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論綜合知識速記四

【考點29】技能及其種類

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技能可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操作技能的特點:(1)動作對象的客觀性;(2)動作進行的外顯性;(3)動作結構的展開性。

2.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點:(1)對象具有觀念性;(2)執行具有內潛性;(3)結構具有簡縮性。

【考點30】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培養

1.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練。

2.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1)準確地示範與講解。

(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高原期”:在練習中期往往出現進步的暫時停頓現象,這就是聯繫成績上的所謂“高原期”,也可以叫做高原現象。)

(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考點31】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養

1.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1)原型定向,必須藉助於一定的物質形式,使這種活動“外化”為原型。

(2)原型操作,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執行。

(3)原型內化,就是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

2.心智技能的培養要求

(1)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

(3)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徵,正確使用言語。

(4)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考點32】學習遷移的種類

1.正遷移與負遷移。劃分依據:遷移性質不同。正遷移:促進作用;負遷移:干擾或阻礙作用。

2.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劃分依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

水平遷移(橫向遷移):順向遷移(先行影響後繼);逆向遷移(後繼影響先行)。

垂直遷移(縱向遷移):自上而下(上位影響下位)同化;自下而上(下位影響上位)順應。

3.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劃分依據:遷移內容的不同。

【考點33】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1.形式訓練說

該學說認為心的組成成分是各種官能,它們遵循著用進廢退的原則;一種官能的改進會加強其他所有官能。

2.相同要素說

該理論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學創始人桑代克。認為遷移的產生是因共同要素的存在。

3.概括說

該理論代表人物是心理學家賈德。“水下擊靶”經典實驗。

4.奧蘇伯爾的認知觀

基本觀點: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認知結構變量是影響學習遷移的重要因素。

奧蘇伯爾提出了三個主要的影響遷移的認知結構變量:可利用性、可辨別性與穩定性和清晰性。

【考點34】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2)原有認知結構;(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陸欽斯的“量杯”實驗是定勢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例證)

【考點35】促進遷移的教學

精選教材;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考點36】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的方案。其特徵有:(1)具有主動性;(2)具有有效性;(3)具有過程性;(4)具有程序性。

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元認知策略(計劃策略、監視策略、調節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會資源利用策略)

【考點37】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階段論

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具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

2.階段(6~8歲)

3.可逆性階段(8~10歲)

4.公正階段(10~12歲)

【考點38】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論

柯爾伯格發現兒童的道德發展普遍經歷了三種水平六個階段的發展順序。

1.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服從與懲罰的定向。

第二階段:樸素的利己主義定向。

2.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使他人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定向。

第四階段:盡義務、重和維持現有秩序的定向。尊重別人和社會的期望。

3.後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墨守成規和契約定向。

第六階段:良心或原則的定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