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功能家庭"中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有了"不健全"的人生,自查

曾看过一篇讲"原生家庭"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因为童年时的缺爱,因而用往后余生进行自我拯救。

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和能力。在缺失爱的家庭里,孩子将从一开始就获得"不健全"的人生。

"父母不爱我,我从小就知道了。"

家庭功能缺失的家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个家庭里,孩子的童年乃至人生将面临最大的磨难。

父母的失职表现将成为一部无限回放的影片,在孩子们的大脑里一遍又一遍重演,而最后,孩子们将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无意识的"重现"一模一样的行为。

周周从小就不受家人待见,就因为她是女孩。她的母亲也因没生出儿子,时常遭到父亲的殴打。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周周见多了暴力和血腥,夜夜的噩梦让她感到麻木。周周还有一个大她五岁的姐姐,姐姐后来做了一名幼儿园教师,却因虐待学生被开除了。

一、"失功能家庭"为什么会让孩子拥有"不健全"的人生?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而"有问题的父母",他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却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它,里面全是一个接一个的痛苦。这些孩子虽然没有受到身体上直接的伤害,可是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隐形的精神伤害却是不可估量的。

幼年时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与父母的关系,长大后同样不知道如何处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以至于这种原生家庭留下的深刻烙印,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婚姻以及其他人际交往的关系。

经过研究发现,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以此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

长期处于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包括目睹母亲遭到暴力对待、父母经常吵架、父母离异或分居等情形的,32%的孩子都有心理问题。这些伤害给他们带来的是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走向。

二、"失功能家庭"是指什么?

"失功能家庭"是指家庭内部一些剧烈的冲突矛盾、扭曲的情感模式成员间无效的交流方式、父母行为异常等,可导致家庭关系长期异常,或濒临崩溃,这些情况最容易危害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其不良影响甚至可贯穿儿童的一生。

如有些儿童的离家出走、人格问题、品行障碍、心理行为疾病加重、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物质依赖、行为变态等恰恰与家庭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联,且不断在家庭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

三、"失功能家庭"的特征是什么?

根据资料分析来看,我国的家庭功能失调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家庭成员间缺乏彼此同情和理解、冷漠而缺乏彼此沟通与关注,家庭成员间存在明显而持续的厚此薄彼,个别成员被边缘化,尤其是寄养经历的孩子;排斥和否认,如忽视和虐待孩子、家庭暴力;成员间界限不清或缺失,如成员间关系不当,过亲密或过疏远,容忍或无视成员间的情感虐待与忽视。

不尊重或无视成员间的界限,如过度介入孩子的空间或过度接触、干预孩子,父母经常无正当理由而违反承诺;成员间经常发生极端冲突,暴力相加或争吵不休,频繁羞辱孩子;因出生顺序、性别、年龄、家庭角色能力、种族等原因,对个别或几个家庭成员的态度、待遇不公平,要求和规则不一致。

父母人格问题导致的极端地控制儿童行为,或夫妻间彼此嫉妒与孩子的关系;父母间经常因孩子问题发生冲突或离异,抑或离异后又住在一起,以借故"不想伤害孩子"做托词;父母不当的性行为,如家庭乱伦、乱交,夫妻性生活随便或放荡等;家庭成员间(包括儿童)彼此否认,或拒绝在公共场合在一起等;父母具有酒精依赖、吸毒或入狱史,但此点不具有普遍性。

四、有"失功能家庭"倾向的表现有哪些?

比如,父母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嘲笑他/她;经常提出有条件的爱;不尊重,尤其是鄙视他/她;不宽容,不允许孩子情绪的宣泄;限制或孤立他/她的社交,如不愿让他与其他孩子玩耍,或与"不好"的孩子交往;控制或扼杀孩子言论,不允许他持异议或质疑你的权威。

比如,父母否认孩子的"内心生活",使孩子得不到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对孩子关注不足或过度关注、过度保护;

冷漠或不在乎他/她;经常对他/她说:你做不了什么;羞辱、诋毁他/她;经常沮丧/失望的情绪和声调说教孩子。

比如,父母过于虚荣和虚伪,尤其当着他人面;对他/她轻微不当行为或错事揪住不放,缺乏宽恕;轻易恶语评价孩子,如"你就是个骗子"或"屡教不改";对小过失过度批评或"上纲上线";矛盾教养或双重标准;角色缺位,如因超负荷工作、酒精/药物滥用,赌博或其他成瘾而少接触孩子。

比如,父母经常不兑现承诺;经常厚此薄彼对待不同孩子;对孩子有性别偏见;父母对性话题过于随便或频繁,或过于"讳莫如深";家庭规矩设立不当或错误,且经常违反既定规则;父母情绪/人格极不稳定,导致家庭生活事件频发。

还比如,父母听信孩子同学或老师"投诉"一面之词,而不听孩子辩解实施惩罚;兄弟姊妹间经常找固定"替罪羊",而非根据事实责备惩罚他/她;轻易将孩子的行为问题归咎于某种"心理障碍";经常拒绝同意或拒绝祝福孩子希望参与的适龄社团活动或游戏。

以上都是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犯的小错误,如果家长们发现曾经有以上举例的行为,请注意起来噢!如果你还有想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