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大家好,我是老文。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历史上真有穿越者吗?最近我读清史啊,就发现这么个人物,他可以说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自王莽之后的近千年来最像穿越者的一个人了。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徐寿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徐寿,字生元,号雪村,可不是唱歌的那个雪村啊。

公元1818年2月26日(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徐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

徐寿自小就天赋异禀,动脑、动手能力都比普通的小孩子要高上不少,可以说是天才一个。他五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母亲是一个明事理且眼光长远的人,对他的要求是十分的严格,一直教导他要好好读书,日后高中状元,好入朝为官,光耀门楣。

也正因如此,自小就聪慧的徐寿,不仅饱读诗书,并且对很多古诗文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是见过他的人,那都对他是赞不绝口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娶个好媳妇是有多么重要啊)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徐寿

但是,或许因为徐寿在当时那个年代表现得太有个性,他的观念太过独到了,他参加的几次科举考试啊,都落榜了。最后,他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后来,徐寿母亲去世,这让他更加对八股文和当时的科举制度厌恶和痛恨。他认为学八股文根本没有用,索性就放弃了走科举考试这条路。

徐寿不学八股文,那么学什么呢?他学了所谓经世致用的学问,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科学”。

不过啊,在当时那时候,整个大清根本没有教授科学的学堂,当时也压根儿没有科学家这个概念,徐寿就更不可能知道了。但是,神奇之处在于,徐寿当初所作的一切行为都和现在的科学理念完全相符合。

徐寿是怎么学习科学的呢?

他先是翻遍了中国历代与科技相关的典籍以及当时西方的科技著作,自己动手制造过指南针、象限仪,甚至还制造过自鸣钟,这可是结构相当复杂的设备了。

除此以外,他还单独研究和制造出好几种古代的乐器。就是在制作这些设备、乐器的过程中,徐寿慢慢走上了更加宽广的科学之路。

有一天啊,徐寿在城里修理一架七弦琴,边上有人看着他修。其中有个叫华举人的,觉得徐寿是个特殊的人才。于是就把徐寿邀请到自己家里,介绍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大华和小华与他相识。这几个人此后就成了大清王朝的科学发烧友了。

在当时,大清王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国外的交流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了,是很难进到国内的。

因此啊,徐寿他们能学到的科学知识就非常的有限。徐寿和老华经常干的事情,就是到处寻找科学爱好者,只要谁弄到一本科学书籍,就相互传抄,学习新知识,再相互讨论交流。

后来,徐寿和大华一起到了上海,买了很多科技著作,采购了一批做物理实验的仪器。

等回到无锡之后,徐寿就在家里仔细研习。他照着书本上的提示,进行了一连串的科学实验。为了研究光学,做光学实验,他就动手把自己名贵的水晶图章,给磨成了三角形来观察光的七色光谱。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西洋船

徐寿发愤图强,努力攻读,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大量的物理学知识。有一次,他读到了一本关于蒸汽机原理的书籍,由此对蒸汽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跑到西洋人的轮船上,研究船体的构造和造法。

在当时那个年代,徐寿的一系列行为可以说是个异类,而且引来了不少关注。他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其中就有当时的洋务派代表曾国藩。

那时,曾国藩正在为国内的洋务运动发愁,得知了有徐寿这么一号人物后,马上把他请到了安庆。

1862年4月,徐寿一行人来到了安庆机械所,上头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自制轮船。其实啊,按照当时的国情来看,自制轮船无异于天方夜谭。

虽说中国自古以来的造船业规模在世界上都排的上号,但是造出来的船基本都是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原始木船。这和西方近现代的蒸汽铁甲船根本没办法比啊,差别不是一般大。

不过,徐寿对于铁甲船的核心动力来源—蒸汽机的构造,早已经是烂熟于胸了。而他的朋友大华,是一个在测算绘图配置动力等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俩人正好可以相互配合,开展工作了。

仅三个月之后,我们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了。到了1864年,徐寿等人就制造出了第一台完全国产的蒸汽船—黄鹄号。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黄鹄号

船造好了,当然要下水试它一试啊。于是,徐寿一行就和曾国藩等人观看了黄鹄号试航,完毕之后,曾国藩对徐寿是大加赞赏,说:洋人之技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

第一艘国产蒸汽船的落成,使得徐寿在科技界名声大噪。同治皇帝更是御赐了一块牌匾,上面是他亲自御笔写下的六个大字:天下第一巧匠。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天下第一巧匠

1867年,徐寿因其才学出众,被朝廷调往江南制造总局,以从事军工生产。但是徐寿喜欢研究科学的根本原理,并不满足于当时洋务派只追求技术却不追求科学原理的思想。

所以徐寿一到任上,就向曾国藩递交了四项建议,据说这是他根据民族刚需精心制定的:一、开煤炼铁;二、自制大炮;三、操练轮船水师;四、翻译西方图书。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曾国藩

但是,这几项建议并没有被曾国藩采纳,因为当时曾国藩的思想与徐寿还是有较大差异的。那时候的曾国藩其实只是想用西洋技术造出轮船,对学习西洋真正的科学理念来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曾国藩拒绝了徐寿的提议。

被曾国藩拒绝之后,徐寿并没有气馁,而是采用了迂回战术,先去找了江南制造局里几个说得上话的人物,用试探的口吻翻译了几本西方科技著作。

没想到啊,书翻译出来以后,曾国藩看了,感觉很不错,马上转变了态度,开始大力支持徐寿的想法和做法,并同意徐寿带着人翻译西方的书籍。

这一翻译就是整整17年啊,这期间一共翻译了137部著作,足足有290万字。这些翻译书籍中,徐寿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翻译的化学著作,因此他也被称为近代化学先驱。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制作出元素周期表。徐寿知道了这个之后,觉得有必要把它翻译出来。但刚一开始翻译,就遇上了一个大难题,就是这一个个化学元素的中文名字实在是不好起啊。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曾经要求自己的后世子孙,名字里必须要有以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的字。那这个规定多难呐,明皇室子孙千千万,有这些偏旁的字却不多啊。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朱元璋

怎么办呢?最后啊,老朱的子子孙孙是在没法儿了,就只好自己“造字”。于是啊,很多以前从没出现过的字就这样横空出世了,比如“锌”、“钾”、“钠”等等,这些都是金字旁的字儿。

这件事儿啊,就给徐寿提供了很好的创意,这不就是天生的元素周期表吗?随后,徐寿一顿操作猛如虎,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名字就这样搞定了。(对,让如今2亿多学生背到头疼、背到哭的噩梦—元素周期表就是他翻译的)

除此之外,徐寿还做过一件大事儿。在当时啊,有一份享誉西方世界的科学杂志《Nature》(《自然》),凡是能够在这份杂志上发表文章的,那都是当时世界最最顶级的科学人物了。可以想象在那上面发表文章是有多难啊。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自然杂志

但是,徐寿就做到了,130多年前,他在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考证吕律说》。在这篇文章里,徐寿向当时世界著名的声学届大师丁铎尔提出了挑战,并且获得了成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物。

说到这里啊,可以看出徐寿就像是那个年代的穿越者一般,用他的天赋和博学,以及他对科学的无限向往和热情,支撑着当时陈旧迂腐的学界和落后的清王朝。

如果啊,徐寿不是出生在激荡变革、迫切求新的晚清,而是早出生一两百年,那么他也许会像王莽一样,完全不被人所理解,无法做出如此之大的成就,留下这般丰厚的科学文化遗产。

但是,如果徐寿晚出生一两百年,生活在当代,并由各类教材和名师的指引,以他惊人的天赋和对科学的专注,必然能够在物理或者化学领域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大师。

晚清天才理工男,潦倒半生却在科学界大放异彩,如今成2亿人噩梦

汉阳铁厂

188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邀请徐寿到湖北汉阳铁厂办事。仅几个月时间,徐寿就研制出了完全由我们自行生产的第一代无烟火药,一举打破了当时洋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但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884年的三月,火药发生了意外爆炸,徐寿不幸遇难,年仅67岁。他也成了我国近代第一位丧生在事业上的科学家。

徐寿死后,清廷追封他为二品官员,李鸿章曾赞扬过他:“讲究西学,实开吾华风气之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