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為何沒太“連累”A股?

截至本週一收盤,美股三大指數跌幅均在7%以上。其中,美股道瓊斯指數跌幅達到7.79%,單日下跌超過2000點,成為近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在美股大幅下跌的影響下,無論是歐洲股市還是亞太股市,都受到了明顯的衝擊。

美股熔断,为何没太“连累”A股?

截至收盤,美股三大指數均收跌超過7% 圖據界面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股大幅下行的背景下,週二A股市場的開盤跌幅並不多,全天上演了寬幅震盪的走勢,市場做多熱情明顯升溫。由此可見,美股市場的大幅調整對A股市場的衝擊影響有逐漸弱化跡象。

今年2月上旬,美股市場觸及歷史最高點後,隨即出現快速下行的走勢。以美股道瓊斯指數為例,今年2月12日觸及了29568.57點的歷史高點,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市場指數從最高點下跌近6000點的空間,累計跌幅達到20%。與此同時,縱觀歐洲股市,在最近一個月,普遍跌幅在20%左右。作為全球成熟的股票市場,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下行的表現,確實非常罕見。

不過,縱觀最近一個月的A股市場表現,呈現出相對抗跌的走勢。以上證指數為例,在過去一個月,市場指數基本上圍繞2900點至3100點之間展開寬幅震盪。在歐美股市暴跌20%的同時,A股市場的指數表現保持相對穩定,與一個月前的指數點位相差不大。至於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數,在此期間則展現出更為強勁的市場表現。截至目前,深證成指年內漲幅已超5%、創業板指數的年內漲幅更是達到15%左右。

針對週一美股市場大幅下行的表現,一度還觸及到美股市場的熔斷機制,這也是美股歷史上第二次觸及熔斷,且距離第一次觸及熔斷已經有23年了。

單日跌幅超過7%,在美股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不過,回顧美股市場的歷史表現,股票市場的急跌走勢反而並不可怕,把分析週期拉長,我們發現,每一次急跌的低點都是一個難得的黃金坑。

1987年10月,美股市場出現單日跌幅超過22%的走勢,但在隨後的時間內收復了這一失地。1997年,美股市場歷史上首次觸及熔斷,但在隨後一段時間很快收復這一下跌空間。2008年,美股市場經歷非常罕見的金融海嘯事件,期間市場指數最大跌幅達到約54%,如此巨大的下跌空間也在隨後幾年收復。

疫情擴散以及油價大幅下行成為美股暴跌的導火索,但這並非根本原因。歸根到底,市場藉助疫情擴散的契機一次性把恐慌情緒釋放出去,這也是美股十年大牛市獲利盤及估值泡沫集中釋放的真實體現。相對於美股市場,A股市場的抗跌性增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內疫情的相對可控,且存在不斷明朗的發展預期。與此同時,A股市場經歷了過去長達近五年時間的去槓桿、去泡沫過程後,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估值底部的位置,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非理性下行的空間。

由此可見,在美股大幅下行的背後,實際上也是美股持續去泡沫化的過程,且疫情的擴散不斷延長了美股市場的調整週期。對A股市場來說,近期市場的持續走強,實際上反映出A股市場本身已具備一定的抗跌能力,在市場估值水平仍處於歷史估值底部的背後,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已經逐漸得到海內外資金的認可,甚至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險港灣,美股大跌對A股市場的影響已經逐漸弱化。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郭施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