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断烂朝报"引发的口诛笔伐

导语:王安石,一个全民皆知的诗人,他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生在最高层"的人生决心。做为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建树极高,同时他也是一位改革家,出色的政治家。宋朝的新旧党政可以说是改变宋朝命运的事情,而王安石做为新党的代表人物,在掌权成为宰相后展开了变法。而这次变法却失败了,同时还使得北宋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王安石也因此被一些文人口诛笔伐。其中"断烂朝报"一语,原本是王安石发明的,可惜最后也被人用来指责它自己对经书《春秋》的不尊重,这种结果的发生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时也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结果。

一、《春秋》的特殊地位

1、民族融合形成的观念

中原历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融合的过程有文明与野蛮,有贸易有战争。从有记录开始就是羌族人与炎黄部落的融合,到了夏商周时期,商人,周人等中原主体部分的征战有使得华夏主体在兼并与征战中形成。

不过这时候华夷有别,甚至于后来的秦朝,汉朝都不能称之为统一的多年民族国家,匈奴的连年侵扰,使得华夷意识在这些朝代中根深蒂固。时代发展的规律难以违背,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华夷界限。盛唐之下,开放包容,胡汉语境便已经淡漠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北宋时期的局势图

不过,历史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出现重复,因为民族融合过程中,朝廷势力难以控制各民族势力时,唐朝灭亡了。开启了又一次的乱世,这是一次以多民族藩镇割据势力为首的乱世,各民族之间剑拔弩张,后来的宋朝承继五代的政治地理,宋代紧张的民族关系,又重新强化了华夷意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春秋》中" 尊王攘夷"的思想得到了再一次的提高,再加之宋朝的屈辱的存在,所以这一观念备受重视。

2、"断烂朝报"

春秋》中的"尊王攘夷"具有了宋朝时期百姓的强烈的爱国色彩。大凡带上象征意义的事物,是不容轻易置评的。宋朝百姓的爱国精神使得一些东西神圣化,比如说精忠报国的岳飞,成为了武神,秦桧奸佞的身份不容反驳。"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不光是基于客观的历史事实,还有象征意义带给人的感情因素掺杂其中。

王安石却斥则《春秋》为"断烂朝报",在宋代饱受非难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春秋》宋刻版

朱熹编《伊洛渊源录》,李幼武接着朱熹编的《名臣言行录》,以及理学家胡寅、真德秀也都以此指责王安石。《春秋》不仅讲尊王攘夷还讲大一统,还有以微言大义的笔法,褒贬历史人物。这就让《春秋》更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从此可以仿效《春秋》,以微言大义让乱臣贼子惧。《春秋》的这一作用的越发发强化,史书再也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历史的存在书籍,同时成为高耸的穿越时光的历史耻辱柱。这也使得人们能够以此和奸臣昏君据理力争。《春秋》自然也是属于其中,而王安石居然斥为"断烂朝报",自然引发人们对他的指责。

二、对"断烂朝报"的探究

代文学巨儒王安石真的会指斥古代文人视之为经典的《春秋》嘛?并且还用"断烂朝报"的字眼,这样的问题放在今天必定会引发猜疑,但其实在历史记载中宋人多数对此深信不疑,很少有人表示抗议的。程颐的弟子尹和靖就说:

"介甫未尝废《春秋》。废《春秋》,以为'断烂朝报',皆后来无忌惮者托介甫之言也。",后来的南宋林希逸在其《竹溪鬳斋十一稿》中为王安石鸣冤:"今人皆以'断烂朝报'之语为荆公之罪,亦冤甚矣。"这件事情在这些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是泼给王安石的一盆脏水。并且王安石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多次引用《春秋》。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王安石画像

不过,在宋史之中也有其他的记载,这类记载明确指出"断烂朝报"是王安石所言。宋朝国史《宋史·王安石传》中"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其中一个"戏"字,耐人寻味,戏,如果是玩笑,当不得真的意思那么很有可能属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后来到了清朝时候,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说:"其高弟弟子陆佃师农、龚原深父并治《春秋》陆著《春秋后传》,龚著《春秋解》,遇疑难者,辄目为阙文。荆公笑谓:阙文若如此之多,则《春秋》乃断烂朝报矣"。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宋史图片

如果按照这段记载王安石的这种意思并不是在嘲讽《春秋》,但是这段记载并没有在宋朝时期有过有力的证据,虽然从个人情感出发,倾向于王安石是一代文学匠人,自然不会嘲讽《春秋》。不过这过于主观,考察应该是你多方面的。

三、从政治角度考察这一事件

1、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提及王安石本人就不得不提及王安石变法,以及对于他的评价。做为诗人而言,王安石的出色有目共睹,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无可取代的一笔。但是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而言,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就褒贬不一。近代爱国志士就梁启超评价王安石是当时的仁杰,他的变法如果成功必定能改变宋朝的命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列宁为称赞王安石为古代的改革家,是改革的先驱。但这其实是从现在的角度而言,王安石变法在当时是必要的。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研究王安石变法的书籍

在王安石之后的许多文人,对于王安石的评价,大多认为他是扰乱宋朝的最魁祸首北宋理学大家朱熹直言不讳的表示王安石做为丞相,破坏了宋朝的法度,因为他主政,宋庭忙于派系之争,为后来留下了许多弊端。可以说在两宋文人心中,王安石臭名昭著,他们认为宋朝之所以积弱成为这种样子,饱受屈辱和王安石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对于王安石这种负面的评价,其实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都还存在。对于王安石而言,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推行的变法到底为了什么,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对于这样一个时代催生的悲情人物,有一个中肯的评价。

2、王安石变法打压政见不合之人

据《宋史·王安石传》记载: "性强忮,遇事无可否,信所见,执意不回。司马光谓其泥古,所为迂阔。"这段话对于王安石的描写可以说十分公允的,王安石为人要强,对于政见不合的人自然态度十分的不好。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自己掌权改革后,对于有不认同自己的人,不分善恶,不分好坏都是打压排挤,北宋时的宰相权利可以说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还有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外调,贬官对于王安石十分容易。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韩琦画像

北宋从来就不缺乏贤能之人,苏轼,韩琦等等,可以说北宋名臣众多,其中的韩琦就受到过过王安石的严重打压,韩琦也是北宋宰相,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青苗法。这个变革的初衷是改变百姓疾苦贫穷的局面,让他们在饥荒之时可以通过向朝廷以极低的利息贷取粮食,钱财。可惜初衷虽然好,但是施行起来,青苗法成为了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一大助力。韩琦知道后就向当时的皇帝赵顼陈述实情,希望这种做法得到停止。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支持改革的宋仁宗

可惜当时王安石一直以他推行此法的初衷为由,觉得民间实情与自己预料的相同。韩琦的阻挠成为了他推行此法的一大阻碍,为了扫清障碍,王安石污蔑韩琦,说韩琦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贪赃枉法,鱼肉百姓。韩琦的贤能与廉洁自然不用多说,可是由于当时朝中,北宋皇帝支持王安石变法,新派在朝中占据主导权,韩琦被罢相。监察官员被委以新派成员担任,原本监察作用的监察机构彻底沦为肃清敌对势力重要部门。如果从这点来看,王安石后来被人诟病,也理所当然。

3、变法初衷为善,却遭奸人利用

王安石为人本质是以民生出发,意图改变北宋积贫羸弱的局面,所以变法革新。但是变法并不是嘴上的三言两语,推行一个看起来有益的政策就能取得成功的,

王安石为人过于强势,难以听讲别人的劝诫,这使得他认为只要支持自己变法之人,都是忠臣义士,而为也正是如此他变法的队伍之中充斥着一些投机倒把,意图借机鱼肉百姓之人。在这场变法之中,王安石在识人上面就出现了极大的失误。作为他变法的一大助力之人,吕慧卿就是王安石在任用人才上最大的失误。不可否认,吕慧卿本人才能确实出众,王安石许多变法内容都有他的参与,包括在推行实施上。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经受得住权力的诱惑,吕慧卿就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吕惠卿画像

王安石被贬后,吕慧卿被提拔为宰相,他当权下的北宋政局更为混乱。不分忠奸,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吕慧卿将反对自己的人统统清扫干净,重用自己的人。而且他打压的对象不分新派旧派,就包括提拔自己的王安石都难逃他的打压。为了彻底排除王安石的威胁,吕慧卿可谓绞尽脑汁,为王安石安上了许多罪名,使得王安石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王安石当初之所以重用于他,一方面是觉得吕慧卿确实有才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吕慧卿经常能投中王安石喜好的方面,这使得王安石对于这位下属十分喜爱。这也是为什么王安石掌权之时,吕慧卿可以在短短两年之内从一个名不经传的人,成为朝廷大员。变法之中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所以对于变法结果,其实也可想而知了。

4、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影响极大

可以说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政局的影响是极大的,特别是新旧党争。

新旧两党之间不断更迭,就王安石一方,许多官员就是被贬之后,又再度起用,就算身为宰相的王安石都被罢免过两次,更别说旧党了。政见不合,一党掌权之后,立即推翻之前的制度,使得国家极度混乱。党争到了最后演变成为了异己的肃清行动,以及人身攻击。宋哲宗继位时,司马光再度执政,就彻底废除新政,恢复原本的制度,对于新派全部贬官,无一例外。后来王安石上台,又变成了角色互换的打压。这使得宋朝官员大幅度被贬南方偏僻地域的局面开启。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宋徽宗的画作

最为严重的是,到了宋徽宗时期,新派旧派之间对于相互否定对方功绩,党争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许多对于北宋王朝发展做出过极大贡献的人的功绩被抹杀,一些已经去世的功臣,连被追赠的谥号都被夺回。党争就这样从持续到了后来北宋王朝被灭,靖康之耻的发生才得以消停。

以上就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初步情况,变法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变,成则兴,败,则亡,哪一次变法不是这样的道理。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再好,可是在过程中制造了太多的敌人,结果上,不盛更衰这使得反对他的人不喜欢他,支持他的人看不到结果,又加上敌对政党打压,所以王安石对《春秋》的诋毁可以说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来自于敌对势力,以及变法波及影响之人。这也是宋人少有为他辩解的原因。

四、从文献角度考察

关于王安石的这一"断烂朝报"的言论的文献学多不胜数,毕竟作为宋朝政坛上的一位关键人物,注定了他的人生,一言一行都是大家的谈资

。北宋前期史书《隆平集》在卷九《弭德超传》中,有"怒王显等居其上"之句,清人彭期七业堂刻本在"王"与"显"之间空出三行。而在《四库全书》中,在"王"下注一"阙"字,并空出三行,以示脱阙。这是因为收录于《四库全书》的《隆平集》在清朝整理时,整理的官员见到有空行才在那补了一个"阙"字,空缺的部分到底是什么?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四库全书》内容

在《东都事略》中记载过:"德超怒显居其上,诟之,且曰:我有安社禝功,汝何人,反在我上?又大骂曰:汝辈当断头,我度上无执守,为汝辈眩惑。显以闻。"其实这段和空缺的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段文字中是王安石与他人的争论,且不看对错如何,可以直观看出的是王安石的功绩遭遇了抹杀,上面丢失三行,其实是当时整理编订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导致了这样的原因。

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曹彬传》于"虽克新城,破涿州"之句,彭期本在"破"与"涿"之间空出一行,四库本同样也在于"破"下注一"阙" 字,并且空出了相当于一行字数之空缺,来表示其实这处有空缺。《东都事略》有:"雍熙三年,诏彬将幽州行营前军马步水陆之师,与潘美等北伐,败契丹于固安,破涿州,又与米信破契丹于新城,战于岐沟关,我师败绩。"可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却内容齐全缺少的原因,也极有可能是在他人干预下故意为之的结果。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东都事略》

上面这些文献记录的缺失都是人为,有的是由于皇权的干预,或者权臣主导,导致了对他们想褒扬的人出现形象上的损失,所以,出现了缺失。王安石弟子不解《春秋》上下文

联系而认为存在阙文一样,都是属于主观臆测。所以,古籍文献中注定会存在一些缺失,人为的也罢,随时间丢失也罢,经史子集都逃脱不了这样的问题,不过"断烂朝报"的意思是说这些文献都是不可卒读,所以这虽然对文献存在一定的批评态度,但是这毕竟是事实情况,即使《春秋》也是如此。

就算王安石对于《春秋》有这样一个论断,其实也就是想说明,即使作为《春秋》这样的经典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以不阙为阙,是古籍整理时常常遭遇的一个问题。

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观点,王安石

王安石作品集

王安石"断烂朝报"的在他的本意应该是一种笑谈,也就是玩笑。用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说明,就好像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整体结果却是对的。老师在评判时却没给你满分。王安石就像批卷的老师,他在一个属于他的高度上客观的看待《春秋》,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这本来没有错,但王安石被人以此诟病错就错在了,这件事与宋朝的政治,利益沾上了关系。

争议甚多的王安石变法,让更多的人在主观感情上倾向于否定王安石的所说的国史传记存在问题,也就是他提出的"断烂朝报"。

结束语: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在文学上的出色与有所建树,就从他"断烂朝报"的说法,就可以看出他在治学上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在对待国史传记上它有着自己的严谨与认真,以至于他敢于提出这样的看法。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与政治家的身份,使得他的一言一行都具有了浓烈的政治色彩,这句有意无意的评价,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时代背景,与王安石自身影响的结合下,他的"断烂朝报"就注定是对当时的爱国精神的一种嘲讽。成王败寇是,或许如果他改革成功,人们就会减少对他的诟病。不得不说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王安石变法,对许多人的一生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更何况他的变法还没有成功,所以被人诟病千年或许就是他在变法之初,就已经决定承担起的了。

1.《春秋》

2.《名臣言行录》

3.《宋史·王安石传》

4.《四库全书》

5.《名臣碑传琬琰集》

6.《隆平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