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字條,戳中集中醫學觀察點醫護人員淚點

“穿上隔離服的你們,身手不那麼敏捷,但依舊每天按時準點給我們送飯,測量體溫、噓寒問暖,讓原本焦慮不安的我們,變得很安心…….”2月29日,又有兩人解除醫學觀察離開彭州市集中醫學觀察點,護理人員清掃房間時,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張小字條,上面寫滿了對彭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務人員的感謝之情。這是接受醫學觀察者留下的字條。當醫護人員看到這張飽含感激之情的字條時,眼睛瞬間溼潤了。

據瞭解,截至3月11日,彭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在集中醫學觀察點接收的55名觀察者,已全部解除隔離。儘管如此,醫務人員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疫情不解,他們不退。

一張小字條,戳中集中醫學觀察點醫護人員淚點

每天8人值守

每14天輪休一次

2月4日,接到集中醫學觀察點衛生管理任務後,院長楊鴻帆立即帶領團隊瞭解酒店內部分佈,確定改造流程後,又帶領總務科四處尋求改造材料,和大家一起製作標識標牌,並對鋪設專用防水地膠、佈置隔離門等細節做出了嚴格的要求。

一張小字條,戳中集中醫學觀察點醫護人員淚點

2月7日晚上10點,醫護人員開始“實戰”接收第一批轉運來的密切接觸者,當晚一共接收了13名觀察者。對於接受觀察的人員,從辦理交接手續到入住,他們每天都需要進行各種緊張而細緻的工作,錄入信息、測量體溫、清理房間、消毒殺菌、送餐上門、處理醫療廢物、噓寒問暖……

每天8名醫護人員值守在集中醫學觀察點,每14天輪休一次,在這14天裡,大家不能回家,只能通過微信視頻與家人聯繫。“女戰士”們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有的夫妻同時在一線崗位工作,就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

妥善保管

讓口罩等物資能反覆使用

防護服和口罩等醫護物資短缺是最大的困難,於是,大家每天在防護服外面套上布類手術衣和雨衣,防護面罩最裡層戴一次性醫用口罩,中間戴防護口罩,外面再戴外科口罩。為了使防護服和防護口罩能夠反覆使用,醫護人員將它們保護得妥妥的。

一張小字條,戳中集中醫學觀察點醫護人員淚點

為了有效利用防護用品,減少防護服的使用,他們早上進去後都要等到午餐送到後再離開觀察區。姑娘們的臉上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天使痕跡”,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溼,雙手也因長時間罩在雙層手套裡而腫脹發白。

這一幕幕工作場景,讓所有隔離觀察人員看在眼裡,心酸寫在心裡,於是,他們都非常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所有人解除醫學觀察離開隔離點之後,都對醫護人員充滿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