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10分鐘的視頻,他們反覆觀看了30多遍,最終,疾控專家指著屏幕上方的樹葉說道:“10分鐘裡,樹葉一直沒有任何飄動,說明空氣沒有流動,所以病例曾滯留的區域為汙染區。”


2月中旬,一位老年女性因高血壓頭暈來到醫院,入院時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為陽性。令人費解的是,因身體抱恙,她長期在家養病,近期更是從未出過門。

她被誰傳染的?傳染鏈條是怎樣的?是否還有密切接觸人員?這些問題亟待茅箭區流行病學調查組與廣西疾控專家給出答案。


她被誰傳染?

流調組首先從小區入手,逐一排查打掃樓棟的保潔,上門入戶的志願者,出門買藥的鄰居,大半天摸排下來,毫無進展。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流調小組成員到確診病例小區摸排

突破口很快轉移到老年女性家人的活動軌跡上。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與老太太同住的一名家人,曾因工作需要,去過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章某所在的小區。但是細查下來,流調組發現其家人並沒有和章某見過面,更沒有處在同一封閉空間過,摸排再次進入“死衚衕”。

“沒見過,並不能證明他們之間沒有傳播鏈。”茅箭區流調組副組長鄭華說。流調組所有民警開始分組、分時段重看監控視頻,在連續看了兩天兩夜後,他們終於找到了接觸軌跡:老太太的家人與章某前後腳在小區門口待過。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民警在小區調取監控視頻

梁榮輝是茅箭區疾控中心副主任,也是疾控流調組的組長,根據公安部門的初步摸排,他與廣西疾控專家藍光華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因為雖然小區門口是空曠地帶,但如果空氣不流動,加上防護不當,就可能給新冠病毒帶來可乘之機。

為了進一步證實猜想,10分鐘的視頻,他們又反覆觀看了30多遍。最終,經驗豐富的藍光華指著屏幕上方的樹葉說道:“10分鐘裡,樹葉一直沒有任何飄動,說明空氣沒有流動,可以判定,病例曾滯留的區域為汙染區。”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深夜加班的流調組民警

至此,一條完整的傳播鏈浮出水面:2月的一個早上,8點53分左右,無症狀感染者章某出現在小區大門口,在門崗處接受了體溫檢測後離開,停留了47秒。章某離開43秒後,其家人來到同一位置,拿起了同一個體溫計,停留了大約7分鐘,期間因為悶熱,他將口罩短暫地扒下來了一會兒。

中午回家後,其家人將用了三天的N95口罩和外套直接放在客廳,與老太太共進午餐,當時因為暖氣開放,家中門窗一直緊閉。三天後,免疫力低下的老太太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流調組的老人機

“流調”的全稱是流行病學調查。流調組的職責,就是為了調查確診人員的活動軌跡、查找密切接觸人員、明確密切接觸者的活動範圍,從而徹底切斷傳染源,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

梁榮輝介紹,從1月22日開始,茅箭區疾控中心就成立了流調組,由公安牽頭、疾控配合,成員為疾控人員和公安民警,被分為內部組、綜合組、外調組,實行專人專組負責制。

在開展流調工作前,民警會以短信、電話等方式與確診患者先行溝通,告知其法律義務,然後由兩名疾控專員通過電話引導詢問、同步記錄。期間民警全程監督對話,一旦發現可疑點,綜合組與外調組即刻開展實地調查。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茅箭區流調組成員走訪小區調查

茅箭區報告病例數從1月29日開始突然增加,為了及時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充實流調隊伍,全區抽調四名大學生村官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參與流調工作,任務是打電話收集初步信息,如有需要再到實地詳細瞭解患者基本狀況、發病與救治經過、密切接觸人員等情況,然後在2小時內出具一份初步報告。

“這是‘沙裡淘金’的細緻活兒。如果說破案是用放大鏡找人,那麼流調就是用顯微鏡找人。”茅箭區公安分局副局長、流調組組長劉勁松說,流調人員需要在反覆溝通中,把患者發病前14天生活軌跡理順捋清,挖掘出有價值的線索。其中,“六同”(同行、同車、同屋、同堂、同食、同工)人員得第一時間聯絡到。

如果確診人員有聚餐,那問題會更加詳細:“你當時坐的大廳還是包廂?”“誰坐你右邊,誰坐你左邊?”“路上乘出租車是坐前排還是後排?”每一個細節都價值連城。

疫情初期,根據非典時期的經驗,梁榮輝購買了6部老人機分發到各小組。續航時間長、通話聲音大的老人機,是流調小組的“秘密武器”。

“電量足、聲音大,最關鍵的是直接按鍵就行了,省去了智能手機還要指紋解鎖、面容解鎖的麻煩。”梁榮輝說,流調人員經常需要做二級防護,深入定點醫院與確診患者近距離溝通,在穿著防護裝備的情況下,老人機更為便利。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找密接就是在“排雷”

疫情初期,流調工作並不好開展。確診後的患者幾乎都處於恐慌狀態,還沒來得及接受現實,就要面對醫院、社區、流調組等工作人員的輪番詢問。壓力下,一些患者會煩躁、發脾氣,直接摔電話,甚至有患者為了家人朋友不被隔離,還會謊報瞞報。

外調組副組長陳璐剛接手流調工作,就碰到一起瞞報案例。有一對老年夫妻已被確診,兒子為漢返人員,在開展先期流調時,無論工作人員怎麼問,老人都堅持說除了兒子,沒有和任何人接觸過。

整理口述時,陳璐發現,老兩口在年前購買了近千元的蔬菜肉類,便隨口問了一句:“你們買的菜都吃完了嗎?”得到肯定答覆後,陳璐立刻警覺起來。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流調組民警到超市摸排

“家裡就兩個老人,短短十多天,這麼多菜,怎麼可能全部吃完?”陳璐隨即與同事展開調查。通過查閱戶籍信息,發現老人的兒子、女兒都在同一小區居住,再到小區調取錄像、比對樓棟進出人員後發現,其兒女兩家人不僅在過年期間曾到老人家中聚餐,甚至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還在一起聚會。流調組立刻上報,將兩家共計7人全部隔離,在隔離期間,有兩人相繼被確診。

流調:在一片樹葉上看出疫情

民警到小區調取視頻

“我們的工作就像在‘掃雷’,用破案的思路挖掘密接人員,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不漏掉任何一個密接對象。”外調組組長張小平說,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篩查出來,被感染的人會成為新的傳染源,給疫情防控帶來更大的難度。

目前,茅箭區流調組已經核查近280條線索,找出了2000多名密切接觸人員,其中數十人在隔離期間被確診。“疫情不結束,我們依然不能放鬆。”劉勁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