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又念緊箍咒!又一家企業被處罰!

日前,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發佈公告,從該公告中我們發現,位於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由於車輛的控制器芯片與申報數據不符被工信部約談。

工信部又念緊箍咒!又一家企業被處罰!


這是工信部在2019年高調處罰一批汽車和摩托車企業因產品一致性問題被處罰後,在2020年第一次針對一家超級電動車項目發做出處罰。

據瞭解,位於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類似於國家的招商引資項目,享有非常多的優惠政策,不久前,特斯拉還與中國最大的鋰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簽約,以實現電動車電池的國產化。

此次特斯拉被工信部約談,主要是因為特斯拉對部分車型的配置進行了降低。分析人士認為,工信部針對特斯拉的處罰,預示著工信部未來將會加大對企業產品一致性的檢查力度。

眾所周知,截止到當前,電三輪行業依然有許多的企業因為沒有拿到工信部資質,屬於編制之外非法企業。而剛剛拿到企業資質的很多剛入編的電三輪企業,在規範化方面與燃油車相比,依然處於低年級的水平。

事實上,很多企業雖然申報了工信部的產品目錄,但是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其真實的配置與申報時的數據相比,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現像。不僅如此,在一些企業的生產線上,沒有申報目錄的車型甚至佔主流。

這種現像對整個行業來說,存在著非常大的政策風險。只不過現在是國家沒有精力去管理這一塊,一旦國家針對這一塊的管理有所加強,對於個別企業來說,將有可能是一場滅頂之災!

《電動車時報》提醒大家,拿到資質的企業,一定要加快申報產品目錄的速度,不要因人為的原因,對目錄車型進行配置的更改;同時,一定要加快淘汰非標產品的進度,讓企業儘早遠離政策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