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现在的家长主要以鼓励教育为主,但是当孩子犯错真的需要严厉教育时,一些平时"温柔平静"的家长总显得有点犯难,生怕动了手给孩子留下阴影。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最近在办公室,几位同事因为育儿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讨论。一位同事说出来的经历,让大家觉得如果孩子有这种行为,就算真的动手打了孩子也不过分。

祝心阮今年37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家里的老大今年6岁,正在上学前班。年前公司项目盘点的时候,身为负责人的祝心阮缺席了一项很重要的会议,现在大家才知道,原来她是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

祝心阮叹气的说:"家里条件也不差,我是真的没想到老大会在幼儿园里有小偷小摸的习惯,老师一开始跟我说的时候我真的不相信。"不过还好,幼儿园的老师经验丰富,先是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一开始也跟老师承认了错误。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但是一见到妈妈,孩子便开始撒谎逃避问题,甚至还伸手打了老师一下,让她十分懊恼的是,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点也没松懈,一个6岁的孩子究竟是怎么染上了这些毛病呢?

其实,这位二胎妈妈的疑惑并不是个例。孩子成长期间遇到问题不要紧,但是如果出现了和小偷小摸这样的行为,严厉的教育就必须登场了!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1、 小偷小摸:及早发现 及早制止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深刻地说出了偷窃行为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如果任其发展,让孩子对法律没有敬畏,长大以后很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家长也疑惑,孩子为什么会有小偷小摸这种行为?家里人也没有这样的榜样,孩子又是怎么学的呢?其实,很多五六岁的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是无意识的,因为喜欢、好奇理所当然的拿了起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构成了盗窃行为。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贪便宜的心理,大胆的"夺"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对于这种坏习惯的出现,家长一旦发现首先要进行严厉的制止,而不能是语气温和的提醒。并且应该让孩子明确,"盗窃"是一种违法行为,这种坏习惯坚决不能有。其次,平时就应该让孩子养成,不随意动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习惯,如果想要某样东西,需要取得物主、老师或者家长的许可,否则再好的东西,也不可以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选择无视,那么孩子的成长轨迹很可能为此扭转,一旦坏习惯形成,孩子貌似贪便宜的做法会让其吃尽苦头。与其让孩子走入歧途,不如严厉在先,给孩子留下深刻的教训。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二、逃避撒谎:找到原因,杜绝再犯

城市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撒谎的出现其实往往是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害怕责罚才会给自己找借口。那么家长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次在孩子撒谎后,不要装作不知道或者因为童言无忌而选择无视,一旦形成常态,他们会把谎言说得理直气壮。孩子一旦把撒谎做为逃避责任的一种手段,甚至会伤害身边的人。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有的家长甚至不让孩子和撒谎的孩子一块玩耍,认为撒谎的孩子品质有问题。并且撒谎会让孩子错过真正的成长机会,造成心理缺失,"狼来了的故事"就是最深刻的教训,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家长应使出浑身解数将这个苗头掐断。


三、 不尊重长辈:教养训练 格外重要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懂礼貌、有教养的小孩走到哪里都会让人喜欢。而对长辈的礼貌,则是家教中最重要的一环。以礼待人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基本的素质。小朋友一开始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如果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对长辈不尊重,要立即进行纠正和教育。

同时,应该重视家庭和谐和孝道教育,家长也要言传身教,如果家人不和谐,父母对孩子的爷爷奶奶有矛盾不尊重,孩子也很容易有样学样、不尊重长辈。

如果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孩子有这种行为,千万别惯着!立即严厉教训,否则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呢?

想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就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有什么样的习惯,孩子就会有模有样的学习,所以说家长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并且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什么样的习惯是坏的,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许看电视,睡觉前不可以吃零食”,并且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和懂得拒绝。

3岁半到6岁时,是孩子建立规则感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孩子形成基础的规则意识。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出现了不当行为,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一定代价,比如适当剥夺或者延满足一次他最在乎的东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

通过规则感的建立,孩子让他知道,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而且还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的情绪管理。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这套绘本一共10册,分别是《妈妈我爱你》《我一定行》《创造奇迹》《善良的朋友》《我有担当》《宽容的力量》《我很善良》《妈妈我能行》《大家一起来分享》《从小有爱心》,专门为2-8岁孩子打造的好习惯绘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启蒙,逻辑思维锻炼,以及语言表达的锻炼都非常的有好处!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这3个“习惯”坚决不能惯,越惯孩子越不好管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所以做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