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著名丑书书法家不少是有传统书法学习功底的,从不临摹碑帖就成名的有吗?

weifuren


这个问题真不好说。因为所见的丑书不少,但是否已成名成家的“书法家”所写?有时真的闹不清楚!因为现在“书法家”阵营里确实有不少有扎实的功力“书法家”也有不少“南郭先生”。而没被书协认可颁证的也有不少真的有深厚功底书者(没那个证就不叫他书法家了)。这些人中也有写丑书的。概而言之,丑书不是“书法家”的专利。在丑书横行的当今,那个层次的都有喜欢绕那几笔的人。只不过他们的丑书不被“书法家协会”认可而已,就像他们的正书作品也不被“书协”认可一个样。一孔之见,望指证。


难忘8041——75


对于丑书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分享给大家一同讨论。第一,说“丑书”,首先我们要了解何为“丑”何为“美”?

美,是相对于丑而存在的,在中国美学和绘画中,丑同美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没有丑的对比就没有美的存在。


我们生活中见到很多古今书法,其中也许有你欣赏不了或不喜欢的,就好比你看不懂毕加索的名画为什么那么丑还能拍卖出十多个亿人民币一样,不知道这画的艺术性到底在哪里。但是,看不懂就是作品本身问题么?


所以,书者首先要具有文化功底,这个“文化功底”不是让你去拿个硕士或博士毕业证之类的,而是要了解我们从古到今的《书法史》,每个字体在每个朝代的转换与变革,观摩历代名家名贴,这样才能慢慢积累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书法审美意识。

就拿西周最著名的《散氏盘》,看不懂的人会认为它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的真丑。可是,如果你了解书法史里的金文就会知道散氏盘铭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拙”,字体朴拙、线条厚实,体现出一种浑然天成之美,非常具有金石味道,它既有金文之凝重,又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可谓草篆滥觞之作。作为西周晚期文字,由于线条古朴、变化极其丰富,散氏盘书法作为经典法贴被众多后世书法家临习。

第二、当今所谓的“丑书”大师不是我们的国粹书法而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博人球的夸张表演。

看到这种犹如乱草丛生一样的书法,直接毫无法度和笔法可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只能算是哗众取宠,可某教授却声称别看看起来简单,这样的书法的线条没有四五十年功力写不出来,这明明就是一团乱麻,何来功力?何谈书法?

第三,中外艺术是相通的,所有流芳百世的书法家画家都是以及其深厚的功底做基础又发挥出自己风格的。

丑书代表:明代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45岁以前,凭借诗文扬名,为当时文坛所推崇,以文士著称。45岁以后,他潜心艺术,以书画名世。他的书画作品很难模仿作假,只有少数的艺术家才能理解和达到他的艺术高度。

我们来看下他的书法:

是不是也很丑感觉很乱毫无章法??但是,了解徐渭生平的人都知道,他的这个“丑”是从痛苦里磨砺出来的,他苦练前人书法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俆渭书法精髓又从反叛中出发,在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既做到了书法笔法的“破”,也同时“立”到了绘画上,齐白石等人追慕的,正是他的泼墨大写意。

齐白石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我们来看匡时的对他的解读:

全幅作品线条强劲纵逸,即长拉硬扯,盘环勾连,一往流转,又松松紧紧,疏疏密密,既涂既抹,又写又画,粗拙不失飘逸,浓重时见空灵。横倒竖歪,粗头乱服,怪态百出,但又无不生动活

总结,真正流传千古成名成家的书法家都离不开临帖摹贴,苦练基本功的,不然怎么会有“临池而书”的草圣张芝,怎么会有怎么会有“入木三分”的书圣王羲之?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同看法请留言讨论@花拾间文化 共同探讨。


花拾间文化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遗存,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不太可能再现辉煌了。看看宋明时期流传下来的东西,大多是古人日常随手写下的手札,信件,今天看来,动人心魄,无异天物,拍卖会上动辄过亿……

今天的所谓书家,囿于环境,才气等原因,想超越古人已经绝望。于是丑书应运而生。书法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没有统一的欣赏鉴定标准,于是一群人起哄:好!创新!

艺术应该以美为基本标准,离开了美,一切免谈,书法当然也不例外。有人拿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来抬杠,那就请你摸摸良心说说:‘’难得糊涂‘’丑吗?


为什么这么轴呢


从不临习碑帖永远也不会成名。因为书法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纯书写,必须要在继承古人,学习古人的基础上书写,在学习经典中去除俗性。从不临帖就以表明自己的“书法”将不会入主流,而成为所谓的“江湖书法”。


泽泽宝贝向前冲


对“丑书”要把概念弄清楚,否则就跟江湖书法混为一谈。真正的丑书是有内涵的,不一定老百姓欣赏的了的,如徐渭,张瑞图,作者肯定是临帖高手。


艺寿堂论书


介定一下什么是“丑书”。我理解的丑书是书写者把传统书法里的“法”写的过“度"了,形成了一种丑。在用笔上,为了强调某一类笔法强拖死拽或大笔写小字或小笔写大字。结构上过度夸张、章法上一团乱麻,江湖体满纸。

面对社会上的丑书现象,应该怎么对待?杨再春老师说人家是人家,人家爱怎么写怎么写,自己是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心要静下来,潜心研究传统书法,我喜欢写二王,我就写二王,我喜欢写米字我就写米字,做自己的事写自己的字,不要把自己困挠在一些社会现象里。

不临摹碑帖就成名的“书法家”可能是在其他领域成名的“名人”,具有了名人效应,其书法作品自然成“天价”,临不临碑帖己经不重要了,名气盖过一切,收藏家收藏的名人作品不是艺术价值而是名人价值。名人不临碑帖,没有法度是书法吗?应该是“名人书法”吧。


大海书画


既然是书法家都是有碑帖功底的。所谓“丑书”实属评论者审美角度的问题。

网络上真正的丑书者(不是“家”),是临帖功夫较浅又自以为是,创作作品都是意气用事,点画之间毫无法度,信手胡来。这是真正的丑。

加引号的所谓“丑书”书法家,其实点画之间均有出处,他们“年轻时候”的作品其实都是遵循古法的,一般都有较深的碑帖功底。比如沈鹏,当代草书大师级别。只是面临如何突破上陷入了困境,实乃尝试创新。

从不临摹碑帖的书者是不可能成名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你所指的丑书书法家就是属于这些名家,其实一点都不丑,只是我们造诣不够,审美能力较浅而已。

比如康有为的字,大部分网友都不喜欢,但康有为在碑学上的成就近现代无人能及。这种“丑”只是一种表象。

而社会上众多带引号的“书法家”,实际是江湖书法,无论书写水平还是综合修养都是浅尝辄止。这些真丑派是真正的眼高手低的群体,跟书法二字离的很远。

所以,不要怀疑这些著名“丑书”书法家的实力。再次说明,不临碑帖是不可能成才的,他们只是写字而已。

书法家的“丑书”(点画之间均有古意)

江湖书法的丑书(毫无法度信手胡来)


青溪散人


当今的书法家不少,书法家的字应是:或秀丽端庄、或狂野奔放。但无论怎样具有个性的书法也都是遵循了“法度”的。

启功老先生就说过:学碑大致更利于掌握结构,学帖则更利于掌握运笔。结构不立,再好的笔画也写不出来好字”。所以,无论谁都要临摹学习,这是基础也是法度。

“丑书书法家”这个词显然带有贬义,研究他的学习经历或体会,没有任何意义。个人到觉得既然称作“丑书”,那他临不临帖无所谓了,一个丑字就可以说明学的结果。

古代有一个人,可称作书法家。她就写了一个碑,草书的。丑到大家都看不懂。这个碑叫《升仙太子碑》,但人家这样是有原因的,是为情人写的,不愿意让大家都看懂!这个人是:武则天。

显然,我们当今的丑书书法家是无法与之相比较的。可能比丑还有的一比。

武则天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家,也就那一个写的有点乱,那么、这些不临帖的丑书者,你们还敢称书法家吗?……

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局部

升仙太子碑局部


风景的生活


我想丑书大师们应该临过贴,有一定传统功底。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是利欲驱使走上了“奇”途。

正是因为这个“奇”,给书法带来了灾难。

拖布、针管也只能是异类工具;涂、射的行为也只能是一时的稀奇;几哇乱叫、哭爹喊娘也只能是万千常态里的一些另类。但是,它,他们阻挡了书法的自然发展,甚至可以说扭曲了中国书法。试问,数年后,我们的子孙手持拖布、针管还义正言辞的说,此为书法创作,到那时,躺在病榻上的你会如何回应?外国友人来华,我们的子孙信誓旦旦地与他们说,涂、射出来的作品就是中国书法,到那时,深埋地下的你会作何感想?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书法教授、专家、大师们制造奇,而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却害了中国书法。因为奇与好奇,就置传统书法于不顾,我就想问:“书法招谁惹谁了?”


腾者绝尘


以当代王镛,石开,沃兴华,何应辉,曾翔为例,坦率的来说,这些名家早期作品是非常严谨的,基本都是从临摹碑帖入手,后来经过长期的训练及其审美的变化,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就目前来看,这些丑书代表不一定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它的艺术规律极强,这个是在专业的圈子里极为珍贵。

从来不临碑帖的,有成名的,那是江湖做恶,靠媒体,策划,和夸张的表演展示给大众眼前,没有任何的艺术价值,说白了,就属于胡写乱画。这些江湖人士也只能红一时,历史上绝对不会留名的,我肯定的说,王镛先生的名字会载入中国书画史中的。

我们这里讲的丑书是有一定艺术规律和路径的,大众的审美参差不齐,丑是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何为丑书,自己也没有评判的标准,只不过是不符合汉字的结构特点,所以后来人们定为丑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