行研发组装口罩生产机生产非医用口罩,2月15日投产。“早在年初五的时候,我们就订购了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但由于物流原因,设备目前还没到货。我们立马自行研发,购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半自动化的口罩生产设备,这种生产方式吸引了行内许多企业的效仿。”红奇项目负责人宋伟雄说。

红奇原有六七十名员工,受疫情影响,在外地的员工不能及时返岗。为了不影响口罩的生产进度,公司从蛤地社区临时招聘了符合健康要求的留莞人员,抽调30多名员工到口罩生产线上工作。“我们从公司自行研发、购买零件到完成生产设备的组装大概用了10天,口罩生产设备投入使用后,大约过了六七天,口罩生产就进入正常状态。目前生产线日均产出五六千只非医用口罩。”据宋伟雄透露,公司原本不太了解转产口罩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在南城工业信息科技局的帮助下,公司进行了营业执照的变更,增加了相应的经营范围内容,顺利办完转产增能的相关手续。

广东华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恒智能”)原本是专业研发、生产曝光机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华恒智能决定应急转产平面口罩生产机。“当时手上正好有口罩机的图纸,我们就决定做。一方面是主营业务受疫情影响产能为零,另一方面也是想为防控疫情出点力。”华恒智能董事长杨大昆说。2月10日,华恒智能着手研发、完善图纸,采购零部件。3月6日,公司已生产了40台口罩生产机。此外,华恒智能还做好了生产N95口罩机的预备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